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体育课中贯彻“5+1”职业道德教育

2015-08-15吴昌涛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吴昌涛

(重庆市工业学校)

青少年阶段是“打好基础,提升自我”的黄金时期,中职学生在完成初中学业后跨进中等职业学校大门,按理说他们应该初步确立人生志向了,为掌握一门生存技能而努力学习,然而,现实中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他们随着年级、年龄的增高,反而处于“人人会说,人人知道,人人都做不好”的尴尬境地。不少学生自觉性较差,在老师的督促下可以完成作业;部分学生得过且过,没有人生目标,缺少动力;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是“三差生”,自信心缺失;更多的学生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心理素质、行为品行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些现状,我校于2011 年提出了“5+1”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在全校推广,使职业素养教育“天天讲、节节讲”,较好地弥补了中职学生道德品行的缺失。所谓“5 +1”职业素养教育是指,在上课后的5 分钟、下课前的1 分钟内专题进行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努力提升学生行为习惯、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体育课以室外教学和身体练习为主,较其他学科有较大的不同,那么,如何在体育课中有效实施“5 +1”职业道德教育呢?

一、在体育课中实施“5 +1”教育的特点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体育课中进行“5 +1”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三大特点:

1.参与性。体育课要求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的体育技能是通过身体练习而形成的,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获得的,因此,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抓住课前课后哪5 分钟和1分钟进行教育,还必须随课堂教学的变化进行扩展,在部分与部分之间、在不同练习之前都要不失时机地预判问题、发现问题、点睛引导,才能收到较好地效果。

2.动态性。其他理论学科多在教室内传授知识,相对处于静止可控状态,实施“5 +1”教育时可充分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进行;而体育课则是在室外通过各项运动和自身行动来获取收益,因此,体育教学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在体育课中实施“5 +1”教育时,既无法演示教育课件,又要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严密的教学组织、精练的行动提示和学生自主行为的正反暗示,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3.经常性。体育教学具有活动空间大、扰动因素多、突发事件快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行为特征容易暴露,各种思想随时都可以表现出来,因此,体育课中的教育具有经常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保持随时教育的灵活性,对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及时教育,贻误时机则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影响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体育课中的“5 +1”教育具有广义含义,应贯穿于课的各个环节,有效扩展,及时灵活。

二、在体育课中开展“5 +1”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学中的各类教材、各个部分、各个环节都有教育意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5 +1”教育。

1.结合课堂教学常规展开“5 +1”教育。教学常规是体育课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措施和要求。实施教学常规教育可以结合企业管理规范进行,根据企业文化的要求,突出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列举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实例,等等,实现真正的“零对接”。具体来说,就是坚持好每堂课师生问好仪式,培养尊师爱生的意识,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切感;要求学生着运动装上课,不戴帽子、围巾、手表和一切硬物上课,养成安全意识;严格考勤制度,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严肃考核制度,在每一教学阶段结束后及时进行考核或分组竞赛,这样不但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等心理品质。

2.结合教材内容展开“5 +1”教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展开“5 +1”教育,体育教材与其它学科教材相比具有明显的教育优势,例如,游戏教材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竞赛成份,可利用这些教育因素并通过一定的组织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遵守纪律,团结合作,“胜不骄、败不馁”等方面的教育;接力跑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田径中的跳高跳远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等;拓展训练可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相协作的良好品质,等等。挖掘教材的教育内涵是体育教师终身的课题,同一练习,同一教材,在不同时段,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教育意义,如“长江、黄河游戏”原本是一项反应时训练和快速奔跑练习,但它又可以扩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国防教育内容、情商教育内容、公德意识和规范意识训练内容、心理训练内容等等,在开展这项活动时,可以根据班级特点,通过练习前的引导、练习中的暗示、结束后的点评,提高教育的效果。总之,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时,要把握时机、恰如其分、画龙点睛的实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和谐的良好教育氛围。

3.结合组织教学展开“5 +1”教育。近年来,受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职教理念和教学管理的启发,各门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都开始从过去的“统一整齐”向“个性和谐”方向转化,各类课程都很强调“特色”教学组织形式,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素养教育的过程。体育课各环节更是强调组织教学,例如,队列队形练习的变换和调动,可以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集体协作、遵守纪律等良好作风;组织学生布置场地、借还器材,可以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美德;采用分组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以及团结互助的良好思想作风。教学组织中蕴藏着较多的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充分挖掘,精心设计周密安排,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展开“5 +1”教育。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心理素质、体育知识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和行为总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进行“5 +1”教育时,除了要提出共性的要求外,还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做到区别对待,因势利导,以正面启发引导为主,及时准确地开展表扬与批评,帮助学生抵制不良倾向。为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即在“课前5 分钟课后1 分钟的教育”重点要提出共性的要求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则应多针对不同突发情况提出个性化的暗示和指令。

5.结合不同教学阶段有重点地展开“5 +1”教育。根据“教育过程具有计划性、整体性和递进性”的特点,我们在实施“5 +1”教育时必须根据每学年、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可操作性地进行设计。如针对新生特点和校风、学风的要求着重突出组织纪律和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守纪、爱校爱班的基本品质;二年级时,加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以及追求完美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毕业班时,针对学生将要走向社会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精神,加强对他们的耐挫力训练职业道德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等。又如,由于体育课无法在操场运用视频课件来形象生动地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但教师可自主开发声音文件播放提示,内容可以涉及名人名言、为人处世、励志、智慧、友情、民间、亲情、爱情故事等,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6.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开展“5 +1”教育的基础。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起着特殊的作用。首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个人高尚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在教学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爱”,这种爱应“严慈相济”的和谐统一,就像人们比喻的那样,“师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态度上的和蔼、要求上的严肃、行动上的关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再次,体育教师是“健美工程师”,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体育教师健壮的体格,健美的体形,优美的动作示范,本身就是吸引学生认真努力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感召力量。最后,体育教师还应成为一名演讲能手,美国教育家吉姆·科因认为,“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故事有润滑剂的作用,让教育变得生动、细腻,使教育变得湿润、诗意,通过讲故事进行诱导比单纯的说教更具智慧。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成为演讲能手、故事大王就更显得重要了。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以身作则,做出表率。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中的“5 +1”教育具有广义含义,贯彻时必须进行有效扩展,应根据教材内容、课的部分、课的环节、不同练习之间相对独立性,把总的“5 +1”演变成若干个小的“5 +1”,才能真正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这种广义扩展的“5 +1”教育思路,对体育课包括实训实习等一些以室外教学活动为主的学科贯彻实施“5 +1”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更有利于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更有利于使教书与育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1]张世威.三峡库区百万城乡移民迁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

[2]段宝彬.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06 -20.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