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2015-08-10徐大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课文教材

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推进中出现了花样繁多的模式与策略,这些模式与策略都是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而产生的,但是静下心来去反思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的课堂教学对语文知识分析要求得多,对知识积累要求得比较少;有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动嘴要求得多,对学生动手学习要求得比较少;有的课堂教学对学习方法要求得多,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得比较少;还有的课堂教学对考试要求得比较多,对学生养成良好品性要求得比较少。这些课堂教学表面上看教学效果很好,实际上成效并不显著。那么,怎样做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关键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去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追求切实可行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一节课的纲领,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更是学生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航线。每一节课,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必须认真合理地去拟定教学目标,想一想根据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怎样的教。再从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这节课学生该学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达到怎样的目标,从而使整节课有规可循,有据可依。上完一节课,教师课后还要去回想一下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是否完成,学生掌握的效果如何等,甚至为了检查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操作性比较强,能很快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如何的练习来测试。如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就是字词、文意以及能否读懂、读通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教师为了检查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要设计一些字词解释和简短文言文阅读练习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看看学生对重点字词是否能解释,简短的文言文是否能读懂、读通。假如通过检查发现学生读不通、读不懂这些文言文,那就说明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不切实,教学目标的确定不恰当。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重新去审视、修改设计教学目标。要想做好这一点,教师首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改起。重新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哪些目标,达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弥补前面设计中的不足等,这些要素都要考虑进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才能指引和约束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活动行之有效。切记万不可忽视,或跳过去,给学生造成夹生饭。

然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并不是独立性的,是具有连贯性的。它通常又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一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二是环节目标和整体目标,三是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短期目标,同时也有学习这门课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比较具体实在的,一节课学习哪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用一两句简练准确的话呈现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不要繁杂啰嗦,表述不清。而长期目标是课后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目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将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产生怎样的效果等。这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逐步去实现。环节目标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环节而设定的目标。通过这个环节学习完成怎样的任务,达到怎样的目标。这些目标,是针对学生而言,而不是针对教师提出的目标。它比较具体,甚至具体到某个词语或语句学习。整体目标是整个这节课所呈现的目标,具有整体性。完成这个目标主要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学习叙事诗《木兰诗》,这篇课文的整体目标主要是掌握重点字词和熟读课文。如果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算是达到了目标。静态目标是死的,而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人,是活动的。教师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围绕学生实情与学生需要去设计目标,绝不能按教师的实情需要去设计,要把静态目标转换成动态目标。否则,教学效果就体现不出来。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的是当老师累的时候,就是学生最轻松的时候,而且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需要出发,因人而定,哪些地方学生弄不懂,掌握不到位,教师就要从哪一方面设计目标。

二、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要追求精确具体

除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外,还有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的设计,这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地方。任何一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难点,作为教师,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是针对学生学习提出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学生必须要掌握但又弄不懂的地方。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完成,但是从学生实际方面看仍然对相关的知识点还是没有弄明白,那就说明教师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所偏离学生实际,甚至是不适当,教师提前预计的教学效果也就根本达不到。例如,《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语言的运用和材料的选用。教学时,如果教师主次不分,取舍不当,胡子眉毛一把抓,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就会严重下降,教学目标就会难以达到。

三、课堂教学活动要追求落实

课堂教学主要的问题不是教师的讲,而是学生的学。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开,不敢把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交给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效课堂的贯彻落实,无论是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尽快转变角色,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做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着,学习方向的指引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激励者以及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切忌盲目操纵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意破坏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要在指导、点拨和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多做文章。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备课的时候要有充分的准备与思考。像作文训练就在于设计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让学生先在模仿中去学习,模仿中去思考,去积累,从而达到教师教的目标,达到学生学的目标。但是,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只是成就了教师,学生只是这一过程中的参与者,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学生的进步就甚微,甚至是未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落实,只有这样,教师教的目标就会完成,学生学的目标也会实现。比如,教学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先不要去讲,先让学生听读课文,再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朗读,去找课文中那些弄不清楚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去解决这些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后,再要求学生去读课文,去按照注解提示翻译课文,甚至让学生去抄写课文,背诵课文。最后让学生去找出一些多义词、古今异义的词等,让学生翻译课文,了解作者或写作背景。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教师的一切安排都是围绕学生在运转,学生的主体凸显的很明确,教学效果也就提升很大。

四、要加强学生的研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好例子。这里所说的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学情的分析。它是教师备课上课以及设计教学的最基本因素。教师只有掌握学生情况,才能去开展教学。否则,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说要用教材去“教”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去教学生,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的阅读,而不是教师的阅读。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从认知规律出发,二是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三是要从教师自身的优势出发。只要让学生围绕教材学习,掌握知识规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才会成功,才会取得成效。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围绕这些规律去设计,课堂教学才会彰显效果。

(徐大功 甘肃省天祝县第二中学 733200)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