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导学案有效运用
2015-08-15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张雪侠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 张雪侠
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接受和使用英语知识,针对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学习盲区和问题误区,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的预习引导案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强化和运用英语知识。在运用过程中,一方面,突出导学案的“全面性”,帮助学生能在整体认知感悟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问题,提前预习感知;另一方面,突出“发展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知的过程中更好了解自己,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
1. 围绕课程知识体系设计丰富背景导学案例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突出知识体系的引导,能使得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素材中找到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围绕学生的认知体系和课程学习内容,多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导学案例,更深受学生的喜爱。
突出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构成,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多给学生提供富有指导性的文化背景素材,能使得学生在主动阅读感知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问题。教师则可根据课程教学体系构成,围绕文化背景呈现、知识链接等方面来设计相应的学习素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根据这些目标主动阅读感知,帮助他们在实践认知体验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针对文本背景内容提示,主动圈出相关的信息要点,帮助他们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及时认知感悟,提高整体感知能力。
这些文化背景素材的融入,能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译林版(下同)八年级上册《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Giant pandas”的教学中,不妨根据学生对大熊猫感兴趣的特点,给他们设计“The character about giant pandas”,“The development of giant pandas”等相关的导学案例,帮助他们在相应的认知感悟的过程中主动融入课文阅读过程。同时,多给学生提供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就“What should we do for giant pandas?”找出相应的表达内容,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深化理解,不断丰富感知思维。
2. 围绕学生学习差异设计发展探究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除了应该体现多样化外,更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发现表达自身学习问题,便于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强化理解。差异化得导学案例运用能使得学生有更为深厚的理解体验。
在指导运用中,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体现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导学案例,要求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的学习问题,尝试运用群体的力量来主动交流,以此来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针对学生的学识能力水平,围绕导学案例有针对性地找出自己理解疑难点,鼓励他们根据导学案案例进行任务式的合作探究,让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更富有指导性和价值。
围绕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具有一定导向的学习案例,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富有动感。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A trip to Hong Kong”教学中,可建议学生根据各自对香港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鼓励他们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Hong Kong?”和“What do you find from the article?”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表达语句,以此来帮助他们调整阅读感知的思维策略。通过这样的深化合作探究来运用导学案例,更能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具有目标化和任务型。
3. 围绕英语素养多留白让学生有反思导学空间
让学生自己设计导学案,给他们足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感悟。英语留白能使得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学习思考范围内针对导学案例进行二次总结和升华,拓宽认知感悟。
运用留白的方式来重新设计导学案例,能使得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尝试探索运用。在指导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要求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来设计任务探究内容,让他们在自我主动思考加压的情况下能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思路;关注学生的英语整体综合运用技能,引导学生根据学案例的提示,注重自己设计相应的学习案例,鼓励他们集思广益,通过交流展览的形式来主动思考总结。以这样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灵活运用,不仅能使得他们对英语导学案例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感悟,还能够使得他们针对表达内容要求进行有效的化解难题,增强学习好奇心。
正如上所言,导学案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原则,能使得学生在更为积极主动地预习中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设计运用过程中,突出多样化、发展性和实践性,利于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不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1] 张晓杰. 反思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2011(09).
[2] 顾金平. 英语导学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