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通海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
2015-08-15方成刚
周 艳,方成刚
(通海县能源站,云南 通海 652700)
经过多年的努力,通海县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6834口,初步解决了农村燃料问题,发挥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保护森林的作用。但通海县目前沼气使用率不高,综合利用率偏低,后续服务管理不健全,后期发展面临转型等问题日益突出。
1 建设现状及综合利用
1.1 农村沼气建设现状
通海县农村沼气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是云南省较早发展沼气的县份之一。“八五”后,沼气建设成为通海县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项目。先后完成了省级一期、二期重点建设县项目,沼气建设中采取了农户自愿、部门支持、政策引导、民办公助、规模成片、示范带动的实施办法。截至2014年全县共建成沼气池、厕所、畜厩“三位一体”的沼气池16 834口,占总农户数的25.22%,共有5个沼气化行政村,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21个,大中型沼气工程1个,服务网点22个。沼气池的推广应用经过历年发展已经深入民心,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户的支持。2009年后,受诸多因素影响,全县户用沼气池新建项目已停建。
1.2 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效益显现
1)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一是改善了生存环境。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沼液、沼渣作为高效的有机肥料还田利用,改善了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二是保护了森林资源。沼气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对森林特别是薪炭林的采伐和破坏,从而保护了森林植被。以高大乡姑娘村一户农户4口之家为例,没用沼气前,一年取暖做饭需用薪柴3200kg,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后,烧水做饭变方便了,年节省用柴3000kg左右。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家庭户用沼气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用能,据测算,每口沼气池年产气400m3左右,可以保证4~5口人的家庭一年的生活用能,节约煤炭1t,节约照明用电100千瓦时,直接效益可达500元;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可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益,每口沼气池每年增收节支总计达2000元以上。
2)沼气工程综合利用。2009年后,随着户用沼气池的停建,新型能源项目的推广,沼气池后续管护、沼气网点建设、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等已成为后续建设重点。至2014年通海县已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21个,大中型沼气工程1个,服务网点22个。据调查,一些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成效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沼气利用,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和养殖企业污染物处理有机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云南省通海县佳缘猪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日处理粪便污水68t、日产沼气450m3,沼液、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实现了“猪—沼—果(菜)”的良性生态链模式,经济效益良好,有效改善了公司及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2 存在问题
2.1 发酵原料不足,沼气使用率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沼气在设施建设、管理维护、项目转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养殖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家庭式的分散型养殖在减少,沼气池发酵原料不足,沼气池运行出现困难。而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后,农村家电普及,也降低了通海县沼气的使用。通过调查,目前全县已建的沼气池16834口,还在继续使用的只有11780口,占建池数的70%,沼气池的使用率逐年降低。
2.2 后续管理服务不到位,综合利用不足
一是由于沼气池进出料需要劳动力,而且要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少建池户存在发酵原料只进不出、上层结壳产气率低、酸碱度失衡,管道积水、堵塞、漏气、灶具腐蚀等问题,导致沼气使用率低。已建设沼气池后续服务不到位,沼气利用率不高。对于全县1.6万户沼气池的保有量,按照1个服务网点覆盖700口沼气池的原则,设置了村级服务网点22个及22名管理维护技术员,补贴配备拖拉机5台,定期不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出渣换料、管道灶具维修及安全宣传工作。但由于坝区沼气使用率偏低,现有沼气网点不能发挥作用。而山区沼气池分散,使用程度不平衡,也给沼气管护形成一定难度。加之沼气管护人员没有基本工资,需从日常维修及换料中收取成本费用,沼气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化,管护人员待遇低,也导致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沼气的管护不到位,难以做好后续服务管理,不能及时为群众解决沼气池使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由于通海县这几年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追求眼前利益,大量施用化肥,减少沼液沼渣等有机肥的施用,导致沼气综合利用不足。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已对农户开展了“三沼”综合利用的宣传培训,但绝大多数农户还是仅仅局限于炊事和照明,农户对沼液沼渣是优质有机肥料的认识不足,对沼液、沼渣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2.3 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潜力有待释放
受畜禽养殖由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的带动,以50~100m3为建设规模的养殖小区小型和联户沼气工程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解决畜禽粪便的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沼气池的联户建设、集中供气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目前来看,全县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的项目数量有限,投资不足,广大养殖户建设需求与计划任务量差距较大。而对已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的养殖户来说,设备的维护、保养花费比较大,后续服务跟不上,虽说可以生产大量的沼气,但常因设备维护费用、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安全性等问题无法供给更多的村民使用,养殖小区沼气综合利用潜力有待释放。
3 加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沼气综合利用的认识
加大沼气使用安全及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让沼气综合利用的好处深入人心,加强对现有沼气池的综合利用及管护工作。在全县各乡镇开展沼气安全使用管理以及综合利用知识的培训和讲座,向农户传授使用沼气及综合利用知识,从而提高沼气综合利用率;利用街天、县上的相关宣传活动等,组织能源站职工和沼气技术人员发放宣传资料、手提袋、围腰,加强对沼气安全及综合利用知识的宣传,让广大农村沼气户,增加环保观念,提高沼气综合利用率。
3.2 完善服务,加强老沼气池管护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汲取重建轻管的教训,加强对现有沼气池的管护,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管好全县沼气池,充分发挥沼气池综合效益。提高已建沼气的综合利用率,不断完善全县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体系,更好的发挥其效益。一是加强沼气技术员的管理,对现有的沼气管护人员及沼气服务网点领办人,签订年度责任书,细化职责,严格考核管理。二是加大沼气日常管理力度。通过宣传培训,督促农户做到进出料经常化,经常换小料,隔年换大料,进多少出多少,勤进勤出,先出后进,保持池内6%~10%的发酵浓度,3~4d搅拌1次,使料液充分接触,防止上层结壳,提高产气率;及时排除各种故障,提高沼气池使用率。三是加强农村沼气后续管理体制建设,探索沼气服务市场化的路子,不断提高沼气后续服务和“三沼”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已建沼气综合利用效益。
3.3 加强养殖小区沼气建设,探索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随着通海县农村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建设养殖小区小型和联户沼气工程已经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佳选择。一是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发酵原料充足;二是能有效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三是与大型沼气工程相比,投资小、易管理、见效快。根据养殖规模,通过推广50~100m3“能源生态型”小型沼气工程,一方面处理畜禽粪便污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另一方面,促进养殖业主综合利用沼气,实现“猪—沼—果(菜)”的良性生态链模式。以沼气为纽带,推广沼液沼渣施用、沼液浸种、沼液喷施滴灌等技术,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充分发挥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