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的路径探讨①
2015-08-15佳木斯大学李维刚于丽瑶
佳木斯大学 李维刚 于丽瑶
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文明的进步进而又体现在城镇化的发展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已经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特殊的国体又决定了我国与众不同的国情,落实到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上,称之为新型城镇化。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客服自身的功能障碍,助力经济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取实惠,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背景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城镇化被解说为:“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具象化的表现,产业结构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社会的构成由农村社会转向城镇社会,人类生活环境由农村转向城镇的多元演进过程,此之为城镇化的本质。”然而,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又是起源于何处,如何转变的呢?城镇化来源于社会转型。在农村社会的后期,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率的提高,对农业不重视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积累。剩余的劳动力为了生存就要寻找新的获取经济来源的地点,劳动力转移压力也由此增加。因此,就出现了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兼顾城乡间发展,集约节约为基本特征,要求是尊重历史与现实,主动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和谐发展为宗旨,不断累积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增量动力,扩大内需潜力,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城镇化。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影响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更快的要求,与原有依靠对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相比,通过对内进行结构创新来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更具战略意义和前瞻性[1]。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产品加工厂,同样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带动中小企业的成长,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增加居民购买力,带动区域经济水平不断攀升,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2 推行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在对新事物的研究中,不能孤立片面理解和改变他们,而应该是融入到发展历史和趋势,经济社会和全人类中去思考问题。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逻辑,离不开历史的演化规律,也同样逃脱不了空间和物质水平的限制。
2.1 中国型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1978年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4.77%,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7.5亿,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为53.7%,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达到3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并且低于发展中国家60%的发展水平。我国目前有1.1亿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却达到50%以上,
2.2 产城融合无法互赢互利
产城融合提出了很多年,但却一直没有实现,一味地建新区,大量地占用土地却没有产业的支撑。而且不能同时兼顾,不考虑未来发展所面临挑战的工业区,住宅及其他配套问题,也会导致人才流失,发展不完善。
2.3 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和城镇职工出现“隔阂”
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形式是将城与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工业化大发展的契机促进农业现代化,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共同发展有利于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然而许多地方在强调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时,忽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用地挤占耕地,导致大量劳动力闲置甚至外流,农田撂荒现象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坏[3]。这就是将城乡硬性分割之后,孤立地看待问题,导致乡村利益减损的恶果。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十六亿亩左右。同时,由于国内城镇化制度的推进,“失业”农民剧增,粮食产量大幅降低,使农村流失大量年轻劳动力,土地和劳动力的不合理配置使我国的粮食产业形势十分严峻。
3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与机制的完善路径
新型城镇化进程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优化布局合理分配资源,城镇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合理传承社会文明,在不导致悠久历史文脉消失的情况下,推进绿色低碳城镇发展。
3.1 全面推进户籍改革
党的十八大针对新型城镇化户籍改革提出目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常驻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推行新型城镇化就要让城镇化从全方位、多层次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才是关键。加快城镇人员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渐形成对农户市民化分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借鉴和参考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先进案例,从中汲取经验,并要从实际出发,探索拥有中国特色的时代发展之路;既要从整体全局出发,确立宏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要,也要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建立灵活的体制结构,兼顾各个具体的利益主体。户籍改革和教育改革是推进镇级小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一要分类引导,针对有意愿进城的人员向城市转移,努力为其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的身份和待遇,享受城镇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针对没有意愿进城的农户,要在保障其农民权益不受减损的同时协调城乡矛盾,坚持走城镇化道路。二要循序渐进,积极探索有利机制,尽量地降低落户门槛,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教育体制改革要着眼于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增加政府资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共化;用于民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的财政补贴应扩大,并且增加教师的收入,人才才不至于流失,确保公平享有教育资源,为“后方”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大力推动小城镇“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早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3.2 产城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样一个仍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城市化,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粗放型的经济、人地之间的矛盾、非合理的土地扩张的旧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正确的方向是开辟一个新的城镇化道路。古雅典有一位叫本雅力士的政治学家也曾经说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化演变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城市化必然以工农商业作为经济基础。所谓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产业支撑,否则都是空中楼阁。各地区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形成有序的产业链和产业带[2],做大做强本地区特色产业,通过减少小企业审批等步骤所带来的成本和损耗,坚实本地区的经济基础,切实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并以此带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就业环境和富余劳动力转移。例如,在2013年上海某一个著名的酒店举行了“引领行业整合,创造幸福生活”作为中心的会议,是中国第一个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的案例。
3.3 城乡共同发展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要努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分配水资源,增加园林绿化的程度,提升乡镇的功能和品质。镇级市的发展繁荣必须要以城乡共同发展为前提,依靠改革与创新,全面深化教育领域和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保证最基础的民生工程,为广大农民工解决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等后顾之忧,使广大镇级市居民过上幼有所学,长有所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市民生活。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地理环境和人文坏境各有不同,相对灵活机动性强的制度和政策往往具有较高的可执行力,有助于赋予各个地区更为活跃的发展空间,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有助于增加企业对于风险的预判能力和风险过后企业整体的生存能力,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但要想达到国家对镇级市的定位,在整个城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各地区政府应当以农村作为城镇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和最坚实的后盾,合理利用可配置资源,改善乡村空间布局,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完善农村制度,着力发展城乡交通,修建水泥路促进城乡沟通和改造公路危桥,保障居民人身安全。通过城市和工业产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1] 青舟.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J].城市观察,2013,12(20).
[2] 郑风田.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新机制[J].中国科技财富,2014(02).
[3] 王新正.城乡一体化和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研究[J].品牌月刊,2014(09).
[4] 张占斌.城镇化需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有突破[J].投资北京,2013(05).
[5] 黄桂婵,胡卫东.我国传统城镇化的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6).
[6] 张星,李建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因与推进路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4(06).
[7] 杨仪青.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模式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4).
[8] 陈诗波,李伟,唐文豪.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讨[J].理论月刊,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