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2015-08-10杨银付

中国教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办学现代化

杨银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教育领域来说,就是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提出改革要坚持“三个进一步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教育改革中同样需要坚持这“三个进一步

解放”。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需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个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可以在不同层面来理解,其中最具全局视野层面的,就是管办评分离的改革,因为它涉及了教育中的方方

面面。

第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的水平,推进“管”的现代化。在管理—办学—评价的综合改革中,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上游,是基础性的,是首先需要改革的方面。管理上的放权,将为办学和评价上的创新提供空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管”的改革中,一要厘清管的内容;二要改进管的方式;三要以信息化带动“管”的现代化。

第二,着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办”的水平,推进“办”的现代化。在管理—办学—评价的综合改革中,办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并不直接提供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是教育政策,学校才直接提供教育,办学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教育改革只有最终落实到学校层面,体现到教师和学生身上,才能真正见到实效。在提高办学水平方面,一要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立德树人作为根本要求;二要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重要着力点;三要把教育家办学作为重要支撑。

第三,扎实推进多元主体评价,提高“评”的水平,推进“评”的现代化。在管理—办学—评价的综合改革中,评价的改革和创新也十分重要,评价往往是指挥棒,下游的评价可以反过来带动上游的管理和中游的办学。

(责任编辑:杜永生)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办学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我的女巫朋友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