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体育场馆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社会价值
2015-08-15薛琨
薛 琨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5)
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提出了到2025 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 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 亿的目标。《意见》不仅明确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给出了方法和措施,还列出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显示出国务院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改革的坚定决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健康意识逐步成为生活主流,体育消费愿望和消费需求逐渐增加。而中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体育产业中的软硬件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体育场馆作为终端体育消费的物质载体,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看到一方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场馆设施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却大量闲置。创新机制并利用市场方式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显得日益迫切。
一、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
早在2010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就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了详细的政策和措施。而今国家第一次从产业角度确认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健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体育锻炼消费需求逐步成为生活消费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日渐稳固。体育消费市场的崛起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应不断开发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拓展体育消费领域和挖掘市场潜力来充分满足人民体育消费需求。可预料在国家政策和市场发展双重动力的作用下,体育产业有着光明的前景,必将成为社会支柱产业。
二、综合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意义和问题
(一)综合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意义
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市场消费重要的终端物质载体,体育场馆的规模和利用率是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消费市场的终端载体,就不可能拥有强大的体育产业。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土地面积少,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紧缺是现实情况。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急需体育场馆资源的大量供给。科学地开发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资源成为体育市场开发和产业发展的捷径。
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体育消费单元,有着超出一般社会组织的体育消费能力。学生既是一个有一定能力的体育消费群体,也是未来体育消费的强大群体。因此,学校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首要关注点,体育产业的发展没有理由不以学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基础。
作为体育产业终端消费市场重要载体的学校体育场馆是学生从事体育锻炼行为的核心场所。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开发:一是可以盘活学校固定资产,发挥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二是可以缓解社会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可以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现实的市场支持,为产业实体培育未来的市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应当成为体育产业投资和产业运作的基础,并可为体育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发展动力。
(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
相对于社会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点多面广、规模宏大。特别是城市的高校和中小学多处于人口聚集区,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虽然在教学期间有较高的使用率,但在寒暑假、节假日、周末、早晨、晚间的使用率很低,或者根本闲置。一些学校对体育场馆管理进行了多种市场化探索,但终因市场规模不足,经营机制单一,最终是入不敷出。
(三)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产业开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学校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缺乏紧密联系,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开发屡遭失败,使学校对体育场馆资源的产业开发缺乏兴趣。
政府部门对学校体育场馆资产的公共属性认识不足,以及全民健身公益性投资的局限性(仅用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使政府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学校缺乏场馆开放的积极性。这使得公益性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体育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实力不足并缺乏战略眼光。体育产业发展忽视了学校场馆资源的现实和潜在市场价值,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投资、运作与开发缺乏信心。
三、体育产业发展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矛盾与分析
(一)体育产业发展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矛盾
一方面体育产业发展急需大量场馆资源,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大量闲置。在土地资源原本紧张和政府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政府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不得不筹措大量资金来建设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学校在体育场馆资源的维修、保养和运作方面存在资金问题,体育场馆成为学校支出的重要方面。这一矛盾使得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通过科学的机制梳理整合两者的关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矛盾分析
管理机制方面。学校体育场馆隶属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学校体育发展服务。目前,学校体育场馆并没有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的职能。体育产业隶属部门更为广泛,工商管理部门控制着体育物质生产企业,社会体育培训和各种赛事市场由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控制。体育产业管理部门无权操作和运营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两者处在互不相干的管理体系之中。
管理思想方面。一是各级学校对体育场馆资源的市场开发意识不强,对场馆资源控制过多,市场开发机制僵化。原因之一固然是为了确保学校学习环境的稳定,但却牺牲了场馆资源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学校的场馆资源经营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政府对学校场馆资源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协调和管理意识需要提高。应该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赋予必要的社会职能和产业职能。应将全民健身的公益性投资用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使用,同时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作为公益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社会和体育产业的开放,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学校在开放体育场馆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政府补贴。三是现阶段中国体育产业热衷于体育俱乐部、体育赞助、赛事广告、产品代言以及体育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推销,却漠视体育终极消费市场载体的开发,对于体育潜在消费群体的开发薄弱,对学校体育场馆的现实和未来价值认识不足。其实学校本身就是有实力的体育消费机构,学生也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体育消费群体。使学生成为未来稳固的体育消费群体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目前体育产业对学校体育场馆这个现实市场和未来潜在市场关注过低。
市场机制方面。体育产业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培育、市场开发、产业运作有很多缺限。政府、体育产业部门对于学校体育市场开发的商业机制不关注是问题的关键。学校是培养未来的体育人才和未来体育消费群体的基础环节与核心环节,对此环节的忽视将使体育产业失去发展的基础和未来。
四、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市场化运作困难的原因与创新思路
机制创新是发挥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优势的关键,它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应树立体育场馆资源开发的信心;政府应为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发挥社会效益提供基础性资金支持;体育产业实体应加强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关注和市场化运作,当然市场运作应避免以牺牲学生利益为前提。
(一)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市场化运作失败的原因
学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并不简单。许多学校对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进行了探索,目前尚无成功案例。对学生收费、出租场馆等方式问题很多,违反了相关政策法规,违背了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建设的初衷,更带不来真正意义的经济价值。其运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方对体育场馆和体育产品本质认识不足;对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化的运作团队;缺乏规模化市场运营和体育精神产品生产资源(如体育赛事资源等)。
(二)体育场馆和体育产品的市场本质
体育场馆是体育市场消费的重要载体,缺乏消费载体将遏制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体育产品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类。体育精神产品核心是体育赛事,同时包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健身等方面。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由其赛事水平、社会影响力决定。体育赛事资源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它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重要体育赛事由教育、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体育物质产品依托精神产品的生产,并随精神产品的生产而发展,是精神产品生产的有效补充。体育物质产品通过服务体育赛事和运动者本身实现商业价值,精神产品是物质产品价值体现的最佳平台。体育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最佳消费载体是体育场馆。
以当前基础赛事为例,赛事资源的计划、安排、管理、组织、监督、评价、赞助、广告、冠名、商标、授权等一般由政府负责,由政府部门牵头,统一组织抽调专业人士成立临时机构进行策划、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政府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公益性投资也由政府部门运作,公益性投资所产生的市场收益再回流政府财政。体育公益性投资一直在市场和政府财政之间循环,形不成良性发展的资金链。
基础赛事资源的运作方式产生了很多问题。每次活动招募专业人员组成临时执行机构,活动结束后机构解散,这与体育产业的长期性相矛盾,人才队伍的稳定和长期市场开发和培育成为问题。赛事结束后组织机构解散,对赛事的管理、经营、市场开发的总结、改善和提高没有意义。临时组织机构对赛事推广、市场开拓、广告宣传、体育培训、产品研发等体育产业的核心业务缺乏战略投资和长远规划。赛事收益归政府还是归临时组织呢?每次赛事的剩余物资、材料等如何处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部门不能从事经营活动,而政府对体育公益性投资在体育产业商业性投资运作的过程中可以带来商业利益,此利益归属政府或学校,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链从此中断。此行为也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形象造成影响。
(三)发挥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职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
理清政府职能、产业职能,改变体育赛事资源的管理思路,创新机制是化解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体育产业发展矛盾的关键。第一,转变政府社会体育管理的观念。区分政府职能、产业职能,树立以产业发展带动事业发展的宏观思路,摆脱政府在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多重角色的矛盾。第二,理顺体育投资流动顺序,促进体育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体育事业公益性投资和体育产业商业性投资进行区分。封堵体育事业投资效益和体育产业投资效益回流政府财政的渠道,使体育市场有足够的资本流动,确保体育产业资金链条良性循环。第三,创新政府管理机制。将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体育产业实体有机结合。以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为基地,以体育发展公益资金为基础,促进体育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推动青少年体质的提高,并且为竞技体育输送更多人才。
创新思路。一是鼓励社会组织组建、成立文化体育发展机构和企业,剥离政府竞赛、市场推广开发、体育培训职能,组建体育产业实体。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承接政府推动体育发展的具体事物性工作。二是政府制定年度群众体育活动项目、大中小学体育比赛计划、竞技体育竞赛计划。以政府购买方式将计划和项目向体育产业实体招标采购。政府可将体育发展公益性资金用于中标体育产业实体完成计划任务和市场运作。三是划分好政府与体育产业实体的职能。政府职能是制定规划、进行市场招标、实施监督和奖优罚劣,政府对计划实施全过程进行协调、监督、管理。体育产业实体的职能是按照政府计划完成群众体育活动项目,大中小学体育比赛计划,竞技体育竞赛计划的组织、服务、管理、运营,确保政府目标的实现,并在经营赛制的过程中,以精神产品市场为依托,吸引商业投资、广告赞助、开发体育产品,开拓体育消费市场,开发体育精神产品的市场价值。四是学校体育场馆资源通过体育产业实体对三大类(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活动进行市场化运营,接洽体育培训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整合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体育生产各个门类资源的整合。这样既盘活了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又推动体育产业的科学发展,同时还分担了政府的社会职能。
综上所述,通过机制创新发挥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优势,配合体育产业发展,完全有条件将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打造成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创新思路,重新构建学校体育与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将很快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新亮点。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3/24/content _1563447.htm.
[3]王立新.河南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选择[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1):101-104.
[4]梁建勋,张浩,李娜.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29-30.
[5]刘新光,刘新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现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78-81.
[6]王勇.中外高校校园体育经济的对比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2):173-174.
[7]王聃.我国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立法障碍及其完善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