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德育的几点思考
2015-08-11闫志刚李婧婧
闫志刚 李婧婧
现阶段,部分学校德育工作在某些方面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由此,笔者对于学校有效德育工程的建设,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成为有效德育的责任人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德育必须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能够生发出附着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带着走的良好习惯。教师不仅要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更要充当好传播美好思想、优良品行的主要责任人,引导学生不断产生向真、向善、向上、向美的情感体验与理想追求,在实际生活、学习与人际交往中学会独立思考,做到能分辨,会选择,守原则,不盲从。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责任人,核心素质就是责任心,而责任心又是分层次的。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渗透出的家庭责任、公民责任,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庭的温馨,领悟公民的义务与责任;作为教育岗位上的普通一员,教师的职业责任更是学生最为敏感、直接的感知对象,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无言的示范功能。
在责任的诠释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教育不是教师的空洞言传,而是率先垂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身教。语言的真、善、美固然能够打动人心,但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行为和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崇高品格。
在学校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是重要的德育资源,都会对学生形成有深刻影响的“德育场”。在这个大的“德育场”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体验着、品评着,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一定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效仿,并形成终身受益的品格。在这个大的“德育场”里,以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为起点,引导学生学会孝道、乐于给予;以对学生负责为基点,引导学生学会承诺、克服懒散;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乐于奉献;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回馈社会。
在教育过程中,要宽严相济、刚柔并用,增强德育的有效性、科学性和人性化。在“温柔”教育方式无效、正面教育无果的情况下,适时、适当地进行惩戒教育也无可厚非。但是必须明确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惩戒的本质必须是正其心、束其行,而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给学生带来肉体的伤害和精神的痛苦。教育需要惩戒,但惩戒必须是善意而且适度的,惩戒的实施不能受教师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在“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中获得更大的身心自由。
二、德育要着眼于内容、途径和形式的有效性
学生成长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能否顺利实现这个过渡,与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密切相关。概括起来,有效德育的内容必须以“真、小、实、近、亲”为基准点,讲究真实具体,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以及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加以示范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情商指数,促使学生有激动、有感动、有触动、有行动。
德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重要条件是需要教师的爱与智慧。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教师手中,渗透不同的理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德育的有效性就不一样。虽然与教师的工作经验、能力等有一定的关系,但离不开教师的爱与智慧。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智慧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有效的德育是全身心投入的教育,是从情感上、理智上,由衷一致的行动。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是爱,爱是这样的场景:当孩子与老师相见时,教育者的眼神,拥抱了他们,并深深地看到心里,这就是溢满心怀、富有使命感的爱。其次,教育智慧让教师的爱越发理智,越发成熟,更多地体会学生的情感,从而形成师生间的共鸣,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解决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诚实与尊重的教育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曾经欺骗过自己的父母,而欺骗过教师的学生为数更多。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满父母的唠叨不休,主要是由于对“理解与尊重”存在认知的误区。学生能够普遍领会相互尊重这一道德准则,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尊重别人。但是他们却很少真正明白,尊重在某种情形下是具有单向性的,它是一个人精神道德素养的一种不自觉的外露,具有恒久、独立的光芒,它不会因为外界回馈信息的优劣而增减。如果尊重别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那这种对尊重的理解就会有失狭隘。“理解”既需要情感的认同,又需要理智的分析,在处理情与理的关系时,要分对象、看情形。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子女应该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赋予的,生命无价、亲情无价,多一份情感上的换位思考、多一分态度上的尊重,彼此之间的理性沟通才能更为顺畅。所以,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感恩父母》的教育视频的时候,我们邀请家长前来共同观看。在观看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安排学生与自己的父母深情拥抱,借此契机开展亲情教育,学生乐于接受、家长反响良好,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再如,鉴于很多学生十分在意如何庆祝生日这一心理现象,我们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自己生日时想一想父母生育自己的艰辛,表一表自己对父母的感恩,在父母过生日时诚心诚意地为他们做一两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哪怕只是一两句深情的祝福、一两个感谢的眼神,也会让父母感到子女的孝心。这样不仅进行了孝心教育,而且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明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感道理。
三、知行合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德育不仅是育“知”,更是育“行”,它的本质内涵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行为内化,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永远读不完的书,不断地挖掘和滋养,逐步使学生实现道德的自我内化,从而实现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共处。
人的发展在于身心和谐,只有促进学生身心的同步发展,才能称得上是有效德育。当今,更多的父母往往只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却很不够,其实,心理健康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如果身心发展不协调,将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人格的培养。endprint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待人处世冷漠、无动于衷,热衷于个性的张扬、恣肆,常常不能正确处理利他与利己的关系。因此,德育活动中就需要教师以情感做支撑,坚持教育的生活化、渗透性。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总是一味地强行灌输集体主义、利他行为,往往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渗透力度显得肤浅、脱离生活实际,反之,如果首先承认利己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学生就会眼睛一亮,在此基础上告知他们利己的道德底线——以不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得自己的利益叫“双赢”,应该提倡;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是高尚,应受到赞扬——这样就缩短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可亲可感、人性人道。教育应该以正当和合法为线索,不能攀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付诸行动。
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由于有太多的欲求,经常遭遇太多的失望,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欲求,要脚踏实地地奋斗而非好高骛远地空想。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学生:努力不一定会有预期的回报,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如何才叫努力?不要抽象地告诉他们要自立、自信、自强,而是要清晰具体地指导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遇到困难要学会自我激励,不良情绪知道如何调节,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当前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的薄弱环节
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仍旧停留在以考试成绩判定学生的前程、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说明教师的工作业绩、以升学指标的多少定位学校的社会评价的状态。人们基本上还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中高考升学率的多少为准绳,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评价。德育工作往往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凸显。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到大学,反复教育的结果仍不能尽如人意,学生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知、情、意、行错位的现象时有出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是造成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尽管全社会都认识到了青少年德育的重要性,但学校德育仍然存在着有效性不够明显的现象。教育的内容假、大、空、远、虚,不能接近学生生活,忽视了德育的现实性;教师不能及时抓住学生的情感体验、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忽略了德育的可亲性;教育中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以及纯粹的理念说教,使学生形成了或多或少的叛逆性;德育过程简单,形式生硬、刻板,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学校管理中,德育工作常常是出了问题狠抓一阵子,只是突击战,而非持久战;德育途径程式化,比较单调,往往使学生不喜欢,甚至不接受,等等。如此的学校德育不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振和共鸣,也很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总之,有效德育重在教师以“有效”为目标,真正把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紧密结合,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不能总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要脚踏实地、不唱高调,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自己负责,也关爱亲人、同学,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自我超越,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成为心态积极、个性良好、品行端正的社会人。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沂源县西里中学山东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