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5-08-11朱晨宇
朱晨宇
当前,学校的教学活动,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他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评价等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放大亮点,树立学生自信心
视障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当他们接触到新鲜的学习内容或者未知领域的知识时,显得畏畏缩缩不敢举手发言或者动手操作。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哪怕他身上的亮点是那么的微乎其微,老师都要大声地告诉他,让他对自己产生心理暗示:“我能行!”并把这种心理暗示变为真切的实践,让他感觉到通过努力真的可以做到。
例如,二年级的学生杨某,每次美工课学习的内容他总是学得最慢,动手能力一般,但思维很活跃且非常上进。一次美工课上,我就表扬了杨某积极好学的精神,他很开心,脸上布满了笑容,于是在教授新课的时候,我对他进行了一定的暗示,“前面的内容你已经掌握了,折这个你绝对没问题”,他涨红了脸,开始努力地做了起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有意对他进行了一些指点,一节课下来,他的作业成功完成了。下课的时候我点评了大家的作业,给予了杨某积极的肯定。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原本在课上沉默寡言的杨某也开始和老师互动。课堂上我留心观察他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遍又一遍的摸索,及时给他评价和鼓励,现在的杨某学习折纸的能力比一年级进步了很多,对美工学习的自信心明显树立了起来。
二、正面引导,提升学生耐挫能力
有的盲生过于自信,但在作品完成的最后阶段发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就感到懊恼和沮丧,有的甚至会过激地毁掉自己的作品。教师培养学生勇于承受挫折的心理耐受力,就显得很重要。
例如,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麻烦,需要向老师“求救”。特别是复杂的手工制作。有的学生原本满怀希望地盘筑老师要求的花瓶,由于盘筑时候的疏忽没有控制好瓶身的弧度,导致整个花瓶倒塌,最后没有完成课堂作业。学生一时无法承受这种失败后的挫折和打击,接着就做出了令我意外的举动。他满头大汗地抱怨着,突然小手一举从上往下把泥工作品给压扁了,嘴里还嘟囔着说:“烦死了!忙了一节课最后还失败了,没作业交了,怎么办?毁了算了!”
我看到了他的一举一动,说:“这么容易就能一次完工呀?你这才做了几次?就想一步到位了呀!你可知道世界上很多伟人都是在尝试无数次失败之后才成功的,半途而废一定是永远也做不好的!”“老师以前刚学的时候也失败过很多次啊,有什么关系啊!大不了重新再做。你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吗!”他默默地点点头,又准备重新开始做。
在美工制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培养耐挫力。要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半途而废!教师需要正面的引导,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帮助。通过这样反复地练习,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候的心理承受力。
三、因材施教,训练学生自控力
一个拥有健康心态的人,其行为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思想和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很好的自控力。但是一些学生的行为不能自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这给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对于这样的学生在美工课上要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并且可以不断地保持住这种有意注意。
二年级的学生曹某,在班里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上了美工课更是变本加厉,总是不能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折纸,总喜欢看看别人,摸摸别人的东西,有时候甚至和同座位发生争执。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对于纯粹理论讲授知识他没有多少的兴趣。他更加喜欢动手操作,如果给他做起事来的话,往往会非常的安静。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他安排了很多的任务,做老师的小助手,给同学们发纸,发剪刀,收剪刀,帮老师打扫卫生等。如果期间有反复,还是会有一定的惩罚措施,经过一个多月期的训练,渐渐的他的多动减少了,他把更对的精力放在了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上面,上美工课也变得比较安静了。
对于这些多动、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来说,交给他任务,让他做老师的得力助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再如何缺乏控制力的学生也有兴趣点,教师需要把握住兴趣点,因材施教地给予积极的引导,收效一定是良好的。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和审美的培养,还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注重过程性的培养,加强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诸如自信心、自控力、耐挫力等,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让学生中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能让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盲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