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蹄叶炎

2015-08-15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蹄叶炎前肢后肢

张 慧

(青海省湟源县东峡乡畜牧兽医站,812100)

蹄叶炎是体壁真皮的弥漫性无菌性炎症。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在中兽医中相当于所称的五攒疼,慢性的相当于中兽医中所称的蹄夹疼。常见于奶牛长途运输或长期舍饲奶牛。常两蹄同时发病,也可见四蹄同时发病者,也偶有单蹄发病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本病常以突然发病,蹄部剧烈疼痛为特征。中兽医学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的不同主要分为:“料伤五攒疼”和“走伤五攒疼”。如治疗不及时,往往转为慢性,甚至招致蹄骨转位和蹄匣变形,中兽医称之为败血凝蹄。笔者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本病例71例,治愈63例,皆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为90%。在此做一总结性报道,以供参考。

1 病因病机

1.1 料伤型:因精料过多,或偷吃大量精料,或饲料骤变,牛采食过多,缺乏运动,或长期休闲,喂养太盛引起消化障碍导致发病,中兽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饲喂太甚加之运动不足致使脾气结于胸中,淤血凝于蹄而致发病,或因肠黄或结症所继发,谷气料毒凝于脾胃,脾失化运,侵于经络,凝于蹄头而作疼。

1.2 走伤型:中兽医认为走伤型蹄叶炎的发生多因劳役过重,奔走过急,役后失于牵遛,淤血滞气凝结于胸膈。侵于四肢及蹄头,滞而不散,而发疼痛。

2 症状

两前蹄患病时,患畜为缓解疼痛,两前肢伸向前方,以蹄踵着地,蹄尖翘起,同时头颈高抬,弓腰,后躯下沉,两后肢前伸于腹下。如强迫运动时,两前肢运步急速短促,呈现明显的紧张步样,两后肢提升慢而高,步样拙劣。

两后肢发病时,患畜头颈低下,两前肢尽量后踏,两后肢伸向前方,以蹄踵负重,蹄尖翘起,同时弓腰,后驱下沉,腹部紧缩。强迫运动时,两后肢运步短促,步样紧张,两前肢提升缓慢,步样拙劣。

四肢同时发病时,病畜仅能短时站立,有时四肢频频交换负重,有时四肢同时向前伸出,尽量以蹄踵负重,体躯向后倾斜,终因不能久站而卧倒。卧地时,常做多次试卧才能卧下。病情严重时,多长期卧地不能站立。患蹄蹄温增高,钳压或用器械敲打蹄壁时,有明显的疼痛反应。

3 诊断

3.1 料伤型 两前蹄或四蹄同时发病,除四肢跛行外,尚有明显的消化紊乱,拉稀,泄粪中含有气泡且酸臭,个别病例有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等全身症状,疼痛剧烈者则全身颤抖,出汗等。

3.2 走伤型 多为两前肢同时发病,偶见两后肢发病。站立及行走时表现为蹄部疼痛的特异症状,有长时间行走或久立于坚硬地面的前提,一般无消化紊乱,全身变化不明显,病蹄蹄温略高,检蹄钳压敏感。

4 治疗

4.1 西药治疗 可静脉注射10%的氯化钙溶液100-150ml或 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250ml,同时静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10-20ml。用1%的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15ml,加入青霉素80万IU行指(趾)内外侧神经封闭,隔日一次,连用3-4次。对因料伤发病者,可内服少量的碳酸氢钠或人工盐,为提高血液的缓冲性,可静脉注射5%的碳酸氢钠溶液2000-3000m l。

4.2 中药治疗 走伤型治以清热理气、行郁止疼,方药用茵陈散加减:茵陈、当归、川芎、红花、青皮、陈皮、桔梗、柴胡、乳香、没药,研末灌服。

料伤型治以消食理气,行瘀止疼,方药以红花散加减:红花、乳香、没药、元胡、桔梗、枳壳、陈皮、黄药子、白药子、麦芽、神曲、山楂、甘草,研末灌服,每日一剂,连用3剂。

猜你喜欢

蹄叶炎前肢后肢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牛蹄叶炎的病因分析
奶牛蹄叶炎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难产助产技术
引起牛跛行的蹄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奶牛的常见蹄病及防治措施
树懒
霸王龙的前肢为何这么短小?
霸王龙有了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