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5-08-15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严霜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 严霜
英语课堂中拓展性阅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也是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教学。所谓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或者与事先预设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情况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具有即时、随机、意外等特性。它们不会凭空而至,但往往稍纵即逝”。因此生成性教学资源为拓展阅读教学提供了条件。但不是所有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都为拓展性阅读教学提供了“万事俱备”的情境,它应符合以下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方可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
1. 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
1.1 相关性原则
指拓展性阅读教学与目前的课堂教学有关,对教学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有助于当前的教学,当然更利于应试。
1.2 启发性原则
指拓展性阅读教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求知欲有启迪作用,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3 典型性原则
是指拓展性教学本质联系是否明显,涉及的学生是否普遍。本质联系越明显,涉及的学生越广泛,典型性就越好,这也就是指阅读的普遍性。
1.4 指向“最近发展区”原则
是指拓展性阅读教学应限定在“最近发展区”内,教师采用合适的阅读材料,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从以上四个原则来看,课堂阅读教学需要拓展,但不可以随便拓展,它必须指向有效教学,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让阅读成为真正的课堂形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预设为阅读课堂拓展教学提供了平台,有“节”才可以生“枝”。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关注预设,但又不拘泥于预设,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抓住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阅读拓展。
2. 有效预设的三个方面
2.1 预设课时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自身水平。课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纲”,纲举目张。预设目标就是使教学不偏离方向,为有目的阅读课堂拓展提供了方向,让阅读陶冶课堂、陶冶学生。
2.2 预设阅读课时教学环节
为了使预设的目标达成,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来解决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设阅读教学环节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有效的课堂拓展。比如,在进行高三英语阅读训练课上,选用《华盛顿邮报》上的一篇文章进行阅读训练,教师设计以下的练习:
According to US government regulations, what should officials do with government businesses?
A. They should plunge themselves into deep trouble.
B. They should make efforts to ensure transparency.
C. They should make an excuse that they are obey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s.
D. They should get or receive e-mails via a government e-mail address.
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效地阅读,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就是翻字典查生词,把阅读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查字典上。预设阅读课时教学环节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注意这篇文章的阅读环节,把背景介绍和通过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涵义等相关阅读技巧贯穿于阅读课时教学环节,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2.3 预设阅读课时教学方法
预设方法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针对阅读教学个案,预设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二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规律,预设可能要发生的阅读教学情境的处理方法。
为了充分有效地阅读教学拓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必要时可以改变事先的预设。充分地预设能激发课堂精彩的生成和精彩的拓展。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服从于有效的阅读教学。
除了有效的预设之外,阅读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无法预知的困惑或教学的精彩,面对生成的困惑和精彩,教师若在课堂中及时捕捉并善于解决和利用,就会迎刃而解或超越预设的精彩,有效的拓展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更好地处理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雷家端.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性学习[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2] 顾红英. 牛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拓展性问题的设计[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