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研究

2015-08-10于东侠

新课程·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和谐统一人文性工具性

于东侠

摘 要: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可以说是其两种基本属性。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的联系,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和进行有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最新颁布的课标中也明确规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标准为语文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那就是对以往单一的工具性的重视,转向对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兼备的关注。结合对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分析,来进一步研究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末,语文界的基本理念仍然是:语文是教化的工具。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语文工具性”理论的弊端逐渐地暴露出来,一时间“语文人文性”又成为语文界争论的焦点。近些年来,理论界对于语文是应该以工具性为主,还是以人文性为主的探讨从来没有休止过。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的“工具性”论还是近年来的“人文性”论都是片面的,两者之间的结合对语文学科来说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当中一方都不可缺少,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的定义,更是进一步以官方的手段对此进行规范。

一、何谓工具性与人文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语文是一种工具”,那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充当媒介与联结的作用,并且语文学科这一种工具,并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用于特殊的工具,是个人和社会都无法离开的重要手段。没有语言的社会人类将无法生存,也正是因为语言所具有的这种独特功能,致使工具性成为语文的本质特性。

人文性,在“语文工具性”理论弊端重重之时,一跃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心。何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以人为本”,通过语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审美情操,以学生的思想为中心,并让他们在前人作者的思想学习当中,受到熏陶并有所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更应在学习基本言语技巧的同时,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其获得情感体验。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工具性的探究

语文的首要目的就是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语言使得工具性成为语文的本质属性,那么既然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那么该如何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好这一“工具”呢?中科所研究员张田若先生有过一段见解:“用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去规范学生不够规范的语言,用课文中丰富的语言去丰富学生不够丰富的语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小学阶段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语言学习还远远不够,如文言文。因此在这一阶段,对于一些文章的学习,重点在于从语言的工具性角度分析,作者这样来表述是为什么。如人教版《安塞腰鼓》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读,理解文章大意,其次重点便是师生合作探讨文章句式,如何用写实与反衬的手法,用激昂对称的排比以及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主旨。也可以通过这样,来提高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为自己今后文章的写作与语言表达积累素材。

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人文性的探究

往往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由于老师过分追求单纯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情感因素的散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肤浅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体会不到作者所要体现出来的人性化内容,人文教育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在人教版初中课本中有许多的地方渗透着人文因素,富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在人教版《散步》一文中,课后练习中就有这样一个题目:“我蹲下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启发学生对赡养老人的思考,引导他们在文章学习之余,对社会问题有一个自己的观点,并逐步培养正确的价值理念。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最新颁布的课标中明确规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标准为语文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那就是对以往单一的工具性的重视,转向对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兼备的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属性,那么怎么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正面就是工具性,反面就是人文性,每一面都离不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统一的整体。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技巧与规范,更是要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感触到传承下来的文化与情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文章华丽的对仗彰显出中国古文精湛的技巧与手法,为后世所钻研。而文章中凸显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

参考文献:

[1]包丽婷.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J].语文与人文,2012(11).

[2]张建春.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文科教学探索,2010(01).

[3]卢勇.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统一[J].教法交流,2014(02).

[4]李祥福.工具性人文性一个也不能少[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和谐统一人文性工具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试论报纸版面的和谐统一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