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植保工程项目建设现状与展望

2015-08-15李亚红

云南农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植保工程项目病虫害

李亚红,涂 毅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云南 昆明 650034)

1 植保工程投资建设现状

植保工程是关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民心工程,自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建设了以田间观测场、应急药械库、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等为主要内容的植保一期和二期工程项目。一期工程项目主要由州一级植保植检站承担建设任务的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站和试验站,我省主要在玉溪市、文山州等13个州(市)植保植检站建设,投资规模在20万元左右,建设内容以业务用房为主;从2003年起,国家开始投资建设植保二期工程项目,即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省级的农业有害生物分中心建设项目,主要由县级植保植检站承担建设,投资重点放在边境县、口岸县、粮食和优势作物特色县,投资规模在350万元左右,中央和地方按1:0.1配套投资,至2011年中央共投资1.12亿元在我省的33个县植保植检站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2012年和2013年国家又投资建设了57个以病虫监测和应急防控为主要建设内容的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项目,每个项目中央投资72万元,地方配套18万元。

目前植保一期工程项目已经全部通过验收,植保二期工程项目中已有12个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57个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项目已经有4个完成建设内容,并开展了自验。

2 取得的成效

我省植保工程项目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防灾减灾作用,改善了植保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植保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防控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实施行政执法,开展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减少农药用量、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农药残留对土壤和农产品污染,搞好有害生物阻截带建设,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2.1 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到2013年底,全省有13个州(市)90个县植保植检站被纳入国家植保工程,占全省植保植检站总数的67.8%。全省新增综合业务用房6.2万m2;建成农作物病虫害观测场33个,每个占地1~1.33 hm2;新增机动喷雾器1.25万台;新增网络设备33台套、电视预报设备33台套;新增植物检疫、农药检验检测设备2320套。其中包括国家级大理州小麦条锈病试验站1个,国家级云南省植物检疫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州市级植物检疫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云南省农药残留与质量检测中心1个。

2.2 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高

在植保工程项目建设中,配备的虫情测报灯、检验监测诊断室、电视预报设备等使病虫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报送系统不断完善。病虫监控信息传递时效提前3~5d,系统监测预报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由“十五”期间的15种增加到目前的26种,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75%和95%以上;元谋、富宁等6个县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预报防治手机短信服务,累计服务农民达13.5万人次。全省16个州(市)的63个县基本具备了独立制作病虫电视预报节目的能力,每年播出植保电视节目120期余。项目建设后承担全省和全国病虫害监测任务能力显著上升,监测范围和频度增加,服务农民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下乡次数、指导农民的次数有所增加,技术指导的方式逐渐扩展到手机短信和广播服务。

2.3 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呈现粘虫点片暴发、稻飞虱重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局部成灾、玉米叶斑病持续严重为害等特点,据统计年发生面积达800万hm2次,严重威胁我省粮食生产安全。植保工程项目建设配备了应急防控机动喷雾器、药械运输车等设备,使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明显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发展迅速,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初步形成。近5年,我省稻飞虱、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控制面积达333.33万hm2次,比前5年提高了50%以上,稻飞虱、小麦条锈病菌源地危害损失率由过去的20%~30%降低到5%以内,较好地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2.4 培训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植保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田间观测场建设推动和促进了全省病虫害监测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标准化病虫害观测场、标本室、培训室等的建设对农民培训和防控起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展示作用。农民病虫诊断水平、防控技术、用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全省的绿色防控面积得到全面迅速推进,防控面积显著增加,2013年全省绿色防控面积在126.67 hm2,较“十五”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农药用量降低了10%以上,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3 存在问题

3.1 投资力度不够

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相连,是阻截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迁入我国的第一道防线,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强力推进,我省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日趋频繁,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大大增加。然而,目前我省还有3个州(市)植保植检站未列入植保工程项目的建设;25个边境县还有3个县未列入植保工程,21个县仅参与建设应急药械库项目;17个产粮大县还有11个未投资建设,而这些产粮大县产粮任务重,病虫害发生频繁,对全省增粮计划有着重大影响。此外,云南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加上物种丰富多样、结构复杂,乡级、村级植保员在病虫监测和防控中作用重大,应加大植保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力争植保工程覆盖到乡村一级。

3.2 建设进度缓慢

植保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涉及的审批部门多,手续复杂,导致大多数建设项目工期长、进度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建设地点发生变更,土地审批缓慢,如元谋县、会泽县土建完成但有关土地审批手续办理迟迟未落实;二是建设用地批复时间晚,按照建设用地审批权限,中央投资项目需国土资源部审批,导致审批时间较长,对项目按时完成有较大影响;三是地方配套资金到位较慢,造成项目资金缺口严重,对项目后期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3 土建部分超预算

由于我省大多数植保工程建设项目地处山区,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土建部分超预算的情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预算批复到实际实施的时间跨度大,物价和工价上涨较快,导致招标业务用房总价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批复价相差较大;二是一些边疆民族地方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建设地点地处郊区,导致在建设中工程质量要求高,水电、通讯等建设成本普遍上升。

3.4 部分仪器闲置

按照项目建设所需要购买的部分仪器,就目前现实来说推广运用有一定困难。许多建设完成的项目存在仪器空置、不会使用等问题,如病虫害测报编播软件十多万元购买以后,基本没有能力使用,出现了长期闲置的现象。

4 对策建议

4.1 争取各级政府再投资

目前我省还有39个县未列入国家植保工程建设项目,这些县主要是我省加快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中的产粮后备县,这些县建设意义重大,要积极争取列入国家下一批投资建设范畴,力争实现全覆盖。此外,我省还有曲靖市、临沧市、昆明市3个地州植保植检站在中央投资州一级建设时未列入建设,也需争取给予投资建设。另外,在57个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项目中,由于建设田间监测点的数量偏少,我省立体气候和作物多样性复杂,为把握准确的病虫发生情况,原则上就要求建立更多的监测点。此外,由于投资建设州一级的项目时间过长,而我省的病虫害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工具等均在发生变化,需要补充投资建设。

4.2 加大项目建设和验收的指导力度

对于拟批准建设的植保工程项目,要及时对承担单位给予指导和培训,确保按要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准备好相关验收资料。

一是项目前期产生的资料。如项目立项可研报告、项目批准文件、初设批复文件、施工图及概算,有关领导讲话、会议决议、会议记录等,征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或租用土地的合同协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规划、消防、环保、劳动等部门审核意见的文件,仪器设备采购合同及招投标文件,招投标包括代理单位名称、代理单位资质、招投标方式、邀请投标批准部门、中标单位名称及资质、合同额度。

二是执行阶段产生的资料。要求工程建设手续资料完善,工程项目各方签字盖章,委托评标报告;变更手续完整、单项变更和变更备忘;工程建材、仪器设备质量、试验记录,设备安装施工记录,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及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施工日志。

三是竣工阶段产生的资料。竣工图、施工单位报送甲方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初验报告,初验会议文件、会议决定,竣工决算,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工程建设总结和工作报告。

四是要有较完整的审计报告。资金的专款专用、专账专户,国有资产保质,配套资金进入本项目才能支付,项目各项支付依据和手续,超过10%以上是否进行变更请示,做账要按资金来源分中央、省、地方分三级作账,明细科目,科目规范化,复印件等资料。

4.3 促进项目功能发挥

项目功能发挥是项目建设的目的所在,植保工程项目建设将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保障措施。在项目的功能发挥方面要紧紧围绕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展开。建设后的县,植保基础设施条件会有明显改善,要加大技术人员检验、检测和信息网络等技术培训,人员编制少、年龄结构偏大的项目建设县要积极争取增加人员数量。目前仅有少部分县有财政预算,大部分县处于“临时要”的状况,各地要争取运转经费以保证区域站正常运转,力争植保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地要积极探索与当前已转变的农业经营主体,如与专业化防治组织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植保工程项目功能的发挥。

猜你喜欢

植保工程项目病虫害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