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高雅艺术殿堂的基本途径
2015-08-13叶伟庆
叶伟庆
摘要:当代高中生负荷着沉重的学习与升学压力,他们的课余时间则疯狂热衷于电脑、游戏、大片等,与经典文化渐行渐远。在青少年普遍喜爱流行音乐的背景下,我们音乐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聆听经典音乐,走进高雅艺术殿堂,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熏陶性情,最终达到完善人格、提升思想境界的目的。基于对音乐艺术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的认识以及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鉴赏教学可以从作品赏析、作品表演鉴赏以及熟悉音乐家三条基本途径,引领学生走进高雅艺术殿堂。
关键词:引领学生 音乐鉴赏 音乐殿堂 基本途径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践行新的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一线教师也面临着诸多的困惑与现实的问题,其中,在青少年普遍喜爱流行音乐的背景下,怎样使学生真正喜欢教材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引领学生走进高雅音乐艺术的殿堂,是困扰一线教师的最突出问题。
一、引领学生走进高雅艺术殿堂意义
音乐鉴赏,是普通高中音乐学科的必修模块,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及人文修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名曲荟萃,有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欧洲历史上不同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现当代国内外优秀音乐等。这些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可谓尽善尽美,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概而言之,聆听经典音乐,引领学生进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与评价能力
德国大文豪歌德曾对他的秘书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养成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过高,而是恰如其分。”因此只有聆听经典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二)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能力
课程标准写道:“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
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就是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历史,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就是体验民族情感和精神,所以只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下,正确对待国内外音乐文化,而不是数典忘祖,妄自菲薄。
(三)愉悦学生情感与陶冶学生情操能力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职场竞争激烈,商业文化充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变得浮躁,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当代高中生对于经典文化已渐行渐远,课余时间热衷于电脑、游戏、大片等,加上沉重的学业与升学压力,高中学生的内心急需关注与疏导,所以引领学生走进高雅艺术殿堂,聆听经典音乐,慢慢品味,使学生陶醉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熏陶性情,最终达到完善人格、提升思想境界的育人宗旨。
二、引领学生走进高雅艺术殿堂的途径
经典音乐具有典范性,其价值超越时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之说,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如何将一首首经典音乐化作汨汨清泉流入学生心田呢?
基于对音乐艺术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的认识以及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就高中音乐鉴赏课如何引领学生进入高雅音乐艺术殿堂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音乐作品鉴赏的途径
这是高中音乐鉴赏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教材中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聆听、体验、想象、联想、感悟等审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作品的赏析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声乐到器乐、由篇幅短小的到大型作品,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抓住音乐本体,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的创作手法,即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使学生能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深刻体验音乐内在的思想情感。例如聆听《悲怆》第一乐章主题,体会旋律下行带来的悲叹、痛苦的情绪;聆听《培尔·金特》之《在魔鬼的山洞里》,感受音色、速度、力度在塑造音乐形象上的作用等等;教学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的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教师可以示范弹奏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五声音阶旋律模式,乐曲中段连续四度、五度及八度平行和声进行(作曲家有意避免功能和声那种强烈动感进行,从而使音乐变得朦胧、淡雅),让人联想到少女温柔恬静的艺术形象。
音乐要素是音乐创作表情达意的手段,也是深入理解音乐、开启高雅音乐艺术殿堂的钥匙。因此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音乐作品中较突出的一个或几个要素,使学生真正感悟音乐语言,避免聆听过程中只闻其声不知其意。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作品,对于平时很少接触的经典音乐就会产生好感,能投入到作品鉴赏过程中,很多同学课后说:以前对高雅音乐不感兴趣,觉得自己听不懂,感觉很无聊,通过老师带领我们赏析作品,慢慢地产生了兴趣,有了在高雅艺术殿堂去探求的欲望和信心;我们平时只是听听歌,现在觉得老师介绍的音乐也是很有意思的;以前听交响乐好像一头雾水,不知听什么,但是从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中可以感受到音乐家要塑造的艺术形象,似乎对乐曲的理解不是那么困难了;通过老师的介绍、分析,真正理解什么是音乐语言,怎样欣赏音乐,在音调的高低,力度的强弱等音乐声中,徜徉于那些天才音乐家的经典作品,仿佛让人走进了音乐艺术的圣殿。
(二)通过音乐表演鉴赏的途径
表演是音乐的二度创作,不同的表演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趣味,体会到不同的风格。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就同一首作品的不同表演形式进行鉴赏。比如歌曲《沂蒙山小调》,可以聆听不同歌唱家的演唱,还可以欣赏无伴奏合唱、钢琴独奏等不同的表演形式,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歌曲,更能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艺术魅力,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又如教学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时,在片段赏析和主题旋律哼唱之后,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以下三个不同的乐团的演奏: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迪图瓦指挥NHK交响乐团,杨颂斯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当问到三个乐团的演奏有何区别时,学生能从指挥的风格、速度、力度等方面说出不同乐团和指挥带来的差别。虽然欣赏之前没有过多的解释,但是学生的鉴赏过程却饶有兴致,教学事半功倍,效果良好。音乐艺术离不开表演,通过优秀的歌唱家、指挥家、乐团等对音乐的不同演绎,使音乐艺术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对表演的鉴赏,能使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从感官上升到理性的层次,更好地把握作品风格的神韵、领悟经典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
另外,音乐鉴赏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特长进行表演(如歌唱、演奏、律动、舞蹈等),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表演,对于亲近经典音乐也是十分有效的。例如,有教师执教京剧一课,现场清唱了一段京剧,顿时博得同学们满堂的喝彩声,教学时还教唱了《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第一句,并当堂请个别同学为大家演唱,结果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以至于下课走出教室后还有人在唱:看大王……。
教学中还可以让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表演,让同学互相欣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引领作用。如在执教《多彩的民歌》一单元时,笔者曾让有声乐特长的同学演唱了一组民歌,同学们不仅欣赏到了动听的歌声,更是了解、体验到了我国各地民歌的丰富多彩与独特韵味,激发了同学们对民歌的喜爱之情。
音乐艺术离不开表演,能够现场观看音乐家的表演,聆听音乐自然是最好的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各种音乐会也在城乡逐渐普及,教师应积极发动学生去欣赏观看。笔者曾多次组织学生观看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的音乐会,把课堂搬到了音乐会现场,学生无不开心、激动,深深陶醉于音乐家的精彩表演,虽然只是偶然的一次,但学生们对于曾经听到的经典名曲总是念念不忘,仿佛经典音乐文化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三)通过音乐家介绍的途径
中外音乐史上有许多音乐家不仅有杰出的音乐才能,而且还有崇高的人格风范。苏霍姆林斯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作品欣赏,了解音乐家成长历程、奋斗精神、在音乐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的人格风范,对于引导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例如教学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一课,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让学生了解梅兰芳从小勤学苦练昆曲、京剧表演艺术;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创立了梅派表演艺术体系;抗战爆发、国难当头之时蓄须明志拒绝出演,用打伤寒疫苗导致发高烧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对侵略者的痛恨,学生真正知道了梅兰芳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在此基础上,再聆听梅兰芳的京剧唱段,学生就能十分专注了。
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中增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将各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要求各组选择一位大家喜爱的音乐家(可以是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及其代表作品一首,通过课前准备,利用音乐课堂一点时间进行介绍,这一环节得到同学们的欢迎,不仅拓宽了教学渠道,接触了更多的音乐家及其作品,而且课后有些同学购买了著名钢琴家、小提琴家、歌唱家等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的CD,有的从网上下载世界名曲进行欣赏。多年来的教学证明,对于音乐家的深入了解,能使学生油然而生对音乐家的敬仰,记住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使学生在课外主动去聆听音乐家更多的作品,使课堂辐射到课外,真正使经典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是笔者近年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点探索,教学中使笔者最感欣慰的就是能让经典音乐走入年轻一代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廖应文.高中音乐教师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德]克列门斯·库恩.音乐分析法[M].钱泥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