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书”叠音词语义语用分析

2015-08-15董艳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叠音四书义项

◆董艳艳

(云南省祥云县第一高级中学)

叠音词又称“叠字”“复字”“双字”“重言”,是同一个字“紧相连接而意义也相等的辞格”。研究叠音词,人们一般把眼光集中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范围内。究其原因,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叠音词丰富多彩,在具体环境中语用各异又具特色,而且运用集中,例如,《诗经》中为了表达效果在一首诗中往往同时使用多个叠音词,这便于人们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综合。然而叠音词并非文艺作品的专利,在其他文体中,作者为了描摹状物、描写人物、加深程度、强调范围等需要,也运用了一定数量的叠音词,“四书”便是这类作品中的一部分。本文的撰写主要是运用先贤的叠音词研究理论来对“四书”中的叠音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一、“四书”叠音词的重叠形式

“四书”中出现叠音词78 个,共出现112 次,这些叠音词形式多样,有AA 式,AA 式加“乎、然、如、者、兮、焉”,ABB 式,AABB 式。

(一)AA 式

这类叠音词在“四书”中共有39 个,出现50 次,包括:“日日”“穆穆”“猗猗”“夭夭”“蓁蓁”“巖巖”“赫赫”“拳拳”“慥慥”“宪宪”“昭昭”“优优”“肫肫”“渊渊”“浩浩”“戚戚”“悾悾”“彬彬”“便便”“怡怡”“蹜蹜”“皇皇”“濯濯”“鹤鹤”“睊睊”“泄泄”“沓沓”“人人”“混混”“施施”“夔夔”“迟迟”“仆仆”“旦旦”“訑訑”“孳孳”“徐徐”“悄悄”“昏昏”。

(二)AA 式加“兮、乎、焉、然、者、如”

这类叠音词在训释之时,大多训为:“……的样子。”例如,“断断兮”训为“真诚不二的样子”,“訚訚如”训为“和颜悦色的样子”,“硁硁然”训为“气量狭小而固执的样子”。

1.“四书”中共有2 个叠音词后加“兮”,共出现2 次,包括“断断兮”“休休兮”。

2.共有8 个叠音词后加“乎”,共出现14 次,包括“洋洋乎”“郁郁乎”“巍巍乎”“硁硁乎”“堂堂乎”“皜皜乎”“岌岌乎”“荡荡乎”。

3.共有3 个叠音词后加“焉”,出现3 次,包括“洋洋焉”“戚戚焉”“圉圉焉”。

4.共有14 个叠音词后加“然”,共出现19 次,包括“循循然”“硁硁然”“欣欣然”“芒芒然”“由由然”“望望然”“绰绰然”“悻悻然”“盻盻然”“纷纷然”“赧赧然”“谆谆然”“嚣嚣然”“嘐嘐然”。

5.共有3 个叠音词后加“者”,共出现3 次,包括“栖栖者”“滔滔者”“鶃鶃者”。

6.共有12 个叠音词后加“如”,共出现16 次,包括“申申如”“夭夭如”“空空如”“恂恂如”“侃侃如”“訚訚如”“与与如”“怡怡如”“愉愉如”“行行如”“皇皇如”“皞皞如”。

(三)ABB 式

在“四书”中该类叠音词仅有一个“坦荡荡”,出现1 次,且“坦”与“荡荡”意义相同。

(四)AABB 式

在“四书”中此类有3 个,共出现4 次,包括“战战兢兢”“切切偲偲”“踽踽凉凉”。这3 个词拆开成“战战”“兢兢”“切切”“偲偲”“踽踽”“凉凉”也都能成词,并且“战战”“兢兢”与“战战兢兢”、“切切”“偲偲”与“切切偲偲”、“踽踽”“凉凉”与“踽踽凉凉”意义相近或相同。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四书”中的叠音词丰富多彩、运用灵活,“夭夭”“怡怡”“皇皇”既可以单用,其后也可以加“如”;“戚戚”既可以单用,其后也可以加“焉”;“荡荡”既可以后加“乎”,又可以前加“坦”;“硁硁”后既可以加“乎”又可加“然”,“洋洋”后既可以加“乎”又可以加“焉”。

二、叠音词基式与相应叠音词之间的意义关系

根据基式与相应叠音词的意义关系,可以把叠音词分为音的重叠和词的重叠。音的重叠类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复音单纯词。学术界关于其认识的观点有二:其一,叠音词与单个音节(基式)的意义没有联系;其二,叠音词中的单个音节不能单独表义,不能单用,词典中也没有单个音节的解释,只有对叠音词词条的训释。词的重叠是由两个相同的语素重叠形成的合成词,学术界有关其认识的观点也主要有二:其一,单个音节的意义与重叠之后的意义一致;其二,单音节的意义与和重叠后的意义有一定联系。因此,要分析一个叠音词是音的重叠还是词的重叠,首先要分析该叠音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其次再看基式与相应叠音词意义是否有联系,单纯词和基式与相应叠音词没有意义联系的属音的重叠,基式与相应叠音词意义有联系或意义一致的属词的重叠。

(一)音的重叠

1.基式与相应叠音词意义没联系

此类叠音词的基式存在意义,也可以单用,但重叠后产生出新的义项,且新的义项与基式意义毫无联系。经过逐一辨析,统计得这类叠音词在“四书”中共有12 个。

例如,訑訑《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朱熹注:“訑訑,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汉语大字典》:“訑,同‘詑’。”此外别无其他义项。“詑”在《汉语大字典》中有四个读音,在读yí 时,只有“詑詑”项的训释,《汉语大字典》:“詑詑,自得貌。”在其他读音时有单项的训释,如:詑(duò),轻;詑(xī),自得貌。因此,“詑”与“詑詑”意义上没有联系。所以,“訑”与“訑訑”意义也没有联系。

行行《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行行如也。”朱熹注:“行行,刚强之貌。”“行”是一个多音词,此处读作hàng,“行”在读其他音的时候有义项,但在读hàng 时,没有义项,不能单用,只有对“行行”词条的训释,《汉语大字典》:“行(hàng),[行行],刚强貌。”故“行”与“行行”意义没联系。

“四书”中除上述叠音词外,还有“与与”“濯濯”“芒芒”“由由”“施施”“仆仆”“断断”“休休”“栖栖”“夔夔”等,其基式与相应叠音词都没有词义联系。

2.构成叠音词的音节不能单用,只有叠音词的训释

构成此类叠音词的单音节不表义,不能单用,词典中也没有解释,只有对其叠音词词条有解释。经过辨析,统计得这类叠音词共有1 个。

例如,孳孳《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汉语大字典》:“孳,同‘孜’。”《四书解读辞典》:“孳孳,同‘孜孜’,勤勉。”“孳”在字典中虽然存在单独义项,而在此处是作“孜”解,“孜”在字典中是没有单字的义项的,只有其叠音词“孜孜”的义项。《说文解字·攴部》:“孜,孜孜,汲汲也。”《汉语大字典》:“孜孜,勤勉,不懈怠。”这说明“孜孜”是一个单纯词,所以“孳孳”在这里也是一个单纯词,属叠音造词。

(二)词的重叠

该类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语素重叠形成的合成词,其基式与相应叠音词之间意义一致或意义有联系。

1.基式与相应叠音词意义一致

该类叠音词与其基式之间的意义完全一致,只是相对于基式,叠音词增加了一定的描写性和一定的强化意义。经过辨析,统计得这类叠音词在“四书”中共有50 个,是最多的一类。

例如,慥慥《中庸·右第十二章》:“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朱熹注:“慥慥,笃实貌。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汉语大字典》:“慥,忠厚诚实貌。”“笃实”即“忠厚诚实”之意,故“慥”与“慥慥”义同。

睊睊《孟子·梁惠王下》:“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四书解读辞典》:“睊睊,因愤恨而侧目怒视的样子。”《说文解字·目部》:“睊,视貌。从目。”王念孙疏证:“《说文》:睊,视貌也。重言之则睊睊。”龚自珍《乙丙之際箸议第九》:“夫悖且悍,且睊然眮然以思过之便己。”因此,“睊”与“睊睊”义同。

“四书”中有部分叠音词,其基式与相应叠音词词义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存在通假的现象,其基式的假借义与相应叠音词意义相同,也可以看作是词的重叠。

例如,皇皇《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汉语大字典》:“皇,同‘惶’。”说明“皇”与“惶”意义相通。《说文解字·心部》:“惶,恐也。”故“皇”具有“惊惧、惶恐、不安”之义。《四书解读字典》:“皇皇,同‘惶惶’,心不安的样子。”故“皇”与“皇皇”意义相同。在“四书”中,“皇皇”出现了2 次。《论语·尧曰第二十》:“予小子履,敢用玄犊,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在此句中,《四书解读辞典》:“皇皇,光明的,伟大的。”《说文解字·王部》:“皇,大也。”“皇”与“皇皇”意义亦相同。因此,在“四书”中,“皇皇”及其假借义“惶惶”词义与其相应的基式意义都相同。

在“四书”中,除上述叠音词外,还有“蹜蹜”“戚戚”“嘐嘐”“訚訚”“泄泄”“赧赧”“穆穆”“猗猗”“夭夭”“蓁蓁”“赫赫”“洋洋”“昭昭”“优优”“渊渊”“浩浩”“郁郁”“荡荡”“战战兢兢”“巍巍”“彬彬”“空空”“恂恂”“循循”“便便”“侃侃”“怡怡”“愉愉”“硁硁”“滔滔”“堂堂”“鹤鹤”“欣欣”“望望”“绰绰”“悻悻”“盻盻”“沓沓”“混混”“岌岌”“谆谆”“嚣嚣”“迟迟”“徐徐”“悄悄”“昏昏”“皜皜”“肫肫”等,其基式与相应叠音词词义相同。其中“郁郁”“便便”有通假现象而使基式与相应叠词意义相同。

2.基式与相应叠音词意义间有联系

该类叠音词基式存在义项并能单独使用,叠音词词义与基式意义有联系,这种联系或与基式本义有联系,或与基式的引申义、假借义有联系,有的甚至只是逻辑上的意义联系。经过辨析,此类叠音词共12 个。

例如,悾悾《论语·泰伯第八》:“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四书解读辞典》:“悾悾,无能的样子。”《朱子语类·论语第十七》:“悾者,空也,空而又空,无一长实之谓。”一个人如果没有学识,则“中无所有也”,因此做事力不从心,实则无能,故“悾悾”与“悾”有意义的联系。

切切偲偲《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查中林、苗亮亮先生认为其基式“切偲”不成词,与重叠后的意义无关。其实不然,《汉语大词典》:“切切偲偲,亦省作‘切偲’。”“切偲”即为“切切偲偲”的省略形式,可以说“切偲”与“切切偲偲”意义相同。傅力先生认为“切切偲偲”由“切切”和“偲偲”二词组成,其基式为“切切”和“偲偲”。朱熹注:“切切,恳到也;偲偲,详勉也。”《四书解读辞典》:“切切偲偲,朋友间诚恳地相互批评。”可以看出,“切切偲偲”的释义正是“切切”与“偲偲”释义的归纳综合,故“切切”“偲偲”与“切切偲偲”有意义间的联系。

除上述叠音词外,“四书”中还有“拳拳”“鶃鶃”“申申”“圉圉”“皞皞”“巖巖”“夭夭”“宪宪”“纷纷”“踽踽凉凉”等,基式与相应叠音词词义上有联系。其中“踽踽凉凉”与“切切偲偲”的形式与释义方式相同;“夭夭”在“四书”中出现2 次,在“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句中,“夭”与“夭夭”词义相同,在“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句中,“夭”与“夭夭”词义相关联。

在“四书”中,还有一类词的重叠类叠音词,其基式为量词或带量词性质的名词,重叠后表示对范围的强调,训为“每一”“全部”。“四书”中这类叠音词共3 个。如“日日”“人人”“旦旦”,其中:“日日”是量词的重叠,“人人”“旦旦”是带量词性质的名词的重叠,都表示对个体单位的范围强调,都有“每一”“全部”的意思。

三、“四书”叠音词词类及语用分析

(一)从词类方面分析,“四书”叠音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类

该类叠音词在“四书”中的数量不多,只有3 个,包括“日日”“人人”“旦旦”。

2.动词类

与名词类相比,该类叠音词稍多,有21 个,包括“拳拳”“戚戚”“彬彬”“循循”“便便”“訚訚”“与与”“蹜蹜”“栖栖”“睊睊”“望望”“悻悻”“盻盻”“谆谆”“仆仆”“訑訑”“孳孳”“悄悄”“战战兢兢”“硁硁”“鶃鶃”。

3.形容词类

在“四书”中,此类叠音词最多,共54 个,包括“穆穆”“猗猗”“夭夭”“蓁蓁”“巖巖”“赫赫”“断断”“休休”“慥慥”“洋洋”“宪宪”“昭昭”“优优”“肫肫”“渊渊”“浩浩”“郁郁”“申申”“荡荡”“悾悾”“巍巍”“空空”“恂恂”“侃侃”“怡怡”“愉愉”“行行”“切切偲偲”“滔滔”“堂堂”“皇皇”“濯濯”“鹤鹤”“欣欣”“芒芒”“由由”“绰绰”“纷纷”“皜皜”“赧赧”“泄泄”“沓沓”“混混”“施施”“圉圉”“岌岌”“夔夔”“嚣嚣”“迟迟”“皞皞”“徐徐”“昏昏”“嘐嘐”“踽踽凉凉”等。

通过上述可知道,形容词类叠音词是最多的,而动词类、名词类都很少,究其原因,与重叠形式的描摹性有密切关系。“形容词是反映事物性状的词,而性状是可以描摹的,人类认知事物的生动形象心理也决定了性状是需要描摹的。此外,性状的描摹可以有程度强弱区分,这些因素都显示了形容词作为叠音词数量最多的类型不是偶然。”形容词类的叠音词可以是音的重叠,亦可为词的重叠。名词类的叠音词很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名词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地点、事物、方位等)的称说、标记、命名,没有性状可以描摹,没有必要选择重叠形式。动词类叠音词出现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动词有状语、补语等成分来补足动词的音节,或者有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等成分来凑成双音节”,或者直接在后面接宾语,因此,动词类作为表行为动作的词,也没有必要选择重叠形式。

(二)“四书”叠音词语用分析

在“四书”中,叠音词的语用丰富多彩,在不同的语境中起到状物拟声、加深程度、强调范围、刻画人物、调和音节等不同的作用。

1.状物拟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以《诗经》中叠音词为例,指出了叠音词具有状物拟声的作用。“四书”中虽然没有《诗经》中那样大量运用叠音词来状物拟声,但也运用了一部分叠音词来对事物进行描摹,包括有“夭夭”“蓁蓁”“彬彬”“濯濯”“循循”“硁硁”“鶃鶃”“混混”。例如,《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混混”表现了水流汹涌澎湃的气势。

2.加强程度

相同的两个字相叠,往往能够加深表达程度,为了表达效果,“四书”中也大量运用了叠音字的方法,其中包括“洋洋”“昭昭”“优优”“渊渊”“浩浩”“郁郁”“荡荡”“悾悾”“巍巍”“空空”“恂恂”“怡怡”“愉愉”“滔滔”“堂堂”“皇皇”“欣欣”“芒芒”“绰绰”“纷纷”“皜皜”“岌岌”“嚣嚣”“迟迟”“皞皞”“徐徐”“昏昏”“嘐嘐”“踽踽凉凉”。加强程度类叠音词决大多数都是形容词的重叠,表示对程度的加深,相当于在其基式前加了一个程度副词“很”字。基式与相应叠音词词义相同或相关,重叠的作用,是对原词的意义在程度上的加深。例如,《论语·八佾第三》:“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郁郁”把周代丰富的文化典章制度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强调范围

量词或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重叠,表示对个体单位范围的强调,“四书”中强调范围的叠音词有“日日”“人人”“旦旦”,它们都有“每一、全部”的意思,其中“日日”“旦旦”强调的是“每一天”,“人人”强调的是每一个人。

4.描写人物的品质、言行、外貌、心理特征

运用叠音词来描写人物的品质、言行、外貌、心理特征,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四书”中描写人物品质的有“断断”“休休”“慥慥”“宪宪”“肫肫”“侃侃”“切切偲偲”“谆谆”“孳孳”,例如,《大学》:“若有一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兮。”“断断”表现了忠贞不二的品质,“休休”表现了善良的品质。描写人物言行的有“便便”“与与”“栖栖”“泄泄”“沓沓”“夭夭”“申申”“蹜蹜”,例如,《论语·乡党第十》:“(孔子)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便便”把孔子在朝廷与君王大臣商讨大事时善于言辞的特点刻画了出来。描写人物外貌的有“訚訚”“行行”,例如,《论语·先进第十一》:“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訚訚”勾勒了闵子骞和颜悦色的外貌,“行行”勾勒了子路端正站立时刚强的外貌。描写人物心理的有“夭夭”“申申”“戚戚”“战战兢兢”“望望”“悻悻”“盻盻”“施施”“夔夔”“仆仆”“訑訑”“由由”,例如,《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盻盻”刻画了愤恨的心理。这些叠音词都传神地描绘了人物高洁的品格、风格各异的言行及心理,可谓入木三分。

5.调和音节

前人有添字以足音的说法,“四书”中也有部分叠音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这类叠音词包括“穆穆”“猗猗”“夭夭”“蓁蓁”“巖巖”“赫赫”“宪宪”“鹤鹤”“睊睊”“悄悄”等。这些叠音词起到调节音节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出现在文中引用《诗经》的语句中,《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其诗句都是四字句韵文,采用叠音词调和音节可以使得句式整齐、语调和谐。例如,“《诗》云:‘瞻彼起澳,绿竹猗猗。”“猗猗”在此便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如果写成“瞻彼起澳,绿竹猗”,虽然意义没变,但语气就显得急促,极不和谐,没有诗歌的韵律了,反之,运用叠音词调和音节,诗歌便变得和谐圆转了。

当然,“四书”中叠音词的语用功能,并非孤立的,很多情况下是综合体现的,即往往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例如,“徐徐”“皞皞”“迟迟”除加深程度外,也有描写人物言行的作用;“夭夭”除了有调节音节外,还有描写人物心里、状物的作用。总之,“四书”中很多叠音词都兼有多种语用功能,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四书”中叠音词运用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其基式与相应叠音词的关系也烦琐复杂,总的来说可分为“音的重叠(单纯词)”和“词的重叠(合成词)”。这些叠音词的词类呈多样性,有名词类、动词类、形容词类,其中形容词类由于其生动形象的描摹性占“四书”叠音词的多数。“四书”叠音词在不同语境呈现不同的语用功能,有状物拟声、加深程度、强调范围、刻画人物、调和音节等不同的作用,而且很多叠音词在同一情况下往往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用。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79 年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69.

[2]杨振兰.现代汉语AA 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J].齐鲁学刊,2003,(4):65.

[3]苗亮亮,查中林.《论语》叠音词探析[J].现代语文,2006,(11):22.

[4]傅力.《论语》叠字艺术浅析[J].修辞学习,1996,(6):25.

[5]杨振兰.现代汉语AA 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J].齐鲁学刊,2003,(4):67.

猜你喜欢

叠音四书义项
从万木草堂到时务学堂的《四书》教学*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四书辑释》在朝鲜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我也会
杜甫诗中叠音词的词汇和语法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朱熹的《四书》与“五经”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