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例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2015-08-15徐娟
徐 娟
脑室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技术,是抢救颅内高压、脑室出血、梗阻性脑积水等严重疾患的重要方法,操作简单,作用迅速,效果明显[1]。脑室导管法是颅内压监测的常用方法,通过脑室外引流管,连接三通管,一侧进行引流,另一侧连接测压套件,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配合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本研究总结20 例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2 年11 月~2013 年2 月在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20 例,其中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平均年龄54 岁,平均住院天数37 天;颅内压监测导管平均留置时间9 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采用脑室外引流管连接压力传感器与心电监护仪的方式进行颅内压监测,压力传感器及其附件为史密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MX9505T型号,心电监护仪为飞利浦MP40 型号。20 例患者中,14 例出现颅内压骤然升高,采用降颅压治疗后12 例获有效控制,病情好转,2 例复查头颅CT 发现颅内复发血肿或对侧颅内血肿,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下降,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
2.护理
2.1 生命体征监护 在护理过程中要首先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护,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通常患者瞳孔、意识的变化早于生命体征变化,在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则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而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状呕吐同样提示颅内压增高。因此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时,应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 快速静脉滴注,也可与速尿联合用药,以快速降低颅内压[2]。对部分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性使用镇静药物使患者保持安静。
2.2 引流管护理
2.2.1 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是引流管护理工作的重点。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引流装置和操作处于无菌状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可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如有因患者翻身动作或躁动不安导致的引流管脱落,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切勿不作处理即将导管插回脑室内,避免颅内感染发生。
2.2.2 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引流管如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可能的原因及操作如下:①引流管被小血凝块或破碎的脑组织所堵塞。可在保证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不可高压注入生理盐水企图冲通,以免将管内堵塞物冲入脑室系统狭窄处,引起日后脑脊液循环梗阻;②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③引流管进入脑室过深过长,致使其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处理方法应在X 光片对照下,将引流管缓缓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后重新固定;④颅内压低于0.98~1.47kPa(12~15cmH2O),可将引流瓶放低,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如证实是由于颅内压过低导致无脑脊液流出,应仍然将引流瓶放置在正常高度。在上述处理后,如仍无脑脊液流出,必要时更换引流管[3]。
2.2.3 引流管位置:引流管应固定于患者头皮,使其最高点距侧脑室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引流管摆放位置及高度的不同应参考患者自身条件及病情需要,避免因位置太低而导致颅内压过低,位置过高而导致引流不畅。当患者体位发生变更时,应随时调节引流管摆放高度及位置,以免骤降引流管导致脑脊液引流过快,引起低颅压综合征。
2.2.4 引流袋护理:引流袋要及时定期更换,固定要牢靠,避免随意滑落。更换引流袋时,首先要关闭引流管,以免引流液逆流导致颅内感染发生。在更换结束后,及时打开引流管,避免颅内高压的出现。
2.2.5 引流速度:引流速度不易过快,控制每日引流量150~350ml 为宜,不可超过500ml。避免由于扩大的脑室中大量脑脊液骤然引流出导致塌陷发生,引起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
2.2.6 其他护理:搬动患者时,应先夹闭引流管;向脑室给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应夹管2~3 小时再重新开放引流。
2.3 引流液的观察 注意引流液的量、质、颜色,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如引流液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可能提示脑室出血;如引流液浑浊有絮状物,提示脑室内感染,应及时留取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
2.4 拔管 常规引流时间为3~7 天[4],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置管时间。拔管前应夹闭引流管24 小时,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颅内压增高表现时,即可考虑拔管。拔管时,应先夹紧引流管,避免管内引流液倒流;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是否整洁、干燥。
2.5 颅内压监测
2.5.1 监测方法:①材料:包括监护仪(具备有创模块接口)、压力传感器、有创导线、生理盐水、三通管等。②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时,固定压力传感器与外耳道保持水平;患者取侧卧位时,压力传感器与矢状线水平,引流管连接一只三通管,侧通道接引流袋,直通道接压力传感器套件,扣于模式压力传感器接监护仪,连接紧密即可持续监测颅内压。③调零:压力传感器放至正确位置并固定,将测压套件上患者一端的三通关闭,打开肝素帽使传感器与大气相通,在监护仪上选择“归零”功能,归零后再将测压套件上大气一端的三通关闭,即可监测归零后重测读数。
2.5.2 波形:①正常波:较平直的、低波幅、稳定的曲线波,是受脉搏及呼吸的影响形成的压力波组成。②A 波:突然急剧升高的波,范围50~100mmHg,持续5~20 分钟后突然下降,可能与脑血管突然扩张,导致脑血容量急剧增加有关。③B 波:每分钟急剧上升到20mmHg,但目前没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2.5.3 观察与处理:正常情况下颅内压不应高于25mmHg,如颅内压持续增高10~15 分钟则需要处理,颅内压轻度增高时,可给与20%甘露醇250ml 静脉滴注,2 次/天。颅内压中度增高时,20%甘露醇250ml 与速尿40mg 交替使用,每6 小时1 次。颅内压重度增高时,20%甘露醇250ml 与速尿40mg 交替使用,每4~6 小时1 次。如术后颅内压持续>40mmHg,或颅内压降低后又再次上升,应考虑有颅内再出血可能,需及时复查CT,尽早手术[5]。
3.讨论
脑室外引流术是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脑积水的常用急救手段。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在颅内压测压套件上不可使用加压袋,更不可冲洗引流管。本研究中20 例患者在排除卧位因素及脱水剂的干扰后,关闭引流、单纯测压,观察30 分钟,发现颅内压有不同程度升高,所以监测颅内压时为保证其读数的参考价值,应在开放引流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此外在监测颅内压的同时,也要注意血压监测,血压应维持在140~150/90~100mmHg,不宜低于平时的基础血压水平。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应及时寻找可能存在的诱因,及时排除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继续出血的风险[6]。
1 程成,潘建华,陈臻,等.脑室外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65.
2 罗焕球,李小芳.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59-60.
3 李曼琼.外科护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64.
4 何碧霞.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护理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101-102.
5 赵晓辉,陈海花,赵毅.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流程[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73-174.
6 黄凤珠.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