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研究

2015-08-10陈博贾占标倪志良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收敛泰尔指数城乡收入差距

陈博 贾占标 倪志良

摘要:文章通过门限面板模型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形状函数,该函数顶点所对应的泰尔指数(门限值)为0.026 895。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得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在扩大,但有收敛的趋势,收敛上限的估计值是0.136 562 5。最后提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收敛;动态面板模型;门限面板模型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2014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进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国家。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95年的2.715上升为2013年的3.031,绝对收入差距由1995年的2 705元扩大为2013年的18 059元。如果将教育、医疗与通货膨胀等因素也纳入考虑范围,那么我国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将会更大。

二、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分析

1. 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本文使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使用Shorrocks(1980)的方法来计算泰尔指数,表达式如下:

本文将使用方程(2)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研究,由于该模型中包含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即该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所以使用动态面板模型去估计该方程。Arellano和Bond(1991)提出了估计动态面板模型的一阶差分GMM方法,但是这种估计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例如:(1)弱工具变量问题,(2)无法估计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的系数。于是Blundell和Bond(1998)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系统GMM估计方法。

3. 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本文运用我国28个省市1995年~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剔除了重庆、四川和西藏。

对泰尔指数的动态面板分析结果见表1。该表呈现了差分GMM的一步和两步估计以及系统GMM的一步和两步估计结果,同时根据AIC准则选取因变量的滞后阶数。本文用Abond1、Abond2表示差分GMM的一步与两步估计,用Sys1和Sys2表示系统GMM的一步与两步估计。如表1中所示,theili,t-1的系数?酌都是处在区间(-1,0),说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收敛的。在估计结果的显著性方面,一步差分GMM与两步差分GMM的显著性相同,两步系统GMM比一步系统GMM的估计结果显著。对于两步估计结果,系统GMM比差分GMM显著。在系数估计结果大小比较方面,对于常数项、?酌和?渍1,一步差分GMM都小于一步系统GMM的估计结果(带有负号的系数指的是绝对值),两步差分GMM与两步系统GMM也满足同样的规律。对于系数?渍2,一步差分GMM大于一步系统GMM的估计结果,两步差分GMM与两步系统GMM也满足同样的规律。

城乡收入差距中易出现截面相关与异方差问题,而该问题在两步GMM估计中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同时Windmeijer(2005)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发现两步估计比一步估计具有更好的无偏性。从工具变量有效性的Sargan检验来看,两步GMM估计要优于一步GMM估计。从残差序列相关性的Abond检验来看,两步差分GMM与两步系统GMM都存在一阶序列相关,二阶序列不相关,但是在二阶序列不相关中两步系统GMM显著性要高于两步差分GMM。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选取两步系统GMM作为对本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

现在将两步系统GMM的估计结果带入到方程(2)中,并整理为水平方程的形式,得到以下方程:

theili,t=0.043 7+0.627 7theili,t-1+0.146 7theili,t-2-0.094 4t-heili,t-3(3)

使用方程(3)进行迭代运算,得到2053年的全国泰尔指数0.136 562 5,将2053年的指数除以2013年的指数得到结果1.095,上文中提所以可近似的认为a等于1.095。因为a>1,所以说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在扩大趋势下收敛。将新得到的50年全国泰尔指数(2014年开始)与2013年的全国泰尔指数相除,得到的结果绘制成图1,该图再次表明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但是扩大的速度逐渐放缓。

纵坐标是第t年全国泰尔指数与2013年全国泰尔指数的比值,横坐标是年份。

三、 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机理分析

1. 对门限面板模型的介绍。现在使用门限面板模型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由Hansen于1999年提出,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单一门限面板模型):

yit=?滋i+?琢1xitI(qit?燮?兹)+?琢2xitI(?兹在该模型中yit为因变量,qit为门限变量,I(·)为示性函数,Xit为控制变量,?着it为服从独立同分布的随机扰动项。

2. 变量与样本的选择。本文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政府干预程度(GI)、人力资本投资率(HCI)、固定资产投资比重(IFA)、对外开放度(SO)和城镇化水平(UL)作为控制变量。

3. 门限面板模型的构建与估计结果分析。为了防止伪回归的出现,下面对本文所用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2中的检验结果可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都通过了三个检验,泰尔指数、政府干预度、人力资本投资率与城镇化水平都通过了LLC与Breitung检验,但是都没有通过IPS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开放度都通过了IPS与LLC检验,但是都没有通过Breitung检验。根据以上的分析,可认为该8个变量都是零阶单整序列,即都是平稳的。

为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关系,将门限面板模型设为以下形式:

lnGDPit=?滋i+?琢1theilitI(theilit?燮?兹)+?琢2theilitI(?兹其中lnGDPit表示第i个个体第t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要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所以将城乡收入差距设为门限变量。Xit为控制变量。

根据表3,对门限变量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在门限模型的第一个假设中,得到的F1统计量结果显示应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在第二个假设中,得到的F1统计量结果显示应该接受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认为该模型只存在一个门限值,该门限值为0.026 895,其置信区间为(0.016 739,0.037 051)。在门限值?兹的左侧,系数?琢1为正值,说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关系,即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经济呈现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当存在一定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时,生产要素和财富逐渐向城镇集中,从而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最终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一定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也会增加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多样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全面和快速的发展。在门限值?兹1的右侧,系数?琢2为负数,说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负向关系,即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经济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较高的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存在会产生收入差距上的累积效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入差距逐渐扩大,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能力有显著差异,于是使城乡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陷入恶性循环中。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低,不能及时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导致农村经济投入不足,进而抑制经济的长期增长。

四、 政策建议

前文的分析也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1. 加大对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带来人力资本投资的巨大差异,进而形成城乡居民收入能力的差距,即城乡差距的累积效应。另外,我国现阶段结构性失业较为明显,因此,需要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居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突出体现为教育质量差异。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期培训,建立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机制;同时,保证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存量和增量两个层面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于完成基础教育后不久即进入就业市场的农村劳动力,政府为其提供廉价的职业培训,使其充分转化为社会稀缺的技术工人;对于有外出务工倾向的农村中年劳动力,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接受技能培训。通过政策激励,引导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创业。

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民的“金融门槛”,提高农民融资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金融门槛”即进入并使用金融服务的成本,它将获取金融服务的居民区分为不同的群体。长期以来,“城市偏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我国城镇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农村大量储蓄资金流向城市而形成“资金洼地”,农民融资难问题逐步显现。金融压抑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减少农村金融资源的“漏损”。为此,需要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多元化,发展农村金融衍生工具,适当降低农村信贷门槛,规范民间金融等。此外,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由于其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及信用水平的低下,无法享受金融门槛较高的金融服务,往往只能以储蓄存款等手段来降低财富贬值速度。因此,需要激励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规避财产贬值风险,实现财产保值甚至升值。

参考文献:

[1] Shorrocks A F.The class of Additively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s[J].Econometrica,1980,(3):613-625.

[2] Evans P and Karras G.Convergence Revisited[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2):249-265.

[3] Barro R and Sala-i-Martin X.Convergence[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2):223-251.

[4] Beyaert A.Output Convergence: The Case of Current and Forthcoming Members of the European Union[M].Science Publishers,2008,(1):20-3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研究”(项目号:11JJD790038)。

作者简介:倪志良(1966-),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预算、税收与公共支出管理和幸福经济学;陈博(1986-),男,汉族,天津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税收与公共支出管理;贾占标(1988-),男,汉族,山东省枣庄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税收与公共支出管理和幸福经济。

收稿日期:2015-06-13。

猜你喜欢

收敛泰尔指数城乡收入差距
高中数学课堂恰当均衡思维的“收敛”与“发散”,提高课堂效率
空间及非空间效应下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比较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我国地区间高技术产业出口差异研究
江苏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时空变化研究
一种求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正交多Agent遗传算法
泛珠三角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趋势研究
基于空间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