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课堂演绎灵动的生成

2015-08-10李芳

新课程·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课堂教学

李芳

摘 要:新课程倡导在教学现场中,不断地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更多的教学生成。基于教学现场本身生成性的特点,教师预设得再充分也会有新的生成出现。

关键词:教学生成;课堂教学;物理课堂

]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教师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教学反思的不断进行,许多教师都已深深感悟到教学生成的重要性。

我在几年的物理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觉得在处理教学现场中的教学生成时,努力尝试做到“三回”。

一、回味无穷——放大生成

课堂中的教学生成往往有很多,对于生成有时需进行放大处理,使学生回味无穷。在处理放大生成前,首先要凭借教学智慧,把握有没有放大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追问的角度与效度,尤其要注重引导的力度与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效,进而实现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兴的预设中生成。

[案例]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实验

师:如何显示鼓面振幅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1: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看纸屑跳起的高度。

生2: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看泡沫跳起的高度。

生3:在鼓面上撒一些米粒,看米粒跳起的高度。

生代表:通过实验,发现纸屑、泡沫、米粒跳起的高度不明显,即实验效果不明显。

师:怎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振幅大小呢?(我本意是想用力敲)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生4:在鼓面上放个乒乓球,因为乒乓球的弹性好。

师: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应怎么办?

生集体:通过实验来检查。

(我本想叫学生去体育室借乒乓球)

生代表:从桌子里拿了个乒乓球(体育课上要求带),开始做实验。发现用乒乓球效果好,但乒乓球容易跳到其他地方去。

师:能否把实验改进一下?

生:可以用一根细绳把乒乓球固定好。

(接着通过实验发现:现象明显,效果好。)

以上演示实验,我本来只预设并准备了纸屑、泡沫、米粒,没想到学生能想到乒乓球。此时,我随机应变,适时放大教学生成,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并进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给学生带来了惊喜,又令我多年以后仍觉陶醉与享受,深深感悟到教学生成的意味深长。

二、回头是岸——搁置生成

当教学生成与教学目标无关时,要适时加以搁置,让学生回头是岸。教学现场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特定场所,而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要讲究效率,所以,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也要适度,以免跑题。

[案例]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出示图片:被举高的重锤、山坡上的石头)

师:请结合图猜想,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哪些?

生1: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生2:可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以上猜想是课本上的图引导)

生3:可能与物体的硬度有关,硬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教师愣住了“怎么让学生能迷途知返”)

师:那么,请你说说依据是什么?

生3:重锤、石头硬度大。

师:你还能举出重力势能与硬度有关的例子吗?

生3:……

由于教师给出的两幅图易对学生造成误导,进而生成与教学无关的猜想,严重偏离教学内容,此时,老师应予以搁置,因为这样的生成,反而会影响教学方向。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注意,课堂所涉及的教学资源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意外生成。如果老师在出示的图中增加“瀑布”的形象画面,再让学生进行猜想,那么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了。

三、回心转意——引导生成

有时教学生成需要缩小,即对生成进行控制和调整,去照应预设目标,让学生回心转意。缩小生成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有方向性、有目标性的引导中,对教学生成进行有效点化,不断地充实、丰富预设的教学目标,回归教学原点。

[案例]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师:请同学们猜想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1:电压。

生2:电流。

生3:通电时间。

生4:电阻。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分组选择你们的猜想,讨论实验方案并完成探究……

(学生活动)

师:请大家汇报你们的论证结果……

生5:与电压有关……

生6:与电流有关……

生7:与通电时间有关……

师:很好!(老师脸上略显轻松,准备后续教学……)

生8:老师,我们实验时发现:串联时电阻大的电功多、并联时电阻小的电功反而多,为什么?

师:(面对生成的问题,灵机一动)问得好,下面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为什么呢?

生9:串联时,电阻大的用电器做的电功多是此时它两端的电压大的缘故。

生10:并联时,电阻小的用电器做的电功多是此时通过它的电流大的缘故。

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请同学们说一下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这是我在“电功”教学过程中的片段。对于影响电功大小因素的猜想,不管教师如何预设,学生都会根据已学的电学知识,作出电功可能与电阻有关的猜想。我觉得此时要及时把握好这个生成时机,不牵强附会,科学、规范地对学生加以引导。

随着物理新课程的不断实施,改变过去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悉心领悟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改变并重建物理课堂教学,关注教学生成,做到随机应变、随时反思,这已成为每位教师都在思考的命题。只有我们物理教师真正关注了教学生成,才会在重建物理课堂过程中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个性化教学,进而更好地实践我们的物理新课程。

参考文献:

李润喜.让奇妙的物理抓住学生的心[J].学周刊,2015(05):18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课堂教学
关于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
浅谈情景模式在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创设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