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交互式主题墙饰的创设

2015-08-15◆程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墙饰大班创设

◆程 菲

(河北省省直机关第八幼儿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把环境创设看成是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环境是幼儿隐性表达的重要因素,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要素。一个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丰富环境能吸引着幼儿,激发着他们的思维、想象和创造,从而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墙饰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从感官上给幼儿带来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在教育教学中,我尝试着开展交互式主题墙饰,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快乐的成长。

一、结合活动主题,让幼儿参与墙饰的创设,体验成功的快乐

环境的创设是教师与幼儿的合作过程。把墙饰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让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一种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将向幼儿传递一个其终身成长极为重要的信息。良好的环境能使幼儿身心愉悦,精神饱满。为此老师们常常冥思苦想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创设墙饰,从主题的选择到材料的筹备到后期的制作,事事都是自己亲历亲为,当这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后,再对孩子们说声“请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是被动的,那么如何让幼儿真正参与墙饰的创设呢?

首先,引导幼儿参与墙饰的设计。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的,要促使他们更积极的发展,就应该让他们成为主题墙饰的参与者和决定者。幼儿园主题墙饰内容来源于主题活动,以主题开展为线索,结合主题教育的需要来进行主题墙饰创设。在主题活动进行中,墙面的环境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活动中的一系列教学过程和成果呈现出来,使墙饰与幼儿产生互动。其展示内容多由教师引导,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幼儿积极参与构思、创作和布置,与幼儿共同创设。如大班《有趣的线》主题活动开展前,老师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线,在收集过程中幼儿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奇妙而有趣的线”。结合科学活动《神奇的叶子》《温度计》和《小灯泡亮了》让幼儿发现好玩的线,从而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和经验。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开始关注线在哪里,主题墙面展示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我和我的外婆》等活动中幼儿的问题、作品等。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将图片、问题分门别类,和幼儿一起稍加装饰,《有趣的线》的主题墙饰就跃然于墙上了。

其次,鼓励幼儿参与墙饰的制作。材料的准备和内容的构想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墙饰的创作过程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过程。又如,在大班主题活动《神奇的海底世界》确定后,就组织幼儿开始收集材料,准备制作海底动物。美工区中总会聚集着许多的孩子在制作各种海洋动物,由于这些小制作都是独立制作的,开始时他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经过协商、讨论,一个个精巧的小制作终于完成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它们粘贴到墙面上,可他们很快发现:“这里还应该有海水、有水草、有珊瑚……”于是他们分工负责找来了颜料、丝带等进行了第二次的装饰。每一个小装饰都融入了孩子们的情感和智慧,因此每当他们站在墙饰前时,总是分外的自豪,脸上充满了喜悦。

二、结合幼儿兴趣,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体现墙饰的价值

在主题墙饰的创设中,应该是有选择的,要注重墙饰的价值取向。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将凸显幼儿学习品质的素材加以布置,既利于幼儿间的交流,又利于与家长的沟通,更利于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使环境创设的价值最大化。

《指南》指导下的主题活动要求教师要以幼儿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尽可能多为幼儿考虑,幼儿可能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以他们的主动探索为核心,从而尽可能多地去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让其不断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成长,培养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为此,在启发和引导幼儿进行班级主题墙饰创设时,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大胆地去想,勇敢地去试。如大班主题墙饰《再见了,幼儿园》,老师划分版块时拎出小标题“比一比,一样吗?”“试一试,我也行!”“想一想,真难忘!”从这些字眼看出,老师关注的不是获得知识的多少,更关注的是大班幼儿通过讨论、操作、比较、查找资料等多元化的途径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自我建构和探索的学习品质和能力。

三、结合幼儿生活经验,突出个体差异,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

主题墙饰的内容要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并能适当考虑他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能力、兴趣等差异。对小班孩子来说,一些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图像更适合他们,内容力求简单、明了,多为扩展视野、拓展经验的;而对大班幼儿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较快,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小班幼儿有明显的飞跃,因此,墙饰展示内容更多的需要记录幼儿发展与变化的版块,还要考虑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内容,预留扩展空间。特别是中大班幼儿,他们思维活跃,生活经验较丰富,需要有拓展、开放性的版块。整个版面的设计和布置以幼儿为主,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调整,把主题墙饰的创设作为幼儿自我表现与展示的舞台,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这样,才能使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在展示交流中得以丰富、发展、提升。如小班开展《汽车叭叭叭》主题时,老师们先根据小朋友已有玩小汽车的经验,让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汽车图片,布置“马路上的小汽车”墙饰;接着引导孩子们进一步观察马路上除了小汽车还有什么?于是有的小朋友给主题墙饰上增加了红绿灯,有的增加了斑马线、有的贴上了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等;继而又提出新的问题:这些标记有什么作用?引发幼儿新的探索,获得新的经验。在这些图片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在老师有目的组织教学、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对车辆的认识慢慢丰富起来,也知道了马路上多种标志的含义,懂得了过马路所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对于警察指挥交通的简单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车和马路相关的生活经验也逐渐丰富了起来。

幼儿园主题墙饰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成果,而是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师幼共同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在墙饰创设中每位幼儿充分体验着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正是我们环境创设所追求的目标。愿每一面主题墙饰都成为幼儿心中的精神乐园,愿每位幼儿都成为环境创设的小主人!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3]吴海虹.幼儿园墙饰创设.

猜你喜欢

墙饰大班创设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墙饰教育的有效策略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墙饰设计的探索
浅谈幼儿园墙饰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