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教师教学工作发展性评价

2015-08-15冯统帮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评价发展教师

◆冯统帮

(浙江省宁海县深甽教育管理办公室)

在学校工作中,教学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因此,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眼下普通中小学实行的教师教学评价大都是奖惩性评价,评价着眼于教师的过去,其指导思想是利用奖惩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这种评价,只有少数教师在评价中得到某种程度的激励;对于多数处在中等状态的教师而言,他们面对少数先进指标,缺乏进取的信心和动力,因而得过且过,满足现状;对于处在后进状态的教师,每一次评价都是一次不小的精神打击。总之,奖惩性评价的负面影响极大。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世纪的新教育,面对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对教师的新要求,奖惩性教师教学评价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很难指望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近几年来,我国已有学者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尝试运用这一理念构建教师教学的评价模式。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一)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是指一种按照“评价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思想,以激发广大教师不断地改进工作,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根本宗旨,根据一定的发展性价值观和教育评价理论、原则和方法,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对教师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和状态进行全面、有效监控与指导,同时,对其结果及其价值做出客观评价,使教师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我,逐步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的评价体系。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征

1.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应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并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

3.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个体的教学结果,更关注个体的成长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二、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则

评价的基本原则是评价的理论依据、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发展性教学评价中应坚持:

1.发展性原则。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性评价观是面向未来的、发展的、动态的,它把教学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运用。它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并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发掘适合个人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

2.“三全”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全员评价是指面向全体教师,包括领导和职工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要接受评价;全程评价是指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反复的评价;全面评价是指要对教师的素质、职责和绩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双向性原则。重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间的沟通,鼓励全体师生员工、学生家长以及校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工作,要求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双向过程,而不只是上级评下级、领导评群众。另外,发展性教师评价最终要达到教师个体与学校整体、少数教师与全体教师、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双向发展目标。

4.保密性原则。正式面谈形成的材料、报告要专档保管,不经评价对象同意,他人不得借阅、调用和作为奖惩性评价的依据。学校管理人员只能接触和参阅评价报告中的发展目标部分。

三、发展性评价实施中的“四个为主”

(一)发展性评价目的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

目前,我们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提高教学效能为主要目的。这种教师评价体系尽管在历史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无暇顾及也无力开展真正的教学科研,窒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整个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落后。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它有如下几个特点:学校领导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强调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注重教师的个体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实施同事之间的评价;由评价者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扩大交流渠道;制订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认可的评价计划,由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但要做到以上几点,也不容易,评价要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这可是一个不容易把握的概念,实施起来可有一定难度,这要求我们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广大教师都积极参与评价,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还得注意评价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实现评价目的。

(二)发展性评价功能要以展示成就与改进激励为主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把教师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发展性教师评价把学校视为一个“有机性组织”重视人的因素,把人看作是进取的人,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组织的目标。

发展性教师评价首先肯定了教师的成绩和进步,注重发现和发展教师的特长,激发教师的成就欲望。其次,要为教师改进工作提供明确的标准,评价者应把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体现在评价准则中,并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和操作化。再次,提供教师改进工作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以社会主流价值为导向,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

只有这样,发展性教师评价才可能促进教师个人需要和学校集体需要的融合,促进“机械性组织”和“有机性组织”的融合,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融洽,促进教师的现实表现和未来发展的融合。促进教师受益和学校受益的融合,促进教师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融合。

(三)发展性评价内容要以“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为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绝非一朝一夕的产物,仅仅依靠一两次的单项评价结论与教师实际工作表现,无法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也无法修正教师评价过程中的晕轮效应、趋同效应等引起的各种偏差。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必须强调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也十分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由于教师在个性心理、职业素养、教学风格、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评价应根据这种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以及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有针对性地对每位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计划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强调个性,突出差异。发展性教学评价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

(四)发展性评价方法要以质性评价、自我反思为主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以质性评价为主,主张教师自我反思。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存在质和量的规定,如果离开了对事物质的把握而单纯追求可操作的量,那显然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同时,由于教师劳动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具有任务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劳动的集体协作性,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和灵活性、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教师言行的示范性等特点,需要评价者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浅出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教师的属性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价,以说明评价对象教师的确性质和程度。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法应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注重质性评价。

与此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也主张通过教师自我反思的途径开展教师评价活动,要求教师学会制定剖析档案,并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与合作,最终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反思技能。教师自我反思不仅有利于收集到准确的教师评价信息,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也有利于评价对象教师本人发现问题并改进和提高,还有利于消除评价对象教师和评价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使评价对象教师能自觉地接受和理解评价结论。

强调沟通,突出自我。发展性教学评价十分强调评价者和被评者相互沟通,强调主体多元化,主张使更多方面的人成为评价主体,特别是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

总之,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始终本着“评价为促进教师发展,为教师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服务”的思想,树立适应教师发展、教育发展及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新的教师评价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积极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其评价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内在的积极性,不断改进工作、发展自我、提高工作质量、促进自我发展目标和工作目标的实现。发展性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与传统的评价相比,它强调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和改进功能,淡化评价的鉴定和管理功能,尽量让评价结果与奖惩脱钩,防止出现“以评代管”倾向,反对把评价当作奖惩教师的工具,拿评价的“大棒”去捶打教师,给教师施加心理压力。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是结论性的,而是生成性的,这是一种形成性、改进性的评价,其有利也有弊,如何克服其弊病,扬其长处,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1]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的设计.新课程发展性教师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督导与评估.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4]王景英.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5).

[5]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猜你喜欢

评价发展教师
最美教师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