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体育课安全隐患及其规避
2015-08-15赵超君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450000
赵超君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450000)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体育课安全隐患及其规避
赵超君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450000)
体育课安全隐患问题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隐患”即潜在的灾祸,“安全隐患”是指体育课上可能引发运动伤害和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潜在因素。体育课安全隐患是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重要诱因,对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破坏性影响,必须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警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避。
一、体育课安全隐患这一话题的现实意义
当今学生娇生惯养、体魄柔弱、运动能力低下的现象较为普遍,由此导致运动伤害事故频发,加上家长索赔意识增强等因素,学校体育课上发生伤害事故后,学校被家长告上法庭的案例已屡见不鲜。校长坐上被告席的滋味自然不好受,可想而知的后果是,学校领导告诫体育教师,体育课上不允许再次发生伤害事故,否则后果自负。于是,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体育教师为了保证安全无事故,有风险的教材内容干脆不上。支撑跳跃出了伤害事故,就把跳箱、山羊封存在器材室;长跑比赛出了事故,运动会就把长跑项目取消;单杠上容易出事儿,干脆就把单杠拆掉。即使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对得起工作职责,必须要教那些有风险的教材内容时,教师也是如履薄冰,唯恐出事。有位体育教师曾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冒着危险,终于把纵箱分腿腾越上完了,谢天谢地,总算没出问题。教师怀着如此担惊受怕的心情上课,岂非职业的不幸与悲哀?体育课安全压力引发的后果是,稍有风险的内容便无人问津,而那些从未上过体操器械或从事过风险练习的学生,一旦在好奇心的支配下上了器械,做了那些有风险的练习,脱手跌落乃至受伤的可能便大幅增加,于是,受伤的风险和恐惧驱使教师和学生再度远离器械,远离风险。而越是不接触,不练习,一旦接触和练习时身体便越不适应,便越发笨拙,便越容易受伤,一种困扰体育教学和教师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有风险、有难度的内容干脆不上,的确是逃避风险的一种“有效”行为,但却是不合乎教师职业精神的行为,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不履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行为。面对这一趋避冲突,体育教师该如何取舍?
二、体育课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隐患既然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它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且虽然有可能引发伤害事故,但却不一定必然发生伤害事故,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就使安全隐患具有了更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要科学、有效地规避安全隐患,首先必须了解体育课堂上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只有了然于心,居安思危,才能防患未然,有备无患。
1.与练习内容有关的隐患。由于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练习内容本身的技术特点所致,有些运动伤害往往发生在某些特定的练习内容上,或者说某些身体练习特别容易发生某些运动伤害,这中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例如,排球扣球和羽毛球扣杀动作要求肩关节灵活而有力,容易造成肩袖的受伤;篮球、足球项目中学生相互对抗激烈,易发生碰撞引发各种损伤;让学生经常大运动量地、长时间地在硬地上跑步,容易发生胫骨和腓骨的疲劳性骨膜炎;投掷项目易发生肩部和肘部的损伤;短跑项目易发生大腿和小腿肌肉的拉伤;单双杠易发生肩部、肘部和手掌等部位的损伤;跳箱容易发生落地时跌倒而造成各种损伤等。
2.与学生体能有关的隐患。由于学生的体能素质水平较低,缺乏从事某些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足够力量、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在进行那些力不从心,或对柔韧、力量等素质要求较高的身体练习时,往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例如学生大腿后群肌肉的柔韧性较差,在短跑中大腿用力前摆时就容易发生后群肌肉的拉伤;学生手部抓握力量或支撑能力较差,在体操器械上练习时就容易脱手跌落;学生平衡能力较差,技巧倒立练习时容易倒下造成各种损伤等。
3.与组织练习有关的隐患。教师在组织练习的方法上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不组织或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就安排进行强度或难度较大的练习,很容易诱发各种运动伤害,尤其在天气寒冷时更是如此。再如,学生在体操练习时教师没有安排保护与帮助,或者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不对,会使学生受伤的几率增加。如支撑跳跃时落地区附近没有安排保护人,学生摔倒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单、双杠上的练习缺乏保护与帮助,学生脱手跌落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另外,让学生面对面练习投掷,从四周向中心同时练习跳高或跳远,长跑测验时一次出发人数过多等,都存在引发伤害事故的可能。
4.与场地器材有关的隐患。学生从断裂的肋木或固定不牢的单杠上摔下,手抓篮圈时被倒下的篮球架砸伤等案例时有耳闻,这便是场地器材隐患导致运动伤害的明证。场地不平坦、器材安装不牢固、器材本身有缺陷(如过于尖锐、坚硬、光滑)等,是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常见隐患。如学生在凸凹不平的场地上活动,很容易发生踝关节的扭伤;在湿滑的地面上运动,很容易导致滑倒而引发伤害;在固定不牢,晃晃悠悠的单双杠上练习,容易掉下器械造成伤害等。
5.与气候和环境有关的隐患。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因素也是发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隐患之一。如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容易发生中暑。雨后地滑,地面有冰,容易发生跌倒而引发伤害。光线昏暗,照明不足,容易发生碰撞而导致伤害故事。气温过低,容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拉伤或者冻伤。风沙天气上体育课,沙子容易吹进眼睛。经常在雾霾天上体育课,容易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造成慢性危害,这是我国当前阶段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一种新生的安全隐患,当引起足够重视。
三、体育课安全隐患的规避
规避是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危险、灾难与伤害的发生。规避不是逃避,而是正视隐患,应对隐患,消除隐患,从而降低风险性和提高安全性。
《周易》既济一卦的卦辞中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的表述,意思是要思虑可能发生的祸患而预先防备。从安全防范的意义上看,居安思危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远比消极逃避、因噎废食或盲目冒险。不顾后果更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容易引发运动伤害的各种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消除风险,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规避安全隐患,预防运动伤害的措施主要有:
1.遵循人体生理规律和锻炼原则。组织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要遵循人体生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适宜负荷是预防运动伤害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体育教师要注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学生发展水平选择科学的身体练习内容和制订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例如,不要让学生从事那些力不能及的活动;也不要让学生疲劳时继续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不能强迫要求所有学生承担同样的运动负荷;不要让学生在硬地上做大量的跳跃练习,也不要安排学生在公路或其他坚硬地面上长时间跑步或进行大量的跳跃练习等。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身体各系统器官预先动员起来,提高肌肉的伸展性,为将要从事的正式身体练习做好生理准备,从而有效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几率。体育教师不但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还要使学生明白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学会准备活动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准备活动的习惯和能力。一般来说,气温较低和练习强度较大时,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适当长些;气温较高和练习强度较小时,准备活动的时间可适当短些。在进行那些强度较大或局部负荷较重的练习时,要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例如,排球扣球练习前要充分拉伸肩关节;技巧滚翻动作练习前要充分活动手腕和颈部;短跑练习前要充分拉伸腿部,尤其是大腿后群肌肉等。
3.加强特殊练习的帮助与保护。在练习某些有一定风险的运动时,如跳箱、山羊、单杠、双杠、技巧、攀岩、游泳等练习中,教师必须采取帮助与保护或其他安全措施,这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一条常规。体育教师在体操课中应该把安排帮助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安全措施,要让学生了解帮助与保护的重要意义,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帮助与保护方法,包括帮助与保护的位置、时机、手法等。例如头手倒立练习前,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前滚翻进行自我保护;支撑跳跃练习前,应首先练习正确的落地缓冲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练习时,由于学生尚不具备保护与帮助的能力,教师应该亲自帮助与保护,或采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学生安全进行练习。
4.养成定期和用前检查器械的习惯。对于大型的体育器材设施,如篮球架、足球门、肋木、单杠、双杠、平梯、软梯以及一些新型健身器械等,要养成定期检查和用前检查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维修或加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在安装这些大型器材设施时,一定要有长期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实保证器材设施的稳固耐用。体育课堂使用小垫子做练习时,要保证垫子和地面有足够的摩擦,防止垫子滑动造成学生跌倒受伤,如地面光滑,应设法固定垫子,保证其不轻易滑动。
5.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一些存在脱手掉下、高处落地、跌倒等运动风险的练习中,如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技巧、跳高、跳远、攀岩、轮滑、滑板等,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学生安全进行练习。例如支撑跳跃、单双杠等项目的落地区必须布置垫子,垫子要有一定厚度;跳高、跳远的落地区必须有沙坑或者一定厚度的垫子;攀岩墙的地面一定要松软;轮滑或滑板练习时,要让学生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防护器具;有条件的学校在上器械体操课时,可以使用护掌、海绵包或其他保护器具等。
6.不在恶劣气候和环境中上课。不要在恶劣的气候和环境中上体育实践课,例如在高温天气,雨雪天气,雾霾天气时改上室内课,不在昏暗环境、湿滑地面、凸凹不平的地面上课等。但目前我国对什么样的天气条件下不能从事体育活动并没有统一标准和相关规定,建议在无风情况下气温超过35摄氏度,低于零下15摄氏度时,最好不在室外活动。夏天在无风情况下,气温超过33摄氏度时,不要在阳光直射下进行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可以在树荫下从事小运动量的活动。当空气质量等级指数(API)为201~300时,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接触本级空气一定时间后,人的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应暂停室外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