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2015-08-11杜建平
杜建平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并详细开列了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这是前所未有的。大纲此举的意图非常明确:提高学生感受文学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品格。但是,现实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相当贫乏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其一,从课外读物的体裁范围来看,大部分学生读的是小说、故事类书籍,特别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等,而科技类、社会科学类、百科知识类书则鲜有人问津。
其二,从阅读方式来看,看书前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性。
其三,从课外阅读的动机来看,部分学生“看课外书只是打发时间”“平时有时间不知看什么好,又不想看书本,太无聊了,随便找本书看看”“我读书只看故事情节,其它的我也说不出了”。学生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
针对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这些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呢?
一、熏陶感染——点燃阅读的情感之火
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外阅读行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即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等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
例如,在进行《归园田居》的教学时,我利用古今学者文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作为导入,使学生对陶渊明有了较充分的感性认识并对其作品产生兴趣。在进行《桃花源记》教学时,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表示已在课外阅读过这篇名作,而学生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都明显地深刻了,这显然是课外阅读所起的催化作用。
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阅读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课堂上,教师应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做出榜样。
二、引导点拨——探索阅读的通幽之径
学生读课外书,有时也苦于阅读无法,一是不会选书,二是不会读书。因此需要教师从读书内容到读书方法上进行引导点拨,也就是说,要解决“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
先说“读什么”。初中生较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但阅读理解力总体水平不高,其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好动、缺乏耐性和恒心等不利于阅读活动开展的因素。因此,给学生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传统读物尤其重要。诸如《鲁宾逊漂流记》等趣味性读物以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少年版都不失为上乘之选。这些既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又便于阅读理解的优秀读物,为广大学生展示了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天地,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兴趣浓厚,更加自觉地参加到课外阅读中来。
再说“怎样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受自身阅读能力、技巧障碍的影响,导致阅读效率不高。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先进的阅读原理和阅读方法介绍给学生,以指导其阅读。科学的阅读原理对阅读实践活动当然有着毋庸置疑的指导作用,但鉴于纯理论的知识对低龄学生而言过于艰涩、难于理解等实际情况,教师可巧用教学法加以适当点拨和引导,将文字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例如,学生阅读《西游记》后可以对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形象进行自由评价,籍此向学生介绍“接受美学”原理中“阅读主体”的概念及功能,使学生懂得阅读其实是一个充满着个性化的再创造活动,鼓励审美主体对文本进行再创作、再评价。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是代替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主体与主导的辩证统一体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生活中,教师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做“婆婆”。什么都放心不下,事事都去关照,管得太多。学生缺少自由选择的权利,没有“我要读”的心情,课外阅读必然失败;二是不做“警察”。对学生课外阅读横加干涉,不是更多地从倡导风气上做文章,专在检查措施上下过于琐屑的功夫。检查措施无疑是检查阅读效果的一种手段,但应适可而止,否则容易导致本末倒置。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还是要从检查中走出,从督促学生读书中过程中使其尝到读书之乐,从而由课外阅读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三是不做“闲人”。不做婆婆,不做警察,不等于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袖手旁观,什么都不管。而是应该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师,在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民族精华的积淀,藏在语言之中。加强课外阅读,其终极目标也在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受其影响,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作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领域中的“新生儿”,中学课外阅读确实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课题,但它还是有规可循的。只要教师以最大的热情努力探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好“燃火者”的角色,星星之火必可在课外阅读这片热土上得以燎原。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