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想象力的培养

2015-08-13周翠青滦县第三中学河北滦县063700

新丝路(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想象力数学教学

周翠青(滦县第三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想象力的培养

周翠青(滦县第三中学 河北滦县 063700)

摘要:面对我国孩子想象力差的事实,思考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思考考试与培养想象力的关系,面对中考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探索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想象力;学生发展

“在全球21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是2009年教育进展评估组织的调查结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了吗?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对头脑中已接收和贮存的各种信息、材料和表象,凭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改造,创造出未曾感知过或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新表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在科学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创造力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S-O-R”理论认为,对于同一刺激“S”,由于主体“O”个体差异,得到的反映“R”是不同的。人们都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也正如有人所说“一千个人读《汉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面对个体迥异的几十名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已有经验和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形成“有效学习”“高效学习”,使课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有意义的”。因此,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的有效教的行为和学生的有效学的行为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则怠。教师不能自己唱独角戏,要关注学生,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有所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就要勤于思考,构建灵性的课堂。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同伴的智慧,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想象力、用自己的朴素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知识,让课堂教学变为学生展示想象力的空间,变成学生喜爱的精神乐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发端于想象,学校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主要任务在于鼓励、保护学生的想象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的想象向更丰富、更新颖、更符合社会需要。

二、以中考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不能忽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不能否认,初中数学教学肩负着让学生顺利通过学生升学考试的重任,以中考为指挥棒的教学是否不重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呢?我分析了近几年的河北中考试卷,发现试题中有大量考查学生想象能力的题目,下面就结合试题具体谈一下。

例题1、(2014年河北中考)、如图,将长为2,宽为1的矩形纸片分割成n个三角形后,拼成面积为2的正方形,则n≠()

A、2B、3C、4D、5

这个问题老师也许认为很容易,但是这个题的得分率并不是很高,因为这个题是需要考生,尝试操作才能的出结论。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C,因为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是,因此把长方形分割成两个边长是1的正方形,再分别作对角线,分割成4个腰长是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

三个三角形的情况去掉中间的横线即可,第三种情况在任何一个三角形中从直角顶点加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看起来这个问题的确很简单,但是没有想象力的考生是做不出来的。虽然从图1跨越到图2和图3,应该可以达到,但是在考生中发生真实情况是图1到图2和图3对于有些考生来说花费了很多时间,甚至会选错答案,这说明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够。

例题2(河北2014第10题)、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体的距离是()

这个问题如果去考查一个没有学过数学的人来说,他们是不是很快的得出结论呢?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这个问题仍然考察的是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只要可以找到相应点的位置,答案很快就出来了。但是阅卷中这个问题考生回答的并不理想。可见学生的想象能力的缺乏。

例题3、(河北2014第15题)如图,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内有两个三角形,(数据如图),则

A、3B、4C、5D、6

这是试卷中选择题的倒数第二道,可以说是选择题的压轴题,,从综合性角度来说,应该是比前面的问题有提升,但是题目的主要障碍不是知识点的问题,仍然是想象力不够的问题,如果考生用分别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完成,但是时间上肯定花费很大,以至于影响后面的答题。

如果考生的想象力很强就会很快发现答案。这就是能力。

从上面几个选择题来说,我们能够看出中考试卷已经重视学生想象力的考察,也同时加强了能力的考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尝试

1.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想象力来自于生活实践当中,实际操作会给学生提供最直接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飞翔。苏霍姆林斯基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常常给学生以古板、严厉的印象,若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课堂气氛就会显得轻松自如,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拉近。

2.尊重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问题和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答案,要给学生陈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时间,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教师需要反思的。当我们轻易否定学生的时候,说他们的问题和答案幼稚可笑的时候,他们的想象力就被彻底消灭了。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视教材内容的研究。教材文本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很多教师因为怕麻烦,不去理会拓广空间的内容,从而就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拓展空间和课题活动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主要任务在于鼓励、保护学生的想象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的想象向更丰富、更新颖、更符合社会需要。

4.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教和学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教师的教学艺术中充满着想象。富有想象力的教师,会创造性的教,使教学富有成效;富有想象力的学生,会创造性的学,使学习更有收获。希望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充满活力,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编.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4]2014年河北省中考试卷

[5]白雪峰 王敬如.用数学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以一道平面几何问题的证明与拓展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5,(4):45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想象力数学教学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