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职业礼仪教学效果的延续性方法探究

2015-08-15李泓

职业技术 2015年4期
关键词:礼仪教学效果规范

李泓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教育的生命力,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就在于能够培养和直接输送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礼仪素养是重要一项。目前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礼仪的教学,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衡量礼仪教学的效果,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的“知”上,关键是课下的“行”,做到运用和实践。从交际的角度而言,礼仪是一种行为模式,只有通过长期的自觉练习,变成自身自觉的行为,形成习惯,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通常学校的礼仪教学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们课堂上学习礼仪的热情很高,学习的过程也非常主动、响应,但是课下的实践却很难持续地自觉进行,往往出现的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后一动也不动”。所以,如何保证礼仪教学效果的延续性和长效性是教师在进行礼仪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培根在《习惯论》中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所以,保证教学效果延续性的根本在于学生内在礼仪意识,其次才是行为强化和固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职业礼仪的重要性。职业礼仪就是人们在职场中所应具备的素养,所遵循的一系列的规范。礼仪是人际交往的一门艺术,是一个人的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组织形象的重要附着点。礼仪对个人未来自身成长和企业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礼仪培训及企业礼仪文化的建设。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礼仪的重要性,不仅要有课堂上的理性认知,还要有充分的感性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感受职业人士的礼仪状态;邀请企业管理者来开展职业礼仪的讲座,加深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开展企业礼仪问卷调查,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需求等等。

二、教师要转变职业礼仪的教学理念。目前学校的职业礼仪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重视礼仪规范的学习,忽视礼仪内涵的认知。中国历来重视礼,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礼仪文化,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论语》中讲“:礼者,理也;礼者,事之治也。”一言以蔽之,礼仪说到底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所以,礼仪教学,不能只是形式规范的教化,单一强调那些具体的礼仪规则、约定俗成的程序,而应着力挖掘出规范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依据和文化内涵,将做人处事作为礼仪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如果离开做人处事,行为即使中规中矩,也不能称作礼,而只能叫“仪”,就是徒具形式的虚礼罢了,不能真正去实现礼的作用。在这一种情况下,规范就变成了硬性条条框框,并不能主动转化为学生自发性的行为,也就无法达到修身、提升素养的目的。正所谓“,礼由心生”,内化于心,才能形成于外。

3.多渠道、多种形式不断推进、强化礼仪实践。保证礼仪教学效果的长效性,关键在落实。礼仪养成是一个过程,效果的持续性是一个强化、固化的过程。除了学生自身养成实践外,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后续推进。可以通过组织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礼仪大赛;给学生制定礼仪行为准则,形成约束机制;布置记录成长笔记等多渠道、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礼仪实践,使礼仪规范变成学生自身个性中的稳定成分,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一名有职业礼仪素养的人。

【1】易训华.《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入职培训策略》.人力资源管理.2010(5).40-41.

【2】唐红.《护士礼仪管理持续性改进的探讨》.医学信息(下旬刊).2014(10).363-364.

【3】覃恒.《论职业礼仪训练的培养》.现代商贸工业.2009(8).132-133.

猜你喜欢

礼仪教学效果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