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比较

2015-08-13米溢

教育界·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教师资格

米溢

【摘 要】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有意义的转变,即对不适应教育发展现状的因素进行变革,从而使教育符合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要求。中日两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都是针对该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问题,以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

【关键词】中日中小学 教师资格 制度改革

一、中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进程

2010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等措施。2011年,教育部根据《规划纲要》的部署,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着手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2013年,教育部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的试点范围。这一系列措施,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解决现行教师资格制度在运行10年后出现的种种问题。

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首次在其提出的报告《讨论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可能性》中提出了建立教师资格更新制的设想,试图废除战后一直执行的教师资格终身有效的规定。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题为《今后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方向》的咨询报告,提出实施教师资格综合化和弹性化。2006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发布了《今后的教师养成——资格制度的方向》的报告,提出了引入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建议。200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教育职员免许法修正案》,规定从2009年4月1日起,着手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此次改革通过全面引入教师资格更新制度,使原来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证书每十年更新一次,提高教师资质,体现教师资格制度的真正价值。

二、中日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特征

(一)目标要使教育主体受益

日本提出教师资格证书的综合化和弹性化、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可行性等方面改革内容。教师资格证书的综合化和弹性化主要为了满足“初高中一贯制”的全面实施和学生身心发育提前而自立能力发展延迟的需要,这两种情况要求教师必须能够胜任邻接学段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师资格更新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周五日制”的需要。由于教学时间的压缩,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而终身制导致许多教师出现教学指导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工作积极性,产生了职业倦怠。因此,引入教师资格更新制,使教师能够及时更新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日本改革措施的最终受益者是教育活动的构成主体——教师和学生。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是从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更新等四个方面展开的,旨在通过建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考试标准、提高教师资格申请者认定学历、建立职前培养制度和定期注册制度等,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能进能出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满足教师职业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标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全体教师受益,最终使全体学生受益。可见,中日两国在新时期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目标、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相同的,即满足教育改革需要,使教育主体受益。

(二)过程要体现教师专业化

日本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中最为外界关注的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就是取消教师资格终身制,实施教师资格更新制。教师资格更新制实际上是对教师资格制度的一种重新认识,是教师专业化理念的重要体现。实行教师资格更新制,能够促进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同样,我国此次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同样以教师资格更新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了解教师资格持证人员的情况,为师资培养规划和教师录用提供依据。同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清退不符合教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建立教师长效激励机制,强化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由此可见,中日两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过程全面体现了教师专业化,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三)方式要进行全方位调整

中日两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是进行了全方位调整。日本的教师资格证书综合化和弹性化拓展了教师资格证书的职能范围,目的是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的需要;教师资格更新制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中国此次改革调整的幅度相对更大一些,通过实施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等调整措施,改进教师资格考试,使其真正发挥选拔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提高教师资格申请者学历,规范教师资格认定,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通过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将原来不符合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受立法时代背景条件局限的规定进行替换。综上所述,中日两国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内容进行调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教师资格制度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使其更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发挥其对于教师“甄别”“培养”和“促进”的作用,从而保障和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当然,中日两国教师资格制度在此次改革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涉及的内容并不相同。日本的改革方式主要是一种局部调整,这是因为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师资格制度,只需要针对某些问题稍加完善,相应的,日本改革的内容也比较微观和具体。而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是一种整体的重新建构,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还处于试点工作阶段,因此,只能更多地从宏观层面对改革内容做出规定,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内容相对比较笼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四)结果仍处于探索阶段

尽管中日两国力图通过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解决一系列问题,但不容忽视的是,任何一次改革实际上都是会带来新问题的。如教师资格综合化和弹性化在满足各教育阶段衔接的同时造成了对教师资格融通性的质疑;教师资格更新制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伴随着增加教师的经济负担、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影响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也面临着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和各地区对全国统一教师资格考试难于统一的理解和把握;师范生对于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适应性以及高师学校对于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师培训的具体执行以及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尽管日本先于我国进行教师资格制度改革,但是两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实际效果还没有体现出来。特别是教师资格更新制的问题,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的效果要到2019年才能得到驗证,而我国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效果也要到2017年才能得到验证。因此,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和不确定的地方,需要中日两国在不断探索中调整相关政策,确保改革顺利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彭洪欣,李佳孝. 近五年来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评述[J]. 学理论,2013(23) .

[2]赵红.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教师资格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借力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5个文件的通知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