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岳霖先生》课堂实录

2015-08-15李仁甫

中学语文 2015年13期
关键词:王浩金岳霖跳蚤

李仁甫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中学]

师:就这篇课文来讲,专题名“慢慢走,欣赏啊”提示了我们阅读的方式是“慢慢读,欣赏啊”。课前读过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读两遍的?没有。读三遍的?一个也没有。读四遍的?(大部分学生举手)读五遍的?(一部分举手)读六遍的?(几个学生举手)好的,大家把手放下来。说明大部分同学读了四五遍。那么在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下面,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大家再把课前读的捋一捋,待会儿我们来交流,看看自己读了课文之后最欣赏的是什么,又在哪里有问题。(教师巡视,学生看书)时间到,请举手来发言。

男1:我想问一下,金岳霖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找出了文章当中的一个观点,权当抛砖引玉,请其他同学指正。(众轻声笑)“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这个“怪”在文章的第2段有体现。上课时“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的仰着”,然后他的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还有“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另外“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这些都是金先生“怪”的体现。所以我想问,有没有其他同学找出他的其他特点,希望有同学可以补充。

女1:他很尊重学生。他之所以带呢帽,是因为他身体不太好,但是他为了表示自己对学生的尊重,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他都会特地向学生说明。

男3:我的问题在第九小节,金岳霖先生“把右手伸进后脖颈——”

师:停一下,“脖颈”不是bójǐng,是bógěng。这是多音字,大家拿笔记一下。请继续。

男3:“捏出了一个跳蚤”。这里,“捏跳蚤”和“讲哲学”是什么关系?还有,我觉得金先生的特点可以总的概括为第1段的一个词——“有趣”,文章从许多方面分述了金先生的这个特点,比如第2段写的是金先生外貌的“怪”,这也是有趣的一部分。至于其他有趣的地方,我觉得可以等待同学们来讨论。

师:就是他的有趣除了“怪”,还有哪些是有趣的,是吧?

男3:还有第11段。

师:你真会读书,一口气可以提出这么多问题,请继续。

男3:第11节中说金先生交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然后作者举例子说林徽因死后,金先生依然记得为她庆生,由此更能体现出金先生的“君子之交”式的待友之道。

师:那你知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在林徽因生日那天请客?

男3:这个,不知道。

师:嗯,你只知道前面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不是?

男3:是的,但是这也可以反应出金岳霖先生是真正将林徽因看作自己的朋友,所以才会惦记着她的生日的。

师:有谁知道金岳霖先生和林徽因女士之间关系的?知道的可以补充。

男4:我不能说是很了解吧,只能说是知道一个大概。金先生对林徽因女士并不仅仅只有朋友的感情。实际上,金先生是喜欢林徽因女士的。

师:那是偷偷地喜欢的么?林徽因知道不知道?

男4:大概知道吧。

师:那么这里老师来补充一下。林徽因是民国年间的美女,当年追慕她的人比较多,除了金岳霖先生,还有谁?

男5:徐志摩。当年徐志摩对林徽因有着一种源自心底的崇敬与喜爱,可是因为林徽因是梁思成明媒正娶的,(众笑)就是只有梁思成和林徽因才是顺理成章的、合情合理的爱情、婚姻关系,所以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是不能表露的。

师:你的知识面非常丰富,特别是对徐志摩有所了解,请坐。(面向男4)刚才你说金岳霖和林徽因之间不止是朋友的关系,那实际上是有一种情人关系。

男4:我知道一点,说是梁思成先生在知道了金岳霖先生对林徽因有意后,曾提出主动退出,后来金岳霖先生过意不去,主动放弃。

师:主动放弃,那么有没有放弃感情?

男4:没有。

师:没有。林徽因死后,金先生还在她生日的时候宴请客人,由此可看出金先生什么特点?

男4:重情重义。

师:重情重义,有情有义,好,请坐。下面我们继续交流。

女2:我想回答一下刚才前面同学的问题——“捉跳蚤”和“讲哲学”有什么关系?我想说,这二者之间并不是为了表现什么金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文中说“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这里表现出金先生是一个在学术上比较严谨的人,同时也表现出他的个性中童真童趣的一方面。现在有些学者如果拿到一个演讲或是上课题目,比如“小说与哲学”,就算二者之间没有关系,他也会硬生生地讲出些关系,但是金先生却是有什么说什么,所以他是一个具有童趣的人。然后下面说他对于自己能捉出跳蚤这件事表示得意,也表现出了他的童趣。

男6:对于她的发言我是有些否认的。因为金先生认为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纯粹是见仁见智而已,并不能说他是个治学严谨的人。“哲学”和“捉跳蚤”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想这中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这只是通过捉跳蚤这件事来说明金先生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这件事可以是讲哲学时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座谈会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没有必然的联系。

师: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一下你的观点?慢慢讲。

男6:首先,我只是在否认……

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男6:第一,“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并不能反映出金先生治学严谨。第二,“哲学”和“捉跳蚤”这两件事之间从发生关系上讲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为恰好发生在了一起所以被写在了一起。

师:嗯,你认为它们没有联系。

女3:我想提一个问题。第2段有一句“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总领了全段,然后从金先生的穿着、外貌来进一步刻画他的怪,并将他与联大的其他教授相比较,有闻一多、朱自清。但在这一段中,作者还写了在联大的一次聚会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这与表现金先生的“怪”有何关联?

师:好,有没有谁能解答一下?

女4:我想反驳一下前面同学的话。我觉得这里写跳蚤和哲学是有关系的。在许多人看来,哲学是枯燥无味的,而金先生讲哲学时竟然还能扯到跳蚤,就表现出金先生是一个有童真童趣的人。因为他不会因为教哲学而故作高深,他依然保持着他的童真童趣。

师:是的,哲学一般都是很枯燥的,尤其是什么啊?

众:逻辑学。

师:逻辑枯燥,但枯燥的学问却能被他讲得很有趣,这就表现出金先生的“趣”。既然大家刚刚都在关注“跳蚤”这件事,不如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跳蚤”。我们先一起把这句话朗读一下。(齐读)刚才同学们说这里表现出金先生童趣、率真的一面,那么除了这些还有没有表现出金先生的其他特点呢?

男7:金先生捉到跳蚤后“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他在讲学时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一个非常不符场合的东西,他就这么把它捏出来了,而且还看了看,说明他在面对跳蚤时能够处变不惊,然后还能处理得很从容。

师:你刚刚用了一个词“处变不惊”,大家看看这个词怎么样?比较符合吧。我现在把这个句子改一下,大家再来看看——“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甚为得意。”我拿掉了哪几个字?

众:把、了、看。

师:大家再来朗读一下删字后的这句话。(齐读)删了字的更好,还是不删字的好?

众:不删的好。

师:谁来说说理由?

男7:拿掉这三个字后,语言就缺乏一种连贯性和流畅性;而且去掉“了”后,好像金先生身上有许多跳蚤似的,那就未免有些太不拘小节了,而有“了”字就可以看出金先生乐观处事的心态。

师:讲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里表现出金先生的特征有哪些?率真,做事从容,处变不惊。现在我们再来把句子改动一下——“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哎呀,我这里有个大毒虫。’他把右手插进后脖颈,逮出了一个跳蚤,揉碎在手指里扔掉,甚为得意。”有谁来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效果。

女5:我觉得,如果金先生是这样的话,会显得很慌乱,没有教授风度。

师:没有教授的风度?那你认为教授的风度应该是什么样的?你看看今天我们台下来了这么多的教授。

(众笑)

女5:教授应当是处变不惊的。而且“大毒虫”这个词,显得跳蚤好像很可憎,没有用“小动物”来得可爱。

师:称之为“小动物”,显得跳蚤很可爱。如果说“大毒虫”,心情如何?

女5:慌张。

师:慌张,而且似乎对这个跳蚤有一种恨之入骨的厌恶之情。但是因为他用的是“小动物”,就好像这只跳蚤看起来可爱了许多。“他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你认为金先生可能会怎样处理这只跳蚤?

女5:可能就把它放掉了。

师:这完全有可能,就像弘一大师李叔同对待小昆虫一样。但我们经常说,学习语文就要用语文的方式来解决语文的问题,你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找出金先生可能会放掉跳蚤的理由或者说他对跳蚤的态度?

女5:他称这只跳蚤为“小动物”,可以看出他对跳蚤没有厌恶之情,而且他的动作比较柔和、不慌张,还捏在了手指里看了一看,或许他对这只跳蚤还有些感情。

师:分析得很精彩。下面我来表演一下金先生捉跳蚤这一段吧?(众惊讶)我也从我的后脖颈里捉出一只来,有没有谁借我一个道具?(某生递过一个笔盖)啊,这个给我做跳蚤啊?这个太大啦(众笑)。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不能随随便便地从身上拿出一只跳蚤来。让我们再来朗读一下这句话,让我们看看除了童真、童趣、率真、处变不惊、很从容之外,还反映出了金岳霖先生的什么特征?(齐读)大家有没有感受到什么新的东西?金先生当时在联大教书,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拿出一只跳蚤,这说明什么?

女6:说明当时环境很艰苦。在艰苦的环境中,金先生捏出一只跳蚤,称它为“小动物”,看了看,甚为得意,反映金先生苦中作乐。

师:“乐”!大家有没有看出这种乐?(众点头)我们“慢慢读,欣赏啊”,仿佛看到金先生“慢慢捉 ,欣赏啊”。他有哪些性格特点?率真,从容,乐观。让我们从这三个角度再来朗读体味。(齐读)下面我们继续交流。

女7:第8段写作者有个同学叫王浩,王浩回国时托人让作者给他画张画,作者画的内容是“……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然后作者又说“火腿是很少入画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画这些比较令人不可思议的东西,而不画一些比较美好的诸如太阳、房屋、花草之类的东西?

师:嗯,很好的问题。同时有两位同学举手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就由离我比较近的同学先说吧。

男7:既然这个问题和作者有关,那就得从作者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作者汪曾祺特别热爱美食,写过许多家乡风物,所以他的画里出现这样的一些食材也就不足为奇了。

男3:我再来补充。当时王浩是在国外的,汪曾祺给他画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师:你怎么看出中国特色的?

男3:像青头菌、牛肝菌,尤其是那个宣威火腿,是云南特产,外国是不可能有的。现在王浩在国外成名成家了,汪曾祺就画了他们当年在云南学习时的特产。

师:你的发言很精彩,这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来解决语文的问题。但你是不自觉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还可以怎么解决呢?

女8:文章下面有一句话“以慰王浩异国乡情”。

师:我们终于成功地运用语文的方式,通过语境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倒过来推想,就知道画上画的一定是跟乡情有光。好,还有问题吗?或者说,还有欣赏的地方了吗?

女9:我问的也在第8段,作者对王浩的态度是什么?

师:对王浩的态度?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女9:我觉得作者对于王浩不是那么太欣赏。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女9:作者在第8段开头说“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

师:哦,你的感觉很敏锐,你从字里行间似乎感到他对王浩不是很欣赏。那么,我由你这个问题想到,既然不是特别欣赏,那么为什么要用一大段?这一段大概有三百多字。你告诉我,作者为什么要写王浩?

女9:因为王浩是金先生的学生,写王浩的成就,能够衬托出金先生教学的优异。

师:嗯,她刚刚用了一个词“衬托”,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说明金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学生有这样的学问,能够说明金先生的学问也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

众:一肚子学问。

师:还有没有了问题?

女10: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认为作者对王浩还是欣赏的。

师:理由呢?

女10:第8段第一句话就已说明“王皓和我是相当熟的”,以及下面作者说王浩的长相是“颇土的”。在画中画宣威火腿,然后跳了几句交代“以慰王浩异国乡情”。由此可看出他们应该是好朋友,因为只有朋友之间才会开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

师:你们的意见正好相左,不过你们都是通过解读文章中的关键句、关键词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能注意这一点,很好。这是用语文方式解决语文问题。至于汪曾祺究竟对王浩是什么态度,我们可能还需要借助其他资料,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做课后思考了。(有人突然站起)你想说什么?

男6:我想针对他们两个人的回答做一点补充。实际上不管作者对王浩是欣赏还是不欣赏,首先作者特意提到“洋人”、“美籍华人”,可以看出作者对王浩的这种做法不是非常推崇,但作者又提到“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所以,如果只是为了要衬托金先生的学问高深,不一定非要挑王浩这一个。或许可以这样解释,汪曾祺对王浩只是秉承了他一贯的评价人的风格,是比较客观的,感情色彩并不浓,即使有,也不是我们在这里应该追究的。还有,之前有一个同学提出,闻先生为什么要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我认为这是因为写别的教授是为了衬托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

师:嗯,请坐。刚才同学提到了,第2段有一个处写闻一多、朱自清,尤其是闻一多大骂蒋介石,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两个人吗?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边交流边思考,边思考边交流。有没有同学要交流或是分享了?(无人举手)好,那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的问题,刚刚我们重点欣赏了第9段“捉跳蚤”,另外一开始有好几位同学都提到了第2段第一句话“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最后让我们集中到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我们来朗读一下,读出我们心中的金先生。(齐读)读出什么?

女11:我觉得,这条土路可能不仅仅说的是现实世界中的路,也有可能说的是他的学问之路,他只有一个人孤独地走在路上,这也是一种对学术坚持的态度。

师:这是诗意的想象,你进一步延伸了。这样理解未尝不可。这反映出他什么性格?

女12:他穿着夹克,微仰着脑袋,这是一种悠闲的姿态。他虽然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路,而且很奇怪,但是他还是在外面走着,说明他内心很坦然。

师:悠闲,坦然。这条路上怎么样?土路。所以走在上面会深一脚浅一脚,微仰着脑袋。说明当时西南联大的生活条件好不好?

众:不好。

师:他自己的眼睛又有毛病,生活又不易,他就这样天天走着去上班。看着他的背影,你有什么感觉?谁来说说?

女13:觉得他好像有点可怜。

师:觉得他可怜,哦,你开始同情他了。像他这样一个大哲学家、大知识分子,在这样生活不易的环境下,依然坚持每天步行上班,你觉得他很可怜,很同情他。

男2:不仅仅是同情,我很敬佩。因为前方有战士在为国拼杀,他在后方培育人才,即使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也依然坚持教学。

师: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先生?

男2:无私奉献。

师: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或者说得更文气些,是一个坚守学术阵地的老师。这就是我们刚才一位同学说,这条路也是金先生的学术之路,尽管这样想有些太远了,但是在我们心目中金先生确实是这样的。现在让我们把这句话朗读一下,继续感受金岳霖先生除了“怪”之外,还有哪些风貌。(齐读)现在让我们把这一处和“捉跳蚤”的那一部分结合起来看,它们从写作特点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众:细节描写。

师:细节描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关注点最高的地方,尤其是跳蚤那一部分。初中时我们就接触了细节描写,但到了高中,我们对细节描写应该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你是怎么来理解细节描写的?(等了一会儿)“慢慢走,欣赏啊”,我们不要着急,慢慢想。

男2:我觉得细节描写就是把能体现人物特点和事物重要性的部分,细致地描写出来。

师:特点!

男2:就是要把特点抓住。

师:好,大家记住,富有特点、个性、特征的方面,要加以细致的描写。

女8:我的理解是描写就好像绘画一样,首先整体描写是把人物的大概轮廓勾勒出来,但是细节描写却是在最细微处入手,比如说一个眼神……

师:最细微的!刚才强调有特征,你强调是细微。

女8:因为整体描写能让人感受到事物或人物的整体风貌,但是,往往最细微的地方才是最细微,最真实的地方。

师:好,请坐。不妨我们现在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抓住最细微的特征来描写。仍以金先生为例,看第11段——“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避暑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好,我们一起朗读一下。(齐读)首先判断一下,这是不是描写?(无人回答)其实这里不是描写,而是叙述。看来同学们在对叙述和描写的认识上还是有误区的,不妨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入手,看看如果把这段描写开来应该怎么写?首先看看我们应该把哪里进行放大描写?

女11:应该在他和小朋友比赛这里进行放大描写。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她说的比赛的地方应该放慢镜头,写他们怎么比赛,谁有不同看法的?

男3:我觉得应该在他把梨和石榴分给小朋友之后,他脸上的表情或者是人物的心情。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应该在他把梨和石榴分给小朋友之后的地方进行细节描写。现在出现两种看法,一是比赛过程应该详细些,一是比赛之后给小朋友们送东西的内容应该详细些。下面我们来表决一下,同意第一种方案的请举手(无人举手),同意第二种方案的请举手(大部分同学举手)。好,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在比赛后进行描写。那么理由是什么呢?既然大部分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就随意抽了,来,就你吧,你先说说理由。

女12:因为这样可以表现他的童真和童趣,可以进一步表现出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师: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比输了就把东西送给小朋友,最能表现他的童真童趣。这就是刚才王浩说的,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要抓住特征,也就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展开来,如果所有的地方都展开了,那么就会显得很啰嗦,就没有重点。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动笔,用一两句话,不要写多。(两分钟后)有没有谁写好了?先写好的可以先交流。

女13:比输了,他就嘟着嘴,仿佛不服输,但还是妥妥帖帖地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

师:你这里强调了他的什么表情?

女13:嘟着嘴。

女9:比输了,金先生就耸耸肩,把两手摊开,朝孩子们笑笑,然后大方地把梨和石榴递过去。望着开心的孩子们,他笑着摇摇头。

师:你用了什么样的细节?

女9:是他的动作。

师:什么动作?

女9:摊开手,耸耸肩,还有朝孩子们摇摇头。还有把梨和石榴递过去的动作。

师:还有谁写好的?

男4:金先生送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龇牙咧嘴,似是割下自己的心头肉一般痛苦万分地送出梨和石榴。

师:注意,他刻画了哪几个动作?有眯着眼睛、龇牙、咧嘴,还有什么?

男4:似是割下自己的心头肉一般痛苦万分地送出梨和石榴。

师:“割下自己的心头肉”,看来他是一副舍不得的样子,那么是真的舍不得吗?

男4:是假的舍不得。

师:哦,是假的,他在逗那些孩子们玩,是装的。那么既然如此,你在写的时候应该要表现出金先生的一种故意的心理。好,请坐。刚才三位同学通过不同的细节来展示了金岳霖先生童真童趣的一面,但汪先生为什么没有在这里用细节描写?谁能解释这个问题?(等了一会儿)一篇记叙文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细节描写?除了细节描写,我们还可以运用一般描写,甚至就是概括叙述,因为处处是描写是不可能的,描写应该有重点。好,那么关于细节描写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我们今天重点讲的就是细节之美。但是,上课开始时还有同学提出问题——金先生除了怪以外还有哪些特征,或者说他的有趣除了他的样子怪,还有什么地方有趣?这个问题谁来总结一下。注意,我们回答问题的标准要统一。样子有趣,就是外貌有趣,除了外貌,还有什么?

女14:语言有趣。

师:嗯,语言!你挑出一处来。

女14:第4段“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t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

师:嗯,这个地方以怪招治怪招,将了林国达一军,很有趣的语言。好,除了外貌有趣,语言有趣,还有哪里有趣?

男8:行为有趣。

师:金先生哪里有趣?现在我们知道了,外貌有趣,语言有趣,动作有趣。这就是金先生有趣的一面(板书:趣)。文章的最后还有两段,请同学朗读一下。(齐读)作者说要“好好写一写”金先生,你觉得汪先生怎么来从金先生表面的有趣,进一步写他性格的?除了用“有趣”这个词,还有一处能够概括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它在哪里?有没有找到?找到就念出来。

女11: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师:“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那么在这里我们又加一个词,“天真”(板书:真),还有什么?

众:热爱生活。

师:(板书:爱)这样我们对金先生形象的认识就很到位了。他是一个有趣的人,他有一肚子学问,他为人天真,他热爱生活,对不对?最后,文章还有一句话,“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这句话我们来体会一下,其他教授有什么特点啊?

男6:其他教授或许各有各的特点,但这并不是重点。这篇文章写的是金先生的有趣,但是我认为写金先生以及最后写联大的许多教授,更重要的是想让他们的形象以一种更鲜活的姿态,而非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字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作者想将教授们平易近人的形象刻画在世人们的记忆里的话,而不想让这些教授们成为“老呆板”。

师:嗯,其他教授也是这样的特点,大家能不能找出根据?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体现出来?

女15: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说明其他教授什么特点?也是有趣的。我们看一下注释,什么是西南联大?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的大学,被认为是大后方的“精神圣地”。西南联大是一个“精神圣地”,那么这群教授整体的形象出来了吧?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他们一肚子学问,他们为人天真,他们热爱生活,简化一下(指着板书)就是“趣”“真”“爱”。这就是这群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这批知识分子因为命运的安排被临时调到了西南联大,后来随着形势的好转,这些高校又陆陆续续地回到北方,这些教授也从云南走向北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你们知道这批教授有多厉害?有两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是杨振宁,一个是李政道。这些是精神圣地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独特精神的知识分子,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的。汪先生希望人们好好地写一写,我想这种文章写出来后我们要好好地读一读,领悟他们的精神形象,尤其是从细节处体味,慢慢读,欣赏啊!

猜你喜欢

王浩金岳霖跳蚤
我不是跳蚤侠
论金岳霖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理路
善的原意
斗跳蚤
跳蚤
喜龙号飞船
变脸的妈妈
为什么跳蚤能跳得很高
较真的金岳霖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erial Dispersion on Piston Dispersal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