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5-08-10

中国教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节选自批判性创造性

阅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字词识别,另一方面是阅读理解。围绕阅读理解问题,主要有四种阅读方式。

一是分享性阅读。这是从听读到独立阅读的一种过渡形式。分享性阅读强调师生之间、同伴之间不以识字为目的,利用语言材料在故事中、游戏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往往选择儿童特别喜欢的,符合他们兴趣、能力、经验的故事,本身的素材并不难,其最核心的特点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策略性阅读。这一点在中国的语文教学中是比较受重视的。老师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进行推理、信息搜索,监控自己的理解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沉静性阅读。它直译叫作持续性的默读,是最近在国内非常流行的。它希望学生能够在需要阅读的时候立即进入阅读的状态。它最终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一种阅读的习惯。四是对话性阅读。它也称协作性的思维和推理,这在建构主义的背景下非常受重视,它强调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目的是促进阅读的创意,是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上四点,越在前面越基础,越到后面越难。随着学生的年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容增加进来,这样才能逐渐培养他们有兴趣、有能力、有好习惯、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阅读。

—伍新春

(节选自《文化与教育》)

猜你喜欢

节选自批判性创造性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Hearts and Hands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十月
名家写夏天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