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曲教学研究(之四)

2015-08-13傅小草

艺术评鉴 2015年15期
关键词:作曲

傅小草

摘要:本文以风格模仿为线索,将本科作曲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共同写作时期的风格模仿,无调性音乐风格模仿,阿拉伯音乐、非洲节奏、东南亚音乐、流行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等风格模仿,作曲家个人风格模仿。分别论证各阶段的创作要领与教学重点,试图构建以风格模仿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作曲  作曲教学  风格模仿

一、共同写作时期的风格模仿

风格模仿是“严格训练”和“向标准看齐”的过程,它可以使学习者从中建立起关于“范型”和“比较”的概念。大小调系统范围内的模仿,这是最基础的部分,是大小调音乐体系的训练,适用于模仿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早、中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学生应该具备辨认常见大小调体系音乐的和声运用、复调手法及曲式结构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特定风格的音乐作品,能够较准确的把握该流派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优秀的作曲学生,除了具备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之外,能够熟练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则更加关键。要从大师的经典作品中体会到良好的结构感,结构模仿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宏观的结构模仿在修完《曲式学》课程之后便很容易做到,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模仿对象的乐部、乐段内部结构的各种细微变化增强认知,例如短于长、扩充与补充、对称与不对称、规整与非方整等,尤其着重研习曲式附属结构的写法细节。旋律模仿无法用简单的上行、下行、水平三个方向的旋律运动来总结其“规律”,教会学生具备旋律构建能力并没有什么捷径手段和教条原则,最好的方式是要求学生始终不断的增强音乐积累,将大量的音响感知和作品的理性分析相结合,经典作品呈现了灵活多变的旋律形态,如落音的选择、乐句的长短结合、旋律的和声内涵、音程起伏的平衡、骨干音与装饰音的布局等。各种调式都具有整体上所固有的音响色彩属性,例如五声商调式、洛克利亚调式、日本“都节音阶”等,不论是音阶的连续演奏,还是富有节奏型的曲调,其风格指向是清晰明确的,对于共同写作时期的大小调风格调式模仿,虽然只有大调和小调两类旋律,看似不需要给予太多考虑,但学生也应有调式的意识,明白这一音乐要素在风格构建方面的意义。关于和声模仿,仅从孤立的和弦来看,传统音乐中所用的三和弦与七和弦归纳起来也不超过10种,但优秀作品中体现的它们的前后关系却是难以计数的,不同的衔接方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音响趣味,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握作曲家某些美妙的和声组织及其实际音响经验,效仿其所认知的音响素材,用之于新的音响建构中。织体模仿应当让学生明白织体是音乐整体的概念,虽然有时只是表现为背景式、衬托式、装饰式或加强式的作用,但也必须建立在整体情绪所需之上,不能简单的将织体模仿理解为已有旋律配伴奏。教学中可以从简单的固定织体、单层织体开始,再到自由织体、多层织体,可以从主调织体开始,再到复调织体,以及更为复杂的交叉织体和隐性织体。

二、无调性音乐风格模仿

狭义的无调性音乐专指贝尔格、韦伯恩和勋伯格的后调性、前十二音的音乐,它们最终被用于序列主义,一个基本的发展就是消除了调性音级上的等级差别,在短暂的时间跨度内用完所有12个音级。广义的无调性音乐指所有的非调性音乐,或既非调性、也非序列的音乐,无调性音乐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创作向着真实、本质及自由方向发展的一次觉醒,是世纪之交新艺术思潮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作中对于它的任何或褒或贬的偏见都是片面的。

从复音音乐中调式、调性的瓦解过程,直至高度半音化及无调性音乐的构建,从和音音乐中调关系发展形成的变和弦,直至调性和声的完全瓦解。结合十二音音乐理论、申克音乐理论、音级集合理论、欣德米特理论等教学,使学生准确把握20世纪主要音乐流派风格的模仿写作。

三、阿拉伯音乐、非洲节奏、东南亚音乐、流行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等风格模仿

该阶段以世界音乐、大众传媒中的音乐作为模仿对象,突破传统古典艺术音乐与非古典艺术音乐的区隔,着重研究中国汉族及各少数民族音乐的技法特征,把握其音乐语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做到普遍研究、准确模仿、自由创作。

如今的阿拉伯各国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音乐,其音阶、旋法、节奏型各有差异,但大多使用相同的乐器以及传统的阿拉伯民族音乐理论,所以到处可见相似的音乐。其民族音乐多用单旋律织体,各种音阶、旋法的名目繁多,节奏复杂,切分音赋予它独特的叙述色彩,旋律常采用微音程,调式音阶中常将fa和ti降低四分之一音,典型的音程结构是大全音、小全音、平均二度音程、小二度和增二度,旋律装饰性强,演唱演奏技法细腻丰富。

这里的非洲音乐针对非洲撤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又称黑非洲,不包括属于阿拉伯非洲风格范畴的当代北非音乐文化,也不包括南非欧洲白人社区的民间音乐。使非洲音乐带有鲜明特点的是与舞蹈相结合的节奏型与节拍律动,常见复合节奏、交叉节奏等复杂的节奏体系。几个单节拍相互重叠,演奏者演奏各自的节拍时就出现了复合节奏,演奏者将节奏节拍不断改变,就出现了复杂的交叉节奏。其旋法特征包括以一两个音为中心的下行四音音列、上行五音音列、六音音列,其音程特征包括三全音、八度大跳、锯齿形三度进行、超过八度的连续三度进行以及诸多不符合律制的音程等。旋律结构常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音,重复某个音域较窄的旋律形态,乐句篇幅较短小,少见装饰音,歌唱者用真声演唱,一领众合。

东南亚音乐文化包括爪哇、巴厘及大陆文化三个文化群,其演奏风格体现出复音分层的特点,也就是一个主旋律进行的同时会发生各种变体同时发响,演奏群体协力一致,追求一种多样化的审美特征。演奏主要旋律的乐器是相对固定的,比如铜排琴,它以演奏主旋律或固定主题的方式作为复音分层的核心,其他声部由众多别的乐器担任,他们与主奏乐器之间必须达成一种特殊的复音织体的和谐。

流行音乐风格模仿针对在20世纪的经济、政治和科技背景下与严肃音乐并行的通俗音乐,尤其针对被称为现代流行音乐之祖的爵士乐,爵士乐创作是这一阶段的教学重心。爵士乐强调即兴作曲,因此比任何一种音乐更注重技术运用。在众多技术运用的教学中有五个重点专题,分别是:1.钢琴作为伴奏乐器时的和弦排列。讲授爵士大乐队或爵士室内乐队中的键盘乐器仅仅承担伴奏乐器时,它的和弦音高构建该如何组织。2.替代和弦。这是从基础和弦进行到音乐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和声体系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爵士即兴演奏中的一个重要技术。3.以和弦音为素材的即兴演奏。即兴演奏旋律素材的第一要素便是直接使用和弦基础音与延伸音,这里讲授如何使用和弦音作为素材来创作旋律。4.以音阶为素材的即兴演奏。即兴演奏旋律素材的第二要素便是和弦的匹配音阶,由和弦生成旋律也是爵士乐作曲与传统作曲最大的差别之一,这里讲授如何使用音阶作为素材来创作旋律。5.爵士乐的和声语汇。讲授与传统和声进行方式不同的爵士和声进行模式。

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模仿,其音乐的主题可以直接借用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民歌或民族器乐曲素材,或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特性因素加以提炼、融汇,综合加工形成主题。除了主题音调的风格化处理,纵向和音也须摒弃七声自然调式上的三度结构和弦,然而纯粹的五声性和声未曾形成体系,初步的做法是对三度结构和弦做五声化处理,有时为了达到特定效果也可偶尔使用纯五声叠置和弦。为了避免三度叠置和弦破坏五声旋律的风格,和弦的构建可以省略个别音、附加个别音或省略音与附加音相结合。各种类型的变音与变和弦,在适当的条件下都有可能在五声性调式和声中得到运用,例如五声性调式自身的偏音资源、五声性泛调性旋律产生的变和弦、以同音音级意义的改变引入的变和弦、模进形成的变和弦等。

四、作曲家个人风格模仿

针对正在发生的音乐创作,学生需要提出创造性的个人研究方法,具有探索精神,挖掘作曲家的个性化技术手段,汲取可行性最强的部分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

作曲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相对稳定的技法特征,这些特征在大量的总谱研习中可以被总结出来,例如贝多芬在技术方面的特征体现为一种扩展,使音域、力度、附属结构篇幅得以扩展,配器上也比他的任何前辈作曲家更富色彩变化。例如德彪西喜爱使用大小调式以外的各种音阶,五声音阶、全音音阶等,旋律常由一些短小而互不连贯的动机组成,回避浪漫派常用的反复、扩大、发展等手法,对不协和和弦的处理即无准备也不解决,大量使用增和弦和九和弦的平行进行等。

正在发生的作曲行为涉及其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诸如刘文金、何训田、叶小纲、何训田、郭文景、高为杰、杨青、郭文景、唐建平、张难、张朝、秦文琛、金湘、杨立青、王宁、王西麟、赵季平、刘湲、贾达群、刘长远、关峡、朱世瑞、鲍元恺、赵季平等,这一阶段的讲授着重对当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细致的分析,对创作语言、创作手段进行内在的理解和有意识的过滤、提取,和音、音组、音列和音响等技术因素如何与作品效果达成默契并准确的传递作曲家的内心信息,这些作曲符号又如何唤起听者的内心回应。这一阶段的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对当代作曲家的表现技能的学习和研究在不失本原个性的前提下作潜移默化的补充和丰富,以理性的思考把借鉴中所获得的感知融入自己的创作语言系统,在反复的实践和体验中由有意识的模仿变为潜意识的流露,从而形成真正属于曲作者自己的艺术风格。

基金项目:

本文为长江大学2014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作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研究,立项编号:JY2014024。

参考文献:

[1]许志斌.从模仿到创造的津梁——《传统作曲技法》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02).

[2]陈铭道.非洲音乐的节奏组织原则[J].中国音乐,1992,(04).

[3]王妍妍.东南亚音乐文化的多元化[J].东南亚研究,2000,(02).

猜你喜欢

作曲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逐梦
戴月披星
邀你来我家
那一天
作曲心语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George Gershwin
略论序列音乐作曲的应用实践
伍光辉作曲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