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转换
2015-08-10刘成勇
所谓“经典”就是那些能够穿越时空而值得反复品鉴的作品,“经典重读”就是在与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断对话中去发现并体味其内在意蕴,重建价值系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经典重读”一直被忽略,而对于如何构建以“经典重读”为教学主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则更是少有人关注思考。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创新思维需要重视“经典重读”,以避免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空心化”。
一、树立“经典重读”的教学理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主张,对于五四以来文学作品的解读超越政治话语而有了文化、审美、人性、历史、社会等等多种路径。在此学术背景下,“重读经典文学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建设及文学作品批评中蔚然成风,显示出文学批评审美创新的内在价值诉求。但作为学术研究的“经典重读”与目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严重脱节,具体表现在:
(一)教材体现不出“经典重读”的最新成果。一是教材编写的稳定性、知识性、理论型原则排斥具有时代性、审美性、感悟性的“经典重读”;二是多数本科院校取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一类的文学作品鉴赏课,而作为专业课的文学史给予文本分析的空间又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经典重读”环节的缺失。
(二)教师限于种种客观条件无法做到“经典重读”。首先是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或者是研究方向未能关注到文学经典重读的最新成果,其次是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限制了“重读经典”的课堂实践,再次是教学时间约束了对文学经典的分析解读。
(三)学生对于“经典重读”不够重视。一方面是在浮躁的时代氛围中学生很难沉潜下来对文学经典做静心沉潜式的品读,另一方面是在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试制度规约下趋向于实用主义的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对于个体精神建构、审美感悟起着重要作用的“经典重读”,再有就是学生受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的影响无法在“元阅读”和“经典重读”的对话中领略文本的深层意蕴。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经典重读”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学科建设和发展。首先,二十世纪文学经典构成了“文学史”的价值基石,没有经典的文学史只能是空心化的文学史。因此,对于经典的阅读重读是巩固和发展学科的必要;其次,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文学是更接近于“心灵”和“灵魂”的学科(韦勒克语),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超越遮蔽于其上的阶级话语之后其文学本体更值得关注,这也需要在“重读”活动中实现;最后,处身于信息社会,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换句话说,寻找知识的方式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但关乎心灵和灵魂以及思维、审美能力的训练只有在和文学经典的不断对话中才有可能,这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存在的必要和必需的价值所在。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在“史”的梳理基础上更加突出其文学性特点,也即注重审美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以“经典重读”为根本,在与文学经典的持续对话与沟通中,感悟来自文学自身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从教学理念的高度重视“经典重读”的教学实践,认识到“经典重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转换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施“经典重读”的教学活动
根据“重读”的对话性和开放性特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包括课前阅读、课堂讨论、总结梳理三个阶段。
课前阅读包括教师指定阅读书目和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比较多,但限于学时和课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按照文学史所列篇目一一阅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富有代表性、争议性的作品推荐给学生。首先要照顾到文学史各个时间段的代表性作品,比如五四时期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三十年代的《雷雨》、《家》、四十年代的《围城》、《小二黑结婚》等;其次要考虑到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都应选择代表性篇目,而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类体裁。当然这四类体裁之间要保持一定比例,小说自然要多占一些比重;最后,选择作家有争议性的作品或是影响大的作品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巴金的作品从艺术上讲,《寒夜》、《随想录》更具有代表性,但学生了解更多的应该是《家》。因此,在巴金的创作中,选择《家》作为阅读对象,显然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阅读过程中要能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能在阅读之后写出心得体会,以备课堂讨论之用。
课堂讨论是“经典重读”的关键性环节,学生的阅读效果、对经典理解的程度、个人素质的高低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审美品味的熏陶大多在这一环节中实现。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自由发言,以拓展讨论的广度;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有意引导讨论的话题,以挖掘讨论的深度。既然是“经典”作品,就会出现解读的多种可能性,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如此。对于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过或在中学学习过片段,而到了大学阶段可能又会有新的理解和看法,甚至是一些偏激或比较极端的看法。应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由发言。但这种发言不能漫无止境,教师应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的话题集中、深入下去。换句话说,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以深化学生对文学“经典”的认识。
总结梳理是对课堂讨论的升华。教师对于课堂讨论的种种观点、看法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罗列归类,而应从全局的、整体的、理论的高度对学生的话题进行剖析。学生的阅读往往比较感性,而所回答的问题往往比较随意、散漫,教师应作好归纳总结,找出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并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肯定,既让学生在无形中了解到理论性知识,也鼓舞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增强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经典重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阅读——对话”的立体教学法。阅读是“经典重读”的基础,阅读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根据文学经典的不同体裁而采用不同的阅读手段。长篇小说内容丰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默读。首先要对作品通读一遍,大体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诸多问题和思考,然后再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重点阅读相关章节或片段。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训练抽象思维及创新思维的过程。默读毕竟比较自由,所产生的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直觉以及建立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尽管比较感性,体现出的却是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除此之外,诗歌、散文可以诵读,戏剧可以改编、表演等。另外,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在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势下,影视观摩是了解文学经典内容的重要途径。
指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时,有一些基本原则应该遵循。其一是兴趣阅读与指定阅读不可偏废。学生可以在完成指定篇目的情况下按照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这些作品的阅读也能够为深入理解指定篇目积累一定的文学素养。其二是阅读与笔记相结合。鼓励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随时记录在册,并且在查阅有关资料的情况下慢慢将这些朦胧模糊的感觉明晰化、条理化。其三是泛读与细读并重。泛读可以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有效信息,而细读则能从文学作品的边缘、细节、断裂、含混的地方发现诸多“可疑”之处或是“病象”。笔者有位学生读了《雷雨》之后,从年龄上认为繁漪不是侍萍被赶走之后娶的贵族小姐,体现了阅读的细致和独特。
“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作品与作品对话、作品与主体对话。学生发表意见之后,教师应在鼓励和肯定的基础上进行一定地“质疑”,一方面让学生反思自己对问题思考的欠缺或不足,另一方面激发其他同学对这一问题的继续思考,使问题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保持一种开放氛围和探讨价值。学生因为兴趣所在,所思考的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他们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辩驳可以反映作品从思想主题到艺术手法的全面景观。作品与作品的对话也即文学作品的“互文性”探讨,在文学作品自身语句的对比中、不同作品的多重联系中以及文学作品历史与现实价值的阐释中释放文学经典的多种可能性。作品与主体对话也即自我思考、自我否定、自我质疑的思维过程中,或者是阅读过程中,或者是探讨过程中,学生总会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不断补充、丰富、修正对作品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无疑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建立“经典重读”的长效机制
应建立“经典重读”教学的长效机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以及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学生还能保持“经典重读”的兴趣和习惯。
(一)测试手段多样化。围绕“经典重读”,在平时作业布置、考试试题设置等方面要有所侧重。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论文和学年论文,课堂论文考察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和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字数以五百字左右为宜;学年论文在时间上可适当放宽,让学生可以更多地查阅有关资料,追求一定的理论分析效果。考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以对文学经典的审美分析、理论分析为主要考察对象。除此之外,还应经常检查学生读书笔记,对成绩突出者给予适当奖励。
(二)开设相关选修课。应将“经典重读”的教学理念贯穿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全过程,无论是基础课还是选修课,都应体现出“经典重读”的目标任务。选修课是对基础课的巩固和提升,在“经典重读”方面,阅读范围与视野应该更加开阔,而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应有所超越,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论基础以及文学批评方法方面的学习与运用,比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学等。随着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文学相关学科的学习,选修课中的“经典重读”应在更大的文化视野和文学思潮中进行。比如《阿Q正传》的人类学视野、《伤逝》的叙事学角度、《家》的传统文化视野等,都是对文学经典内涵的进一步开掘。
(三)举办多种形式的征文比赛活动。举办“征文活动”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消化阅读感受、查阅期刊资料、撰写理论文章。笔者所在教研室举办过“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读”、“茅奖”、“鲁奖”获奖作品评论、“红色经典”重读等活动,从中筛选出一批内容比较充实、观点比较鲜明的理论性文章,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将此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以使问题进一步深化。
(四)可以采取一些具体做法,使“经典重读”常规化、制度化,比如设置“班级图书角”、举办文学沙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配合图书馆举办“读书活动月”、开办“通识课”,使更多的学生领略到文学经典的魅力;经典作品排演活动,比如《雷雨》、《茶馆》等,在感同身受中加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和认识;举办“文学经典”赏析讲座,尤其是邀请名家与学生分享研究心得,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感染激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喜爱。
总的来说,要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使人文素质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改变长期以来人文教育与人才培养相脱节的状况,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经典重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教学目标。
(2014年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经典重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转换》阶段性成果[J201412])
(刘成勇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4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