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的盒子——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5-08-15◆徐超
◆徐 超
(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在指南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启发。”那么在幼儿园音乐艺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创设一片肥沃的土地让每颗种子都能健康发芽呢?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要为他们创设音乐氛围,培养幼儿乐智的发展,让幼儿喜欢音乐,使幼儿的生活音乐化。通过音乐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我们积极探索的新目标。
一、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想象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兴趣,且年龄越小,学习的关系就越大。因此,只有通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喜欢上音乐,乐意主动地参加与各类音乐活动。
1.创造美的环境,打开美的眼睛
我们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也不同。因此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面对水平不同的幼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创设一个美的环境,让孩子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我们的教室中一直有好听的音乐在播放。从小班开始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喜好、年龄特点来放一些音乐,一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二来是让孩子在慢慢欣赏不同类型的歌曲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除了兴趣的激发,在音乐背景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一起拍歌曲中的节奏或者在音乐背景下拍手、念固定的节奏型。比如,在《小星星》的歌声中,孩子们边唱边拍手,有一个字拍一下手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这样日积月累孩子对于音乐课的反应明显不同,而且越来越好。那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美的环境如何来创设?在歌唱活动的授予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音乐来代替现场的演唱,但是比起老师现场的范唱,直接的感受让孩子们更能理解歌曲表达的意思。例如,在《小雪花》活动中,老师扮演舞雪的精灵,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下,给了孩子各种小雪花舞动的、美的感受,孩子有了最直接的感受和理解,自然在自己表演的时候就全情投入,充满想象了。在音乐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的美的示范能让幼儿打开一双美的眼睛。
2.尊重美的想法,鼓励美的创造
孩子对于事物的感受和理解有别于我们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不同于成人。而且孩子们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歌声、动作包含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我们的课堂不是一个专门制造同样形状的模具,指南中也提到:“成人应该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对美的理解,鼓励对美的创造。
如歌曲《秋天》钢琴声的想起来,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中翩翩起舞,自由扮演一片小树叶,琴声停下,小树叶飘落到各个地方。老师一句:“小树叶,小树叶,你飘到哪里了?”孩子们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想象着自己飘落的地方。有的说我落在了池塘里,有的说我飘到了大树上,……孩子的造型其实很一般,但老师要肯定幼儿的想象,然后在此基础生提升孩子的动作,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蜷缩的一起的身体舒展开来,引导背对观众的孩子露出漂亮的脸蛋,引导孩子飘到高的地方站到舞台后面一点,飘到低的地方站到舞台前面一点,引导幼儿可以几片小树叶飘落在一起。孩子就是你老师不断的建议过程中修整自己的动作,演绎美丽的造型。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去表现美,更应该去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3.更新教育观念,重“过程”轻“结果”
以前我教孩子学习律动、舞蹈,单纯的要求孩子模仿,要求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在创编舞蹈时,最好孩子们的设想都不超出我所预先设计的轨道,使孩子变得机械、呆板、失去自我。但现在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的我应更新儿童观、教育观,明白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我们应尊重孩子音乐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尊重孩子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使孩子们在积极的状态中体验音乐,发挥其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4.培养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
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能促使其主动性更好发挥的环境。孩子们在理解、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下发挥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如:在《摘果子》舞蹈时边倾听音乐,边讲解图画:“美丽的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我们高兴地去摘果子。启发幼儿想象:怎样摘果子?怎样来做摘果子的动作呢?我们怎样去表达快乐的心情呢?活动中幼儿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挎个篮子单手摘果子,有的背个筐两手一起摘果子。有的用拍手表现快乐,有的用跳跃表现快乐,还有的用转圈表现……”不管怎么做,他们都很快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音乐中欢快的情绪。在音乐活动中还要不断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激励他们的求异思维。“有没有新的动作?”“有没有新的唱法?”渐渐的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二、在活动中渗透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提高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使人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1.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德育综合活动中,歌曲《让座》表现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三八”节综合活动中,歌曲《好妈妈》表达了小朋友对妈妈的关爱等……教师通过这些歌曲,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造就美好的心灵。
2.促进幼儿交往能力
俗话说: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是不同的,但音乐是相通的,这说明了音乐对沟通人的心灵,促进人际交往具有积极作用。在音乐活动中为孩子们提供沟通渠道,为幼儿提供了交往机会,在优美的旋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幼儿敞开心扉,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学会理解、接纳、欣赏、帮助别人。音乐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与技能,幼儿生来就对音乐有美好的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的宽松的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当一位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大胆拍出一个节奏,勇敢作出一个动作时,教师鼓励的微笑、肯定的口吻等积极性评价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而相对于能力较强,性格开朗的孩子,在创编歌曲的活动中,他们往往思维活跃,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自编动作,进行表演,从而获得成功感,这也促进了孩子对于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的音乐活动,不仅开发幼儿早期音乐潜能,而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得到锻炼。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为孩子们创设接受音乐的环境,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这一切都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3.蕴含着丰富的语言
音乐教学活动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优美的旋律,加上诗一样的歌词,朗读变得朗朗上口,还可以用图画、符号描绘对音乐的想象,诉说对音乐的感受,结合音乐作即兴演讲,培养幼儿大胆发言的能力,还可以借鉴教育游戏,讲一个故事,讲一讲你对乐曲的理解。例如,通过欣赏《小鸭的舞》不仅让幼儿欣赏乐曲,同时也可以启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边欣赏边学念:小鸭子嘎嘎叫,走起路来真好笑,摇摇摆摆去洗澡,游来游去真热闹。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还可以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的好品质。
让幼儿多听优美的歌曲,能使幼儿积累许多优美、精练、富有感情的词汇。例如,在音乐游戏和集体舞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交际语言进行交往,如“我想和你跳舞”,在歌词中包含着跳舞的礼节用语,使幼儿在实际的舞蹈交往中可以运用。学习这些交际语言,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教师通过音乐教学的手段,努力改变孤僻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对于生活在21 世纪这个竞争的社会的幼儿来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很重要,这也是幼儿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目标。
三、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如歌曲《拔萝卜》是分角色演唱的,有老爷爷、老奶奶、哥哥、姐姐,还有小妹妹,拔萝卜时大家要一起用力,如有一位不合作,力量就会减弱,萝卜就拔不出来,学唱这首歌曲时,可以选择两组进行,开始比赛,才能赛出团队精神,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音乐对集体观念的培养。又如,歌曲《好朋友》这首歌就是让小朋友知道,大家生活在一个“小家庭”中,就是要互相帮助,你帮我系鞋带、我帮你扣纽扣,……团结友爱才是好朋友,教这首歌时,我重点强调怎样才能做到团结友爱,别人的鞋带松开了,你是否会帮助系好等。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情感,激发情感的艺术,音乐可以使人兴奋激动,使幼儿对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充满情感,通过音乐教育,使幼儿分辨美与丑,善与恶。例如,歌曲《小兔乖乖》让幼儿明白了聪明的小兔子战胜大灰狼的故事,好的事物战胜坏的事物,小兔子是一切美好的象征,幼儿对他充满喜爱的情感。又如,歌曲《好朋友》这首歌描述小朋友互相感受人与人是互相关心充满友爱的,别人遇到困难小朋友要伸出援助之手,要有一颗爱心。教育幼儿平时省下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世界就变成美好人间。所以说音乐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培养美感尤为重要。
总之,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不是把每个幼儿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多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及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在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多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分享快乐。我们共同努力让音乐带给幼儿快乐,让幼儿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音乐教育不但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也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力和智力的发展。音乐活动并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灵。在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合作能力等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