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5-08-15孔新利
孔新利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局,744315)
母猪繁殖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后备母猪不发情、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延长或不发情、母猪屡配不孕、早期胚胎死亡、流产、弱胎、木乃伊或死胎等。病因多而复杂,可分为传染性因素(感染病原体) 和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在传染性因素中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当前主要由病毒引起。非传染性因素中,既有母猪遗传性疾病或母猪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疾病或营养、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生产技术等,都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该类疾病已成为大中型猪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笔者经历4年在临床实践中对18家规模化猪场800余头繁殖障碍母猪进行了参与诊断,现就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1 病因
1.1 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因素:主要有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猪瘟等。
1.1.1 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新生仔猪感染后表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产死胎;导致种猪不育。
1.1.2 猪细小病毒感染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猪只感染后均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均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及不孕等。个别母猪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及后躯运动不灵。
1.1.3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母猪表现消瘦、厌食、体温稍有升高,双耳、腹部、乳房发紫,流产、早产、产死胎及弱仔。开始发病时以弱仔多为特征,时间长了即出现木乃伊胎及死胎多的现象。母猪产后无乳,仔猪死亡率最高时可达100%。少数猪表现耳尖、鼻尖和四肢末端、尾尖、乳头部、会阴部呈蓝紫色,此种现象呈一过性。
1.1.4 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乙脑”,由蚊虫叮咬传播,有明显的季节性(7—10月份)。初产母猪多发,除怀孕母猪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睾丸肿大。死亡的胎儿大小形态各异,个别也有正常的活仔混合存在。最大特点是死亡胎儿脑组织液化,脑腔有积水,俗称“空脑”。
1.1.5 猪瘟:多呈温和型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现在母猪妊娠中、后期,应用4~6头份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时,会导致妊娠母猪体温升高;部分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而且产出仔猪在肾、膀胱、淋巴结、喉头有出血点。据临床发现有的猪场母猪繁殖障碍与猪瘟弱毒疫苗注射有关,因此,应引起重视。
1.2 非传染性繁殖障碍性因素
1.2.1 遗传:常见的是生殖器官畸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或形成盲端,缺乏子宫角、实体子宫、子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
1.2.2 营养:对母猪需按照不同生产阶段给予相应饲料,营养缺乏或过剩均可引起母猪繁殖性能下降。高能量日粮使母猪过肥,特别是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在输卵管、子宫角及卵巢中沉积脂肪,卵泡细胞变性,致肥胖性不育。如果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过于不足,可使母猪生殖机能受到抑制和破坏,初情期延迟,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或形成卵泡囊肿。饲料中氨基酸不平衡,必需氨基酸不足,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均可影响母猪繁殖能力。
1.2.3 环境热应激:热应激使母猪垂体—性腺系统抑制,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哺乳母猪与公猪受影响最大,可引起母猪发情不规律,影响公猪精液品质,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流产或产仔数减少。猪舍空气污浊,含有较多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均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1.2.4 霉菌毒素:玉米是养猪业应用最广泛的饲料,易受霉菌污染,其霉菌毒素的污染比传染性因素更具普遍性。其致病的微量性、中毒的复合性(多种霉菌同时存在)、对实质脏器的泛嗜性、毒力的蓄积性、免疫抑制性以及致病的隐蔽性,使其成为比传染因素更具危害性的母猪繁殖障碍因素。据测赤霉菌毒素的污染占霉菌污染的70%以上,可致后备母猪或小商品母猪的阴唇红肿。其毒素F一2可使阴道阴唇黏膜充血肿胀出现假发情:可使阴道宫颈黏膜角质化,诱发感染,后备母猪从阴门流出白色石灰样恶露;可使子宫黏膜角质化,使受精卵着床失败,返情或空怀增多;当日粮中F 2的浓度过高时可以引发死胎、流产;可引发卵巢炎,最终卵巢萎缩,后备母猪始终不发情而淘汰;引起直肠及周围组织水肿,造成群发性脱肛。对经产猪而言,F 2导致受孕率下降,屡配不孕母猪增多.死胎增多,产仔数减少。还可使青年公猪性欲下降,睾丸变小,精液品质下降。
1.2.5 限位小环境:限位栏的应用已经严重影响了母猪群的体质,由此引发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及成为猪场储毒库的事实均是提高生产水平的巨大阻力。
1.2.6 母猪群年龄结构:连续生产的猪场要获得良好的繁殖成绩,母猪群合理的年龄结构很重要。l~6胎的比例依次为20%、18%、17%、16%、14%、10%,7胎以上大于4%,,若5胎以上母猪大于30%,特别是7胎以上母猪占15%~20%则弱仔增多。若头胎母猪比例过大则窝分散率上升,产后发情推迟或不发情增多。
1.2.7 公猪因素:各种原因(传染病、热应激、缺乏运动等)引起的精液品质不良;公猪传染性的疾病,如衣原体病、布氏杆菌病、PR,PRRS、JE等。
1.2.8 发情鉴定与配种操作失误:通常例行的查情,极易漏掉部分发情的母猪,错过最佳配种时间;配种操作不规范,输精管被污染等。
1.2.9 母猪自身原因性腺机能减退或衰退,组织萎缩硬化以及卵巢囊肿,母猪子宫内膜炎等。
2 防治措施
非传染性的因素应该切实排除,加强母猪和种公猪饲养管理。根据不同时期调配饲料营养,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杜绝传染源污染猪场的环境,以及落实猪场卫生防疫措施。
2.1 传染性因素的防治措施
2.1.1 严格的隔离和消毒:猪场须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彻底隔离,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饲养员不得相互串舍,各栋猪舍的工具不得串舍使用。在猪场正门、生产区大门的出入口均要设立消毒设备。
2.1.2 加强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度:加强预防性卫生措施,改善猪场环境,彻底消毒,限制人、猪的流动。加强环境卫生的清理,保持猪舍的通风和清洁,设立防蚊网,尽量减少蚊蝇的孳生,定期进行消毒。严格检疫,隔离观察,杜绝引进患猪和带毒猪;定期检测,及时淘汰带毒母猪。
2.1.3 防疫制度免疫程序要合理:根据疫病发生情况及本地实际,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定期做抗体监测,及时补针。对后备母猪免疫细小病毒病疫苗,在计划配种前30d注射细小病毒病灭活苗,半个月后再加强免疫1次。免疫猪乙型脑炎疫苗时,可选用猪乙型脑炎油乳剂灭活疫苗,于配种前或每年蚊虫大量出现前1个月接种,青年公、母猪注射2次,每次间隔15d,母猪及成年公猪每年注射1次。对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免疫,经产母猪在产前25—30d注射基因缺失苗,育肥猪或断乳猪也应在24月龄时用活苗或灭活苗免疫。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定期注射疫苗,后备母猪于配种前2~3周肌肉注射疫苗2mL/头;3~4周龄仔猪肌肉注射1mL头。后备母猪在配种前注射猪瘟弱毒疫苗8头份;经产母猪在产后20d左右注射猪瘟弱毒疫苗10~15头份。
2.1.4 药物防治:由于该类疫病目前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故疫苗免疫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尚未感染的猪群应紧急免疫相关疫苗。在治疗期间,要补充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同时做好消毒工作,阻断疾病的传播。
2.2 非传染性因素的防治措施
2.2.1 淘汰患有遗传疾病的种猪:猪场患有遗传性疾病的种猪,应该淘汰。近亲繁殖后代生活力减弱,产生畸形、死胎,大多母猪也呈隐性遗传,故在选配时,应控制近交系数。
2.2.2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适度加强母猪营养增强母猪体质,妊娠母猪可采用适度营养,必要时采取限制饲养,而哺乳母猪尽量提高饲料的能量。如果日粮能量水平低,就会影响仔猪初生重和断乳后延迟发情。对断奶后的母猪采用公猪刺激发情,将断奶母猪和已配种母猪隔开饲养,严格控制霉变玉米、限位栏、母猪年龄结构带来的影响。
2.2.3 改善内外环境条件:夏季需要勤添饮水,加强通风,冲洗猪栏,促进猪体散热,避免舍内温度过高;在低温情况下,防止冷应激。
3 小结
3.1 加强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不仅能提高猪的生产力,而且有利于防止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3.2 建立科学合理、规范化的免疫程序:使用质量过关的疫苗,把接种工作做扎实。而且要注意细节及操作规程。对于后备母猪一定要在配种前做好以上四种疫苗的注射。
3.3 正确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繁殖障碍病的关键:当前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是多因素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普遍存在,很难找到单一病原,因此,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最后确诊。对无治疗价值的病残猪,应及时淘汰。
3.4 严把引种关:要从正规的种猪场引种,避免引进带毒阳性种猪。引进种猪后,应严格隔离饲养30—45d后方可与本场猪混养。
3.5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兽医卫生:定期消毒、定期驱虫,灭鼠、灭蚊蝇、不养犬猫,对于流产的胎儿和胎衣要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进行彻底消毒。
[1]倪代元;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1年06期
[2]黎丽;鄂禄祥;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杨利国.动物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
[4]苏玉虹,李立山.养猪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