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寻根之旅精神,沐多元智能之花
2015-08-10杨桂红
杨桂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管理的许多层面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改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学校管理也迎来了崭新的课题。如何适应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杨校长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为学校的多元发展,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应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管理;学校制度建设;多元评价;社会效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管理的许多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程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学校管理也迎来了崭新的课题。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众所周知,一个人所具有的管理水平和层次越高,他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具有前瞻性。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的前身为明德女子职业学校,由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吴仲裔先生在1913年创办,是在世界上享有“物理女皇”声誉的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母校。建校后,校名几经更迭,1998年5月更名为“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2000年4月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10年9月,太仓市委、市政府决定明德高级中学整体搬迁到太仓市区,与当时的太仓实验高级中学合并为新校,杨炳奎成为我们学校的校长。杨校长常说,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对于教育管理,他主张要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多元成才。由于学校有许多外聘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如何尽快融合,是校领导思考的课题。他把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学校教育及管理中。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发展心理学和教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先生创立的。他将智能定义为:“人类在解决难题和创造产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又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所珍视的那种能力。”认为每个人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这八种智能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是一组能力而非一种能力。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涉及学校管理的许多层面,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杨校长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指导学校的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
首先,体现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多元智能理论的精彩之处是多元性和包容性,因此,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应该重视从显性质量和隐性质量两方面去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侧重于团体考核,即备课组和教研组的考核,在机制上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合作教学、共同进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我校优秀的外聘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点,他提出“一组(教研组)一品”“一课一品”的理念,加快融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让无论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看到自己教学上的提升空间。他常说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多么的可怕,这个学校就死定了,我们要提倡多元教学,百花齐放,学校愿意为每位老师创设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春风化雨般的话语为老师的课堂改革探索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教室安装了白板,杨校长把省、市各级名师请到学校,请进课堂,一些专家成为我们学校的特聘教师,为每位老师的课堂进行把脉。
其次,我们学校还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完善了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为减轻老师的负担,办公室优化了值班制度。教学上,不仅有教师检查的“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也有学生学习“六认真”评价要点及管理办法。即:
一、评价要点
1.认真上课:提前到位,坐姿端正。
2.认真笔记:手上有笔,重点突出。
3.认真作业:独立工整,不缺不漏。
4.认真订正:纠错到位,留下痕迹。
5.认真考试:思想重视,诚信严谨。
6.认真回顾:收集完整,计划行事。
二、管理办法
1.现场开具:对首次违反学习“六认真”的学生进行提醒,开具处理单,对再次违反学习“六认真”规定的学生进行警告等处分。
2.当日公示:对违反学习“六认真”的学生进行全校通报,并告诉班级、家长。
3.追踪管理:对违反学习“六认真”的学生进行档案管理、追踪统计。
4.纳入评价:发挥学习“六认真”评价在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等中的导向作用。
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从“爱学习”之星学科知识竞赛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逐日高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通过率和得A率大幅度提高;除了文化课考生,近年我校有多名学生考上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名牌艺术学院和其他体育院校。在2014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一名学生以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第一的成绩被上海体育大学提前预录取;在中央戏剧学院招考中,一名艺术生全国9000名考生中以专业课第四名的成绩为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艺术之路写下了完美的句号。在2014年的全国高考中,我校以超出一倍的人数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极高评价。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科研课题的引领:学校成立了杨炳奎名师工作室,和成继龙名师工作室,
并以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苏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为依托,参与了多项省重点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的实施,还有许多微型课题的实践,创立了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学校为每位年轻教师配备了师傅,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青年教师三项基本功竞赛,即粉笔字、教案设计和集体会课的比赛,并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和奖励。许多年轻教师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百节好课评比中获奖。而且,通过教师间的随笔竞赛、读书笔记征文比赛、紫薇论文发布会、各级各类的论文发表和评比,我们学校形成了常读书、勤反思、重行动的良好氛围。2013年12月,我校还承办了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主办的“聚焦课堂 享受课堂”——2013年江苏省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我校的三位教师蒲丽红老师、金友珍老师和严俊老师一同和来自常州、泰州、盐城、扬州的六位名师为全省的语数外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展示,受到了领导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赞赏。
对校本课程的二次开发引领者老师从教书转向教学生,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秉承“爱国奉献、科学创新”的吴健雄精神,学校开设了紫薇大讲堂,成立了紫薇文学社,组建了环保小组。尤其是由全国优秀教师王金云老师指导的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常常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和国际的机器人大赛,连年在比赛项目中获得国际性的冠军和全国冠军。仅仅是全国一等奖就多达20余次,江苏省一等奖47次。今年他们参与创新设计的机器人婴儿床解决了妈妈们的烦恼,苏州日报和苏州教育网为此进行了报道。学校也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成为江苏省机器人省级课程创新实践基地。
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会安排全体学生踏上寻根之旅,为吴健雄博士扫墓,到吴健雄博士墓前感受科学的熏陶,铺展爱国的情怀。对于德育工作,学校要求除了教师要有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理念,还邀请社区、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学校的民主监督和管理工作,举办了“校长有约”的主题实践活动,请家长委员会的部分委员进行座谈,倾听家长的声音,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班主任论坛的举行又体现了多元智能的自我认识和反思,极大地密切和促进了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他们的管理经验又为学校储备了后备干部。每个学期,学校还会邀请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和初中学校的校长等各界人士到学校参加“校园开放日”的活动,从听课、交流到学生饮食卫生、阳光体育展示的各个方面,让社会来参与、评价和检验我们的管理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特别是阳光体育的多元开展,德育微论坛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亮点,受到了家长的极大赞许,太仓市民营企业家施昌付先生专门设立奖助学金,来表扬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也拨出部分资金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良好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后勤的服务保障。总务处、装备室不仅在硬件上为教师做好随时的服务,还每天对学校餐厅的卫生、饮食配备等进行检查,确保师生的安全。学校本着国际化办学的新理念,开设了日语班,与美国亚特兰大查特高中、德国尼古拉斯·冯·维斯一级文理中学结成友好学校,两国师生间的友谊也在不断的互访中得以深化。
第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和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制度。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的。相对于考评结果,我们学校更注重对教师过程的评价。学校允许教师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不允许教师的不作为,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应该帮助教师找到他的优势智能,进行必要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不断有所体验,有所进步,对教科研积极分子、会考标兵、获得减负增效的教师进行表彰,并和年终绩效考核进行挂钩。这样,既重视了考评的过程,也保证了考评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
作为学校领导,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杨校长倡导的管理理念。学校专门组织了师生合唱团和民乐队,每年都会举办师生迎新年晚会,工会除了建议老师在没课的第八节课进行锻炼外,还鼓励教师每学期参加市里举行的教工体育比赛,在校内也举行一些有趣的比赛,从而既丰富老师的业余生活,又锻炼身体;每学期学校还会请法制副校长、交警队的领导来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学校还被评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
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理事长张开冰女士说过:智能本身是没有道德性的,任何智能都可以勇于建设,也可以勇于破坏,智能和道德结合才能成为美德。多元智能理论的未来走向就是智能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类的全部智能,使之与道德相结合,全面培养出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杨校长在我们学校的探索已经做了最好的诠释。愿多元智能的管理之花开遍我们的校园,在教改的百花园中增添一抹亮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4-03.
[2]杨炳奎.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管理[J].江苏教育研究,2007(0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