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高中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

2015-08-15郭翔东郭相成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意识探究

◆郭翔东 郭相成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

创新是新世纪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各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技能、提高道德修养的黄金阶段,其最思维最活跃,认知最积极,这正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此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为此教师要重视创新教育的渗透与实施,要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而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去创新、去发现,让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双基教学,为学生的创新打下基础

学生的创新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有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条件,可以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正是构建科学大厦的基石,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与创造的基础与前提。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并不是说学生具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就有了创新的能力,但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是肯定不会有创新的能力的。任何新知的产生都是在旧知基础之上合乎逻辑的想象与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相反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双基教学,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展开主动的探究与积极的思维,才能有所发现与创造。为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形势下,传统的双基教学同样重要。但双基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知识经济时代的文盲目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永无止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也日益加快,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就是学习的方法。为此在双基教学中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加强方法指导,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失去了思考与消化的权利,这样只能成为知识的机械记忆与运用者,何谈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落实新课改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生本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增强创新意识。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育不是面向少数优生的个别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面向全体不是整齐划一,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而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标准,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与优势,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基于自身基础得到长足发展与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有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面向全体,实现生本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面向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并不是孤立展开的,而是要实现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结合与无形渗透,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但这种全面发展并不是各科齐头并进,而是要实现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形成个性,引导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表现,在教学中我们不要以所谓的教材的权威与经典来限定学生的思维,而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质疑,善于提问,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提高。

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而自由的学习环境,要培养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还有其他想法或见解吗?真正体现师生的平等与教学的民主,这样学生才能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才能让课堂上有更多的标新立异,有更多学生的声音。要鼓励学生能够真正将学与用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大脑与双手从固定的思维与沉重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个性,能够自我发挥的学习平台。在教学中教师这样学生的探究才能有深度与广度,学生才能产生更多的不同意见与见解,才能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学生动力。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提问也是如此。学生并不总是能够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提出的问题是简单甚至是错误的,此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加以否定,无疑会打击学生思维与提问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要实施赏识教育,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思维,进而能够由浅入深,由表面到本质,让学生自行认识到症结所在、自行修正。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独立的思考与思维,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客观对待自己,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增强,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知识产生于社会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社会实践。为此在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开辟第二课堂,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真切地感知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闪现智慧与创新的火花,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用意识,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创新。因此,我们要在立足课堂,搞好教学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摆脱教材与教参的桎梏,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这样才能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创造,才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现代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必须要从长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将创新与总结结合起来,不断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取得成功。

[1]丁文强.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少儿科学周刊,2014,(02).

[2]李勇云.新课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外语文,2012,(06).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意识探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