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5-08-13尹丽
尹 丽
(河北定州中学 河北 定州 073000)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尹 丽**
(河北定州中学 河北 定州 073000)
本文将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进行整合,以人教版选修3“原子结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探讨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小组讨论;问题引领
一、引言
分层教学是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实施教学,以促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发展,它的缺点是分层等级效应可能带给学生心理伤害;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内学生的互帮互助、讨论、交流,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缺点是有可能造成高层次学生的“一言堂”。将两者进行整合,以问题为思维引领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开启自己的思维,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原子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
1.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学准备工作
以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的第一节“原子结构”(第2课时)为例设计本节预习成果展示课,学生在第1课时学习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的表示方法,提前三天布置任务,发学案,提供屏蔽效应、钻穿效应等阅读资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也为预习展示做准备。分层分组情况及课堂展示形式如下:
(1)为有效避免分层可能给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及心理伤害,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是面向未来发展进行分层定位。
分层方式:改变以往按优、中、差简单划分为A、B、C三层的做法,以和谐发展的理念重新定位A、B、C的含义:C层学生,从字母形象上看容量大,并且右边开大口,头上有一竖点,C组的学生应该是胸怀理想抱负,能够包容他人,时刻准备吸纳知识,昂首向天,充满着顽强斗志和积极进取心的学生。B层学生,B是“比”和“帮”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意味着B组学生应该是敢于与别人比着学习,同时又能互相帮助,他们的知识容量也不小,但内部不联通,外部不开放,要充分发挥比学赶帮的长处,争取更上一层楼。A组学生,从排列顺序上看在前面,说明他们仍处在起步阶段,暂时落后于B、C层同学,从形状上看上小下大,并且下面开口,标志着A层同学要从基础抓起,吸收B、C层同学的长处,调整心理状态,端正态度,重新踏入学习征途。
分组方式:依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要求同一层次的学生在自愿基础上,教师指导划分在同一组,每六人一组分成若干大组,每组分ABC三层,即A层(5、6号),B层(3、4号),C层(1、2号),学生课桌面对而坐,座位编排5、6号学生居中对坐,两边分别是1号和4号相对,2号和3号相对,这样相互搭配,共同提高。
六人大组内再划分出3个两人小组,实践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互查互助,效果最好。对于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六个人的大组讨论解决,六人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这就使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也使合作互助落到了实处。
(2)为避免高层次学生“一言堂”,每个问题课堂展示形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兵教兵”:A层次同学必答,各组A层次同学抢答形式展示;第二阶段“兵兵互学”:B、C层次同学补充抢答,可对各小组讨论结果当堂质疑,提出更好见解,或集思广益,分析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阶段师生互动:教师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实录
任务一:书写1~23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图,表述用到的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兵教兵]:两人小组互查、互评书写情况,有疑问的可六人大组讨论,达到每位同学均能规范书写的目标。
[教师活动]总结各组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点评后记录分数。(2分钟)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自主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任务二:书写24~36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图,并与元素周期表中外围电子排布式书写对比,讨论发现的问题。
[兵教兵]发现Cr、Cu的特殊性,指出了元素周期表中Cr下方的Mo和Cu下方的Ag、Au也有类似的现象,讨论后应用已有知识给出合理解释。
[教师活动]讲述洪特规则的特例:在同一能级上的电子排布为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p0、d0、f0)状态时较稳定。(4分钟)
[兵兵互学]指出周期表最下方列出的锕系中U、Np等并不符合书写规律。讨论后指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在分析大量光谱事实基础上总结的,当不符合规律时遵守客观事实。
[教师活动]周期表中20多种元素不适用构造原理,肯定各组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奖励意外生成的精彩!(1分钟)
[设计意图]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书写分两次完成:课前完成1~23号,注重一般规律的总结;课上书写24~36号,强调特殊规律的认知,培养客观全面认识事物的思维能力。
任务三:1.观察Fe元素的电子排布式,讨论Fe2+、Fe3+电子排布式,比较两者稳定性。
2.观察Cu、As元素的电子排布式,讨论它们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总结规律。
[兵教兵]1.依照“在同一能级上的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状态时较稳定”,Fe失3个电子生成Fe3+达3 d轨道半满结构更稳定。
2.通过Fe、Cu、As原子失电子顺序可知,原子不是先失去能量最高的3d能级电子,而是先失去最外层电子。
[教师活动]原子失电子顺序并不是填充电子的逆顺序,原子轨道上填充电子后,由于屏蔽效应其能量可能会变化,如Fe原子,3 d电子屏蔽核对4 s电子的作用,使其能量变化。
[设计意图]了解原子失电子顺序,加深对洪特规则的理解。
任务四:联系原子的电子排布所遵循的构造原理,利用原子基态、激发态、电子跃迁等概念解释光谱产生的原因,举例说明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兵教兵]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历史上,许多元素的发现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如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现稀有气体氦。
[兵兵互学]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时,处于较高能级的激发态电子不稳定,在其跃迁回基态或其它较低能态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这些能量又会以光的形式释放E=hv=hc/λ,能量(E)不同,波长(λ)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就有了不同的特征谱线。
[教师活动]肯定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学科交叉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原子中电子能量变化的角度认识光产生的原因,锻炼灵活解决学科综合问题的能力。
任务五:以常见的Fe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例,分析原子核外有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兵教兵]量子力学模型从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电子自旋四个维度描述电子运动状态,分析可知“原子核外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教师活动]正如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位同学都应发挥自己优势,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书写非凡的人生传奇!(1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在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基础上,全面描述其运动特征,真正体会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电子自旋是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同时激发学生自尊、自强的自我意识。
[随堂演练]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注意不用一把尺子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
1.Al原子核外电子共有_____种运动状态?_____个能级?_____个轨道?(考点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A层次同学必答)
2.某基态原子的第4电子层有3个电子,则第3电子层的电子数有_____;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原子为_____。(考查第四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B层次同学必答。)
3.①第4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_____;②若第4周期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仅有1个电子,该元素可能为_____;③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请写出满足条件的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考点为第四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及Cr、Cu原子电子排布特殊性,C层次同学必答。)
[课后学生反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证明自己实力,为了小组荣誉,我们明确任务后,集中精力积极准备,自己深入思考理解的深刻,真正实现我们的高效课堂。
三、课后反思
这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式课堂展示课,教师讲解不到十分钟,起到“穿针引线”、“起承转合”和“点拨开悟”作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操作难度更大,要适时作出决策,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教学中重视成功评价、肯定评价,如可评出“最佳组长”、“最佳发言人”、“合作之星”等,与评各种先进相结合,要相信,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优秀学生!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各组同学积极参与,在提问、质疑、讨论的快乐情境中,在“兵教兵”、“兵兵互学”的合作学习中,既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勇于表现的性格,又培养倾听、勤思、善辨的习惯。
倾听—上课时专心听课,认真听同学发言,精力集中。
勤思—积极思考同学的解答情况和课堂新生成的问题,要在学习过程中边听边思考。
善辨—能理性辨别问题关键点,学识是越辩越明,越辩越透彻,学习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
课堂设计环节和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如何保证学生预习时间。
2.学案中问题设计要能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差异性,各层次问题预设使优、中、差学生展示机会,让每个学生尝试到参与的快乐。
3.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时,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
4.当堂明示各小组得分情况,展开更激烈的小组竞赛,激励奖赏到位,优胜小组有效奖励机制要有持久的驱动力。
四、结语
不论是洋思的 “先学后教”,杜郎口的 “课堂旋风”,还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预习成果展示课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舞台,学生讨论分析问题过程中,有利于形成其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提高交流沟通能力,把传统的“一言堂”变为“百家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沈银行.“小组讨论”教学应用的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4,(12):49~50
1008-0546(2015)08-0027-03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08.011
*本文系定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
**E-mail:wangziyuan08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