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方法述评

2015-08-15卢安文教授吴晶莹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065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竞争动态战略

■ 卢安文 教授 吴晶莹 陈 华(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65)

引言

动态竞争是指在集中度较高的一定市场领域内,处于类似地位的少数几个企业,为了争夺一定的市场地位而产生的具有较强对抗性和针对性的竞争行为,并且竞争行为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竞争对手对这个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反应。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动态竞争发展的新动态,分析了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就研究动态竞争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评述。

动态竞争的研究现状

(一)多点竞争

多点竞争是指企业在多个市场间的竞争互动,是企业动态竞争的重要形式。多点竞争理论起源于产业组织经济学,主要涉及企业间横跨多个市场的竞争研究,概念来自于Edwars(1955)提出的多市场接触。多点竞争关键的概念包括战略群,相互克制以及产品线的对抗等等。虽然这三方面的问题涉及不同的机制,但核心问题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企业间战略性的共谋有利于降低竞争强度,企业也乐于分享相似的市场,因为他们都清楚,激烈的竞争会损害彼此的利益(谢洪明等,2003)。

“相互忍让”理论是分析多点竞争战略的理论基础,其英文名称是“Mutual forbearance”。也有人将其翻译为“相互协作”和“共谋”。当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在重叠的多个市场进行竞争时,他不但会在对手攻击的其中一个市场进行报复,而且可能会在对手的其他相关联市场进行反击(陶雪,2013;Chen,Ming-Jer,2007)。

国外学者对多点竞争的研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以某一行业(尤其是寡头竞争的行业,如银行业、航空业)的竞争情况为背景,搜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多点竞争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Chen,Ming-Jer,2007)。国内学者方石和任佩瑜(2010)阐述了多点竞争的主要竞争战略是采取相互克制降低竞争强度,并分析了多点竞争对公司绩效和市场竞争产生影响,以及影响多点竞争的五个主要因素。唐贵瑶等(2013)认为多点竞争与企业产品创新正向相关。

研究多点竞争的文献大都认为,企业间多市场关联程度越高,企业间的攻击和反击越可能“相互克制”,从而降低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产生较稳定并且可预期的竞争行为。如Baum&Korn(1990)研究发现,企业间多市场关联程度越高,企业越有可能相互妥协,从而降低企业间相互竞争的强度,这要求企业总部有效协调各分支机构,其管理模式具有整体协调性。

(二)超级竞争

随着市场环境的动荡波及到更多的产业,竞争变成了超级竞争。在超级竞争环境下,迫于各种破坏性竞争的压力,企业必将积极推进战略变革(李运河,2012)。超级竞争,也被称为加速竞争,要求参与者在一系列快速展开的竞争中迅速做出反应,以使自己得以生存。超级竞争不同于一般的竞争,设置进入壁垒或是使用特殊竞争策略会在对手快速的反应行动面前迅速被瓦解(赵永刚,2006)。

1994年,理查德·达韦尼在《超级竞争:战略行为的动态管理》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超级竞争”的概念,突出强调了产业中竞争的动机性、速度和创新,为企业间竞争行为的动态研究开了先河。在超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者变化的频繁程度、激进程度和侵略性都在提高,形成了不断的不平衡和变化的竞争情况。超级竞争的基本特征是永恒存在和日益增强的高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企业必须同时持续关注竞争力与成长安全问题(闻学,2007)。在超级竞争的环境下,企业不是在稳定市场后再采取行动,而是先发制人,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反应(李文静等,2010)。超级竞争的研究多集中于制造业,如Cimeno&Woo(1996)通过对1984-1988年美国航空业市场的定量研究,得出多数激烈的对抗发生在跨市场联络的同类企业中,并指出超级竞争有可能周期性发生。Bogner&Barr(2000)研究了周期性超级竞争认知方面的问题。肖海林等(2006)的研究表明超级竞争条件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整体管理不是单一的创新型管理,或单一的效率型管理(也可叫执行型管理),或单一的风险规避型管理,而是三者协同共进的三维管理。

(三)竞争互动

竞争互动被定义为产业内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进攻和反应活动来相互竞争的一个动态的过程(Chen M,1988;Porter M,1980)。企业的竞争互动是动态竞争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范海洲等,2010)。

郭磊(2011)应用竞争互动理论,考察了养老保险公司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及其互动规律,并提出相关建议。范海洲等(2010)研究发现企业竞争的动态演化过程与企业的竞争力、固有增长率、初值大小以及市场容量等有着密切联系。马东俊(2012)通过研究竞争互动对企业间开展竞争互动的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企业多层级应对对手的冲击,在不同层级中寻求发展机会,在行动中灵活机动地配置实现快速的响应等方面提出了分析框架。张庆垒等(2014)通过对286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互动竞争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作者发现行业的互动竞争会促使企业不断地去模仿和学习,借以弥补自身技术多元化的缺陷,提高企业绩效,行业竞争互动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田志龙和邓新明等(2007)从市场与非市场的角度全面探讨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互动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以市场为核心的竞争互动研究拓展到了非市场领域。邓新明(2010)认为竞争回应的预测是竞争互动理论的核心,并从市场行为与非市场行为的角度全面探讨了竞争回应的预测问题。

动态竞争分析思路与方法

(一)理论分析

叶光宇、黎莹等(2014)以动态竞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认定域以及与其相匹配的横向整合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夏文锦(2009)在CAS理论的基础上,融合竞争战略管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战略资源基础理论等,对企业动态竞争战略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皮圣雷(2014)探讨了学术界研究动态竞争理论的视角与路径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动态竞争理论研究的研究视角、研究框架及分析路径。韩炜(2007)回顾了动态竞争理论、方法和结论,揭示出各竞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动态竞争研究存在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谢洪明、蓝海林等(2003)评述了动态竞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将来的研究方向。孙睿等(2007)研究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网络运营商竞争战略分析的理论框架。

(二)理论模型分析—基于博弈论

Berrseim和Whni-sotn(1990)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提出企业间可能由于存在多点竞争而在竞争市场上相互妥协的命题。任方军(2010)运用古诺博弈研究了企业间研发投入的动态竞争过程。王刚(2007)在全面总结动态竞争环境的具体特征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传统的应用静态的完全信息的博弈理论来分析企业竞争的方式,主要从对抗性的产量决策、企业创新策略、企业定价的信号干扰、多点竞争四个方面来建立博弈模型,对企业间的动态竞争进行博弈分析。王立成(2010)利用进化博弈模型阐述了电信企业合作竞争的长期进化趋势,并分析电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市场博弈。刘小平等(2011)等建立了关于企业市场行为与非市场行为组合策略的博弈模型,并研究了在市场规模、产品差异化、价格等因素变化时,企业动态竞争均衡状态的变化趋势和最优组合策略。赵永刚(2006)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一般情况下和超级竞争市场中投资策略的演化稳定性。李运河(2012)在分析企业战略变革路径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企业战略变革的演化模型,得出模仿者动态下的 3个均衡解。余冬平(2007)运用期权博弈方法,研究了成本不对称双头垄断企业战略投资决策问题。

(三)实证模型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和回归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指被研究样本的基本元素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并且样本信息来源于企业外部的公共信息,通过分析特定的字词、字意、句子、主题、段落或者全文获得研究所需的数据,并探索各行为之间的规律。

Chevalier(1995)以超市行业为例,检验了企业的杠杆并购决策对其自身和竞争对手在产品市场上的价格决策的影响,以及对整个行业中企业的进入、退出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邓新明(2010)通过对不同特征竞争回应行为进行回归分析,试图发现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互动过程中,不同特征的进攻行为对竞争对手具体类型回应行为的解释力,从而为企业竞争回应行为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张庆垒(2014)等运用回归分析,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分析了行业竞争互动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谢洪明等(2003)和田志龙等(2007)通过对中国彩电企业的研究证实了企业的进攻行为与回应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结论

结合国内外文献梳理可以发现:首先,动态竞争理论在学术界被分为三个方面。其中,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超级竞争已然成为现实世界中企业间竞争的常态。而多点竞争理论的相关测量方法还仅仅着眼于市场层面或行业层面,对企业自身的竞争状态或动作的测量并不多。从竞争互动理论开始,由于研究视角转换成了一对多的竞争关系,学者就更为关注企业争行为与策略的个体特征(皮圣雷,2014)。所以,竞争互动理论更适合于分析行业的竞争状态;其次,虽然博弈方法在动态竞争战略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对于预测竞争对手和提高竞争行动的收获的作用有具体而实质的作用。但是采用博弈方法对动态竞争进行研究,只有在假定竞争者非常理性以及竞争双方信息对称的条件下才可能的(谢洪明等,2003)。所以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更有助于得到真实可靠的分析结果。

1.方石,任佩瑜.动态竞争视角的多点竞争理论研究[J].软科学,2010(24)

2.唐贵瑶,陈志军,李鹏程.儒家文化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探讨:基于多点竞争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3.李运河.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战略变革路径分析[J].求索,2012(4)

4.李文静,王慧.超级竞争行业组织变革的挑战:文献综述[J].管理世界,2010(12)

5.范海洲,马鸿梅.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企业竞争互动分析[J].工业工程,2010,13(3)

6.郭磊.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养老保险公司竞争互动研究[J].保险研究,2011(10)

7.马东俊.基于竞争互动过程的战略行动层级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3)

8.张庆垒,刘春林,施建军.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行业竞争互动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9)

9.邓新明.企业竞争行为的回应预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2)

10.皮圣雷.动态竞争理论研究视角与路径演进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36(9)

11.任方军.基于古诺博弈的双寡头研发投入动态竞争模型及其均衡[J].科技管理研究,2010(9)

12.王立成.基于进化博弈的电信业市场行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20)

13.刘小平,李林杰,李忆.企业市场行为与非市场行为对收益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6(5)

猜你喜欢

竞争动态战略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国内动态
战略
战略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