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2015-08-10保世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老人与海海明威鲨鱼

一、总体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有自主探究的内化精神;要促进人的自身精神文化发展;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本课便是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问题探讨”法,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思想倾向和文化选择。

二、学法分析

首先,本文是节选部分,虽然可以独立成文,但如果要较好地了解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还必须对《老人与海》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要有所了解,所以,应提前让学生阅读此小说或者了解故事梗概,才能助于学生对此文的深刻理解。其次,本文虽然是节选,但是文章依然很长,所以,上课前尽可能地让学生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如老人与鲨鱼较量的五个回合。再次,学生对海明威可能比较陌生,教学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寻找一些课外资料,以期能对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最后,本文充满了较强的象征性和哲理性,而这些内容又涵盖在细节的叙述中,因而学生预习时,对文本的阅读一定要仔细才行。

三、三维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

(二)过程和方法:

1.梳理小说的脉络,并提炼主题。2.学习运用反衬、内心独白等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 。3. 学习本文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坚强、勇敢、永不言弃的精神。

2.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问题探讨、小组合作、师生对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分析: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所以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它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四、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情节“曹操煮酒论英雄”,不知道同学们熟悉否?话说青梅时节,曹操煮酒,邀刘备小酌。其间,曹操对天下英雄作了一番精辟的评论。然后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现在,正逢青梅时节,我们也来论论“英雄”。请大家说说何谓英雄?

(设计意图:一石激起千重浪。首先,一开始就让学生对英雄观有所认识,知道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英雄人物,同时对后面的教学过程及其作业的布置也是起到桥梁作用。其次,充分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提供平台。)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英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英雄首先要勇敢,勇于面对,敢于担当。(2)大家讲的都是中国式的英雄,具有中国人的英雄史观。那么,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又是怎样的?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老人算不算一位英雄呢?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老人与海》。

(二)走进作者

请学生谈谈收集到的有关海明威的资料,然后教师梳理出下列核心内容识记:(课件显示)

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名字之一。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一代的彷徨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20世纪末回到美国,写了不少以拳击家、渔民、猎人等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创造了“硬汉子”性格。 代表作:《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等。

(三)检查预习,了解情节

1.教师预设问题: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学们已经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现在大家每4人为一小组,从屏幕上选择一个任务进行合作学习。

投影显示:(1)讲一讲老人的故事。(2)说一说老人的形象: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你是怎样感受到的?(教师巡回走动,询问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强调分析人物性格必须从细节入手。)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重点应放在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并进一步提问:老渔夫桑地亚哥捕到一条大马林鱼,在归航途中一次又一次遭遇鲨鱼的袭击,老人利用手中简单的武器与鲨鱼展开了搏斗。最终马林鱼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精疲力尽地回到自己的茅棚。

2.教师预设提问: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的几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什么?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结果怎样?老人的身体状况又怎样?大马林鱼状况怎样?根据以上问题填写下表(课件显示)

(四)品读课文,赏析形象

1.过程导语: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实现了他的愿望,捕到了鱼,但是,尽管他费尽力气,勇敢搏斗,但是最终的结局,得到的却是一副残骸。有人说,老人成功了,有人说,老人失败了,你认为老人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学生讨论后回答,发挥其自主性教师明确:(课件显示) 失败者,奋斗两天却一无所获;成功者,老人在不断的挑战中,战胜自我,精神上的胜利者。

2.教师预设提问:同学们读得真细致。下面我们请同学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要求:从细节入手,以文中具体语句为依据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有自主探究的内化精神,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教师明确:(课件显示)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永不服输的“硬汉子”性格。

有人用“现代英雄神话”来概括海明威传奇的一生。他痴迷拳击而永久伤害了一只眼睛;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因为后来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他毅然决然地用心爱的双管猎枪对准了自己的下巴。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和个性。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设计意图:由此及彼,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

3.连缀深入提问:小说是怎样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用了哪些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4.连缀深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小说还花了一定笔墨描写鲨鱼,把这些段落找出来,体会一下这样写的目的。

教师明确:写鲨鱼实际上是侧面写老人。写鲨鱼的强大、凶猛、残忍是为了衬托老人的刚毅顽强。

(五)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过程导语及提问: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我们可以看课本27面第2段,“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后来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并发表看法。(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启发性总结:同学们想听听我的看法吗?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我们难道会因为生命的最终结局是死亡而放弃对生的追求吗?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坚持,百分之一可能等于百分之百;放弃,百分之九十九也会等于百分之零。第三句话:这并非最终结局。无论面对怎样糟糕的局面,都要乐观、积极、自信,谁能说山穷水尽的后面不会是柳暗花明呢?

2.教师对文中重要语句和象征意义提示

(设计意图:教学难点解惑。)

怎样理解“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解析:这是老人第一次回合之后的内心独白,也是此小说的核心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人桑地亚哥的生命理念。整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前句告诉我们,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当中,必不可少要面临一些坎坷、磨难,这些磨难、坎坷完全可以造成躯体的消灭、消亡,这是人生命的脆弱性。后句,面对挫折,只要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拥有一颗坚强的心灵,那么,人类执着奋斗的精神将永不磨灭。

象征意义提示:题目是《老人与海》,小说是写一位老人及其在海上的经历,但实际上,老人的形象极具概括性,他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存在,而成为了人生的一种象征。老人桑地亚哥就是“硬汉子”的代表,大海则是生命旅途的象征,鲨鱼则是我们行走中的“强物”,厄运的象征。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走在人生路途中,不可避免我们都要遇到挫折,被厄运所阻挠,只有经历与“鲨鱼”的较量,才能成为强者,唱出最美的歌。

(六)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看来小说《老人与海》确实是一部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书,因为它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最后,我摘录小说中部分精彩语句送给大家。

投影显示: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3.“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4.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5.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愿同学们铭记这些闪烁着人类智慧和勇气光芒的精彩语句,并把它们化作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中国的英雄主义观与美国的英雄主义观有何异同?请写一篇读后感(800字左右),记下自己读书的收获。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与延伸,情感与价值观的巩固。)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为校内优质课教学设计的。起初有两个问题缠绕着笔者:一是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小说的文体特征,二是如何体现自读课文“少教多学”的教学特色。按常规的思路,小说的教学要从三要素入手,分析人物、情节、环境,品味语言,揣摩手法,探究主题。可这毕竟太老套了,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去甚远。淡化文体、围绕学生兴趣教学才符合新课改理念。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老人与海》的精髓是叙事与写人技巧,以及从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因此笔者把探究主人公性格闪光点、结合实际畅谈感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事实证明,这也正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笔者个人感觉较成功的地方,是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

其次,本设计最有价值的是板块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再次,笔者尽量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努力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比如给学生时间速读全文梳理课文情节,引导学生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其作用并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

最后,教会学习方法上,做得还可以。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时,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段具体分析,然后再找出共性归纳概括,所以学生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分析得很好。

当然,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很明显,作为自读课,课堂预设过多,生成不够。尽管学生活动较充分、较活跃,但基本上还是按教师设计的思路在走。

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将是笔者今后备课和教学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教学设计属于“诱思探究之课堂问题式教学”子课题展示成果。)

(保世华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 734000)

猜你喜欢

老人与海海明威鲨鱼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名言
鲨鱼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鲨鱼来袭
鲨鱼之最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