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英语教育模式及改革
2015-08-13赵珍珍
赵珍珍
【摘 要】近年来,国内越来越流行把孩子从小就送到国外上初中和高中,特别是美国的低龄化留学趋势最为明显,海归似乎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中国的高考英语改革正逐渐拉开帷幕,中国的英语教育应如何开展,高校是否要取消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成为大家越发考虑的问题,当然,作为即将跨入英语教育行业的我,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有关英语教育的社会实践中分析英语教育模式及改革对英语教育事业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教育模式 改革 实践 问题
一、从实践过程总结英语教育模式
2014年7月20日—27日,我一直在听老师上剑桥英语一级,就课本内容而言,我感觉自己的词汇量严重匮乏,如coconut、crocodile等词汇,意思不清楚;再谈到字母组合发音,我从来没有归纳总结过。对此,我反思了自己的英语学习,可以说,与本校学生相比,我学习还算用功,但实际运用英语确实少了些,之前有几次去外国人的Party,身为英语专业的我,竟感到“词穷”,想起外国人批判中国人学的是“哑巴英语”并不无道理。这一星期的学习确实对我的知识储备和运用敲了警钟,为了不让学生怀疑我的实力,我下来的时候抓紧补充了些剑桥词汇,并尝试归纳总结音标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2014年8月12日起,黄老师渐渐把班上的管理权转到我手上,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典型问题包括管理的松紧度、上课的进度和趣味性、对个别学生心理的疏导。先说上课的松紧度,这涉及老师威严的树立问题,黄老师说我说话没有号召性,再加上学生年纪小(9—12岁),很多孩子不会照我说的做,若不严格要求,最终必害了他们。但说实话,这关我依然过不了,实在不忍心责备他们,他们毕竟是孩子,调皮捣蛋是他们的天性,我又何苦强求,但若不这样做,他们的成绩又实在跟不上,我应如何把握这个度,将是我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从实践中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上面我已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过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知识的储备和运用,接着我想从宏观角度讨论中国孩子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和由此涉及的问题。
就客观方面而言,这又回到现今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有则分析报告指出,如今中国英语教育市场氛围高涨,尤其是少儿英语教育领域更是如火如荼,接着它以一事例分析背后一很重要的原因。它报道,一农村孩子因交不起补习费而自杀,经过深入调查,那学校的不少教师为赚取更多的费用,课堂教学有所保留,把更为重要的问题留到自己办的补习班讲解,因此,学校很多没上补习班的孩子根本理解不了。为了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许多家庭不够宽裕的家长省吃俭用让孩子们去补习,这个选择走绝路的孩子正是忍受不了这样黑暗的潜规则。
主观方面,与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有关。据统计,当调查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时,17.5%的同学认为获取奖学金才是目的,约56%的同学把各项荣誉作为学习目的,26.3%的同学认为不挂科就好。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得不引人深思。
三、从实践中学习如何解决有关问题
1.抬高终止教育的标准,尽量降低学习门槛
抬高标准,一方面是教学大纲的标准要提到真正的水平,要求学生能顺利阅读一般的英语资料,能听懂英语广播、电视;另一方面,只要对某群人进行英语教育,就须要求学习者达到最低水平,放弃原来的“温吞水”教育。
降低门槛,即推行英语大众化,一方面有关部门有意扩大大众接触英语的条件,如增加英语报刊、增加英语广播或节目,甚至可以举办英语活动。另一方面是降低大众接受英语的门槛,如国家教育部门增加一些英语网站、英语电视节目,专门发表、播放与当天新闻相同的内容,词汇把握在3000左右。这样做既有利于普及英语知识,也为国际化交流提供一定的语言储备。
2.政府重视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已开始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温家宝总理也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的关键作用。诚然,教育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应该把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战略重点,逐步确立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改革和發展重点,集中经费优先发展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并加强教育督察、检查和评估,加大对不合格教师的惩罚力度。
3.教育部门监管
教育部要加大对学校、教师的监管力度,进行不定期检查,定期召集校领导开会,认真核查校领导的工作汇报和实际吻合度,定期对教师专业知识、思想程度、心理水平严格考查,及时公布不合格教师名单并开展教育学习。地方性教育部门可于年末举行市(县、乡)级的教师智育或体育比赛,并将成绩纳入年评估的项目中。
【参考文献】
[1]牛桂敏.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黄济.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7]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出版社.
[8](英)伯特兰 .教育和美好的明天[M].罗素出版社.
[9]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0]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