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促生长剂及其复方对鸡促生长效果初探

2015-08-10李龙瑞汪卫平周奀忠陈金兴邵智军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常规乙醇饲料

李龙瑞,葛 辉,孔 晟,汪卫平,周奀忠,陈金兴,罗 灵,邵智军

(1.江西新天地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峡江331409 2.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涿州072750;3.江西省峡江县畜牧兽医局,331409)

长期以来,人们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以达到提高畜禽饲料转化效率,增进食欲,促进生长,改善畜产品质量及防治畜禽疾病之目的。众所周知,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易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易导致毒副作用和残留,不但降低畜产品品质,对人类健康产生损害,同时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开发利用天然动、植物活性成份或其它生物制剂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作饲料添加剂势在必行。本研究正是利用天然植物制成“促长止痢散”、发酵生物制剂“活性肽”作饲料添加,并与传统的化学止痢促长剂-喹乙醇对比,以探索其在提高鸡生产性能、防治疾病及血常规指标等方面的效果。为此,我们于2014年3月至5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房进行本次初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动物 试验选用南昌市某种鸡场提供的海兰蛋公雏,经预试后选取320羽,逐羽编上脚号。试验鸡试验前断喙,并按正常程序进行预防接种疫苗。试验分成8个组,每组3个样,每个样10个重复。

1.1.2 供试仪器及药品 仪器: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HF-3000;电子称等。

药品:“促长止痢散”,由江西新天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系由贯众、何首乌、麦芽等纯中药超微粉碎制成,批号:20140202;“活性肽”,由江西核工业瑞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为小分子活性多肽,批号:2013101;“喹乙醇”,湖北某厂家生产,生产批号:130801。所有药品经检验均符合规定要求。

1.1.3 试验日粮 试验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自配小鸡全价配合饲料(预试期及试验前20天),第二阶段为自配中鸡全价配合饲料(试验后20天),饲料不添加任何试验药物以外的任何药物。产品成份分析保证值见表1。

1.1.4 试验分组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组间比较设计,将预试10d(0-10d)后的雏鸡称重,随机分成8组,每组3个样本,每个样本10个重复。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组(不用药);7个试验组(用药)。试验分组及用药设计见表2。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组饲料的配制 在各组日粮配方相同的基础上,试验组分别按上表药物添加量将相应药物添加到全价配合饲料中,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

1.2.2 饲养管理 试验鸡采取笼养,全程自由采食,试验前按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栏舍、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及时清理粪便,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和安静。发生疾病不予治疗,死亡鸡只及时称重并掦除耗料,并记录死亡率。

1.3 试验项目

1.3.1 增重 试验鸡11日龄正式试验,开始时称取各组鸡只个体重,以后每隔20d称个体重1次,至间隔40d结束时共称个体重3次,分析比较各组增重率差异。

表1 试验日粮成份分析保证值(%)单位:能量:千卡/千克,其它:%

表2 试验分组及用药 单位:g/kg

表3 各组日增重及差异性比较单位:g/羽

表4 试验鸡成活率及料肉比情况单位:kg

1.3.2 耗料 每天准确称取和记录各组采食量,试验结束时比较各组料肉比差异。

1.3.3 健康状况 每天观察和记录,对发病鸡只不采取药物治疗,出现死亡则剔除其耗料,分析比较各组的成活率差异。

1.3.4 体形外貌变化情况 主要观察各组鸡毛色、精神状况和粪便情况,分析比较其差异性。

1.3.5 血常规指标测定 试验结束时,每组隨机抽取10只采全血作血常规测定,共20项指标,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血常规指标差异性。

1.4 统计分析 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统计软件-DAEMON Tools Lite进行分析统计,比较各组间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增重结果见表3

表5 试验鸡血常规检测结果

2.2 料肉比及存活率结果见表4

从表4可见,所有试验组的料肉比较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试验1(喹乙醇组)最好,降低料耗48.9%,试验5组最小,降低9.26%。死亡情况以对照组死亡2羽,成活率93.3%;试验4组(喹乙醇+活性肽)死亡1羽,成活率96.7%,其它各组均未死亡。

2.3 外观观察结果 试验组鸡羽毛光亮,体态结实而丰满。对照组鸡羽毛相对光泽度差,体态松弛。

2.4 疾病观察结果 所有试验鸡在试验过程中均没有明显的拉稀拉痢现象发生,而没有用药的对照组鸡时有拉稀拉痢产生,影响到鸡只的生长。

2.5 血常规检测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血常规许多指标差异不明显,没有达到显著差异(P≧0.05),其没有列入下表中,包括: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比率(LYM%)、淋巴细胞(LYM#)、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有显著差异指标见表5。

结果显示,中间细胞 (MID#)、粒细胞(GRAN#)、中间细胞比率(MID)和粒细胞比率(GRAN)组间存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从试验日增重结果来看,所有试验组都不同程度地高出对照组,除试验5组(喹乙醇+促长止痢散)外,其它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说明所有试验药物对鸡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三个单方用药组比较,试验3组(活性肽组)效果最好,比对照组提高25%,试验2组(促长止痢散)次之,提高18.3%,试验1组(喹乙醇)提高16.8%,但三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四个复方用药组比较,除试验5组(喹乙醇+促长止痢散)没有显著提高外,其它三个组均显著提高增重(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且与单方用药组也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活性肽、中药促长止痢散、喹乙醇对鸡生长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联合用药没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3.2 从试验耗料比较分析来看,七个试验组都能不同程度地大幅度降低试验鸡料肉比,最高为试验1组(喹乙醇组),料肉比降低率高达48.9%,最低为试验5组(喹乙醇+促长止痢散组),降低9.26%。这一结果也说明,添加活性肽、促长止痢散、喹乙醇能大幅度降低鸡生长料肉比,但联合用药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3.3 从血常规分析看,虽然大部份血相指标没有明显差异,但结果发现,各试验组鸡中间细胞(MID#)和粒细胞(GRAN#)数及其占血细胞比例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间细胞及粒细胞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指标,说明活性肽、促长止痢散及喹乙醇都能一定程度提高鸡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增强鸡对疾病的抵抗力,但联合用药与单方用药没有明显差异。

3.4 从试验观察结果看,各试验组精神状态好,很少有拉稀拉痢现象发生,而不用药对照组则稳定性差,同时死亡率高,成活率为93.3%,试验组仅试验4组(喹乙醇+活性肽组)死亡1羽.。这一结果说明,活性肽、促长止痢散及喹乙醇能防治鸡疾病的发生,提高育成率。

4 小结

在如本试验喹乙醇类化学药品受到愈严格限制使用的今天,本试验的纯天然药物中药-促长止痢散及生物活性肽将可成为很好的替代品,其开发应用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杨明,田继震,付超美,等.中药药剂学,第三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 赵小燕,盖国胜,杨玉芬.超微粉碎技术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粉体技术,2008,14,(4):52-56.

[3]王丽宏,张延,张宝彤,等.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概况[J].饲料博览,2013,(10):13-16.

[4]万遂如.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J].现代畜牧兽医,2014,(1):27-33.

[5]许剑琴.21世纪中兽药发展前景[J].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8):10-13.

[6]中国兽药协会.中国兽药协会统计年报.2012.

[7]杨明,田继震,付超美,等.中药药剂学(第三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8]中国兽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S].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血常规乙醇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粤海饲料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新催化剂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血常规解读
榆神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乙醇装置建设进展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