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地区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8-15沈阳工学院张泽凡李彦宾
沈阳工学院 张泽凡 李彦宾
1 引言
农村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周边地区,农村金融存在着很多问题。农村金融是农村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农村金融活动不仅包括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动,也包括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现代农村金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筹集资金、供应资金和货币流通管理等职能上。
本溪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下辖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和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境总面积8414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2014年全年本溪地区生产总值1171.1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1亿元,增长3.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16.3亿元,比年初增加87.0亿元,增长8.5%。其中,金融机构单位存款余额399.9亿元,比年初增加61.4亿元,增长18.2%;个人存款余额706.4亿元,比年初增加32.6亿元,增长4.8%。虽然农业方面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攀升,但农村金融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本溪地区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2.1 村镇银行融资渠道狭窄
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但是,受到本溪地区村镇银行本身发展条件和相关政策限制,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并不健全,造成了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狭窄。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镇银行在内源融资方面来看具有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自有资金不足。自有资金是所有企业内源融资的重要渠道,具有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村镇银行作为商业银行,收入主要为存款利差。而且本溪地区村镇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银行利润率较低,留存收益有限,不能满足目前的资金需求。第二,融资途径单一。目前本溪县村镇银行主要以投资人初始投资和股东追加投资最为内源融资的主要来源,还不具备上市融资的条件,股东的追加投资会受到股东资金规模的限制。从外源融资来看,本溪地区村镇银行融资渠道的狭窄主要体现吸收存款困难,资金供给不足。因为受到地域条件和开放程度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村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另外,由于宣传工作做的较少,农户对村镇银行的认知程度不够,致使村镇银行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竞争力较弱。
2.2 农村金融需求不足
本溪地区县域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在上级行使,审批时间较长,审批手续比较繁琐。而农户贷款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农民的日常消费、临时性消费以及急性消费等。二是农村生产需求,包括购买种子、生产设备等。其特点是希望能够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因此这与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是不相适应的。从农户需求贷款的原因来看,造成农村金融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民思想保守,风险承受能力弱。本溪地区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业规模小。农民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农户在有资金需求时,大都会转向民间借贷,或者像亲戚朋友借贷。友情借贷优先于金融机构借贷。第二,借贷成本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成本增加。金融机构面向农户的信贷利率超过了农户的承受能力,限制着农户的正常金融需求。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除支付利息以外还需要支付其他的费用,主要是用于与金融机构人员往来便于贷到款项。这样导致借贷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高,这对规模小、信贷资金少的中小企业来说就是雪上加霜。第三,缺乏抵押品,供给制度抑制严重。现行的借款保证方式中财产质押比重比较大。在农村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就会做出“逆向选择”,把资金投向于风险大,收益高的龙头大企业和城市工业,从而抑制了金融需求。
2.3 政府监管薄弱
近几年政府对农村金融监管薄弱,没有足够的政策制度支持。主要体现为:第一,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的监管。虽然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陆续出台了一些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对于财政贴息、呆坏账核销、提供低成本资金来源、创设专业担保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依旧不明确、不完善,措施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第二,政府在政策制度方面的监管。虽然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改革也做出了全面的部署,但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多层次的原因,在农村金融市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由于大量的资金没有为农村服务,大量的资金流出农村,导致非农化越来越严重。在把邮政储蓄的资金列入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之后,只有少部分资金通过支农再以贷款形式返回到农村,但绝大部分还是游离在农业领域外。并且本溪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利率机制十分不完善。
2.4 小额信贷风险大
从本溪地区来看,小额信贷风险大。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农村种养殖业面临较大风险。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它们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农村种养业收益率较低,再加上政府对农业方面基础配套设施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季节性强,受自然灾害及市场因素影响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削弱还贷能力。二是农业风险防范措施仍不健全,农业贷款风险居高不下。农业抗风险能力弱,风险保障措施没有建立,商业保险取向“效益最大化”,不愿意介入风险较大的“三农”领域,农业政策性保险尚未建立完善。三是信用评估体系不科学,信用环境差。本溪地区农村金融市场没有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农户又没有养成建立日常收支帐的习惯,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资产负债情况一无所知,信用等级的评定也是完全依靠信贷员的主观印象,致使农村的信用环境很差。
3 解决本溪地区农村金融问题的对策
3.1 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拓展融资渠道
从内源融资方面改善融资:第一是放宽主发起人资格的限制。可以一定程度上放宽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建议村镇银行要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道路,充分激发企业参股和农户资本的潜在能力。将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民营资本列为主要发起人,解决村镇银行的内源融资渠道狭窄问题。第二是在税收和利率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为了增加银行的农村营业网点,可以在新成立的农村网点设立1至3年营业税和所得税免税期,并且可以允许在税前多提坏账准备等税收方面的政策优惠;由于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额利率超过了农户的承受范围,政府对贷款给农户的村镇银行进行贴息,从而缓解农户的贷款压力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同时还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性。从外源融资方面改善融资:第一是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强吸收存款能力。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现在所开展的业务,彰显村镇银行的业务和服务特点,指引农户和中小企业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第二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农户大多数倾向于把闲置的资金存在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第三是改善村镇银行服务体系。可以在本溪地区其他村、屯开设分支机构,扩大覆盖范围,为农户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在同一法人的条件下,扩大经营规模,吸收村、屯的存款。还可以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根据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和需求情况发行银行卡、信用卡。
3.2 增强农户对金融需求的认识
一方面,转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金融需求。因为本溪地区农户储蓄目的都是基于交易和谨慎性动机角度,农户的收入也都是主要用于生活开支,没有其他金融需求。可以通过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转变农户传统的思想,提高农户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收入,从而解决农户收入不能满足农户基本生活需求的现象,让农户有更多的资本积累,产生理财意识,扩大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第一点是改善农村投资环境,提高农户投资的积极性。把财政支付直接用于投资,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增加农户对投资的认可和需求,从而提高农户对金融的需求。第二点通过增加对农户居民生活补助和救助以及基础的生产生活设施、文化教育支出、农户个体生产及合作组织的补助,让农户的资金不仅仅用与日常生活支出,增加农户的闲余资金,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公共财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向完善政策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优惠政策主要是指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呆账损失的弥补和贴息资金,以达到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就能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从而满足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
3.3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本溪政府现在对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实施的是静态监管,为了加强政府监管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本溪政府可以逐渐由静态监管转变到动态监管,由监管合规性,改变到合规性、风险控制并重监管的道路。主要包括:监管部门从以前只注重“事后化解”转变到在风险发生前做好风险预防准备,同时在事后进行化解即“事前防范”与“事后化解”相结合;通过确立证券、银行、保险等监管机构的监管机制同步进行,提高农村金融监管效率;通过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开展定期员工培训增强员工技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程度,对县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力进行强化。成立本溪 “三农”经济开发融资协调小组,该小组由县农村金融办成立,县财政局、人民银行、各银行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负责对下级县域农村融资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完善惠农融资政策体系,以实现政策倾斜支持。
3.4 加强小额信贷风险管理
从本溪地区小额信贷发展情况来看,建议一是小额信贷公司可以通过增强原有团队人员的实力,加强团队成员,扩大团队建设。同时,可以与本溪市内的一些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向高校招聘在金融、会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优秀人才,不断地为团队输入“新鲜血液”。二是可以通过提供比其他单位更高的薪资报酬、待遇等一切办法来引进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专业人才,对企业现有的职工要加强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小额信贷公司可以实行岗位分离制并且定期轮换岗位,这样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加强了职员对本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各地政府和各农村金融机构要通过推广小额信贷工作的认识,提高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识,了解小额信贷的本质是一般性贷款而不是政策性扶贫资金,要求农户严格按照一般性贷款的有关规定,树立农户严守信用的意识,使其认识到小额贷款还款的必要性、强制性和法律性。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信用等级评定也是决定小额信贷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需要做到健全档案资料,系统收集农户的信用信息,包括家庭情况、生产情况和历史借贷信息,逐项认真审查核实,作为信用评级和决定是否担保的依据,最大限度地防范信用户评估失真的风险。
[1] 陈婷.衡山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 段明贵.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2(2).
[3] 白雪松.浅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