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让音乐与心灵相融

2015-08-07孙红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7期
关键词:权利音乐教学模式

孙红

[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引进激励机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以生为本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65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音乐和旋律把灵魂引向奥妙。”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对发展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健康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会更加凸显,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学环境,做到以生为本,真正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然而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机械性的传统教学形式依然存在,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形式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以“讲”好为课堂准则的教学理念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明显存在弊端的传统教学手段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心灵与音乐相融,影响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音乐的力量得以发挥和传递,是我们每一位一线音乐教师应该面对并积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如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与各位同仁探讨如下。

一、改变教学模式,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如果把课堂教学看成是行驶在海面的轮船,那么教师就是那个掌握航向的舵手,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但是大多数音乐教师存在这样的顾虑: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会影响到上课的进度,也可能打乱课堂秩序。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师的思维定式,认为音乐课堂就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甚至还有音乐教师担心自己在专业素养上存在缺陷,怕学生的提问使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致使原本应该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也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课堂教学需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音乐真谛,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真正用音乐滋养心灵。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以苏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材《愉快的梦》一课为例,首先笔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欣赏这首歌曲时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进行提问。不一会,班上就有位女生站起来提问:“老师,这首歌曲运用的是六八拍的节奏,为什么不用三八拍呢?”笔者在肯定了学生的提问后,播放了一首三八拍子的歌曲,让学生比较两首歌曲在强弱规律上的不同,很多学生发现六八拍子的歌曲在旋律上要比三八拍的歌曲更加优美动听。又有学生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唱好这首歌呢?合唱时老是会受到其他声部的影响,怎样才能不跑到别的声部去呢?”笔者告诉学生,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时,首先应该唱熟乐谱、熟悉乐谱,哪怕只是一个休止符,一个小小的附点,它们在曲子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经过学生的提问、笔者的指导,很快学生就能够熟练演唱这首歌曲了。

可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允许不同意见、不同声音的出现,把音乐课堂变为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音乐殿堂。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二、转变学习方式,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音乐与学生的心灵进行融合。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处于最基础的阶段,音乐学习是学生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但是很多学生误解了音乐学习的主要目的,他们误认为只要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就可以了,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这种错误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去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小学音乐教师要想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整体规划,充分考虑小学音乐教材的单元结构,努力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时地增加“音乐鉴赏”这一教学形式,因为音乐是世界共同的语言,但也需要会听音乐的耳朵,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才能尽情地畅游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如在学习《Do Re Mi》这首儿歌之前,先让学生通过观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在优美的画面中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在阵阵优美的旋律中认识《Do Re Mi》的由来;通过熟读歌词感受创作者对雪绒花的赞颂和热爱之情;最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分别讨论这首歌曲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自己在欣赏音乐后的体会与感受,并进行整理总结。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传承音乐作品中的精神。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积累。

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音乐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背景知识,以及把传统的民俗习惯融合在作品中,或者引导学生将自己喜爱的音乐与教材中的作品进行结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音乐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三、引进激励机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与效用,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开始逐渐改革传统教学中单一、机械的评价模式与方法,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反思,成为评价结果的获益者。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演唱评比的教学方式,并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组织学生自评与互评,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一种教学手段符合当代教育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型时代发展的特征,同时是现代音乐教学模式的高度体现。

例如,《叮铃铃》一课的教学,在进行了教师范唱的环节后,笔者组织了小组合唱的演唱评比,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在的小组唱得怎样?最满意的是哪里?最不满意在何处?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想怎样改进?这样,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省,养成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的意识。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你认为他们小组唱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唱?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最后是教师对学生合唱表现的一个综合评价,主要考虑学生是否掌握歌唱要领,是否能抓住歌曲中“响铃声和牧童吆喝声”以及“那就是我们赶羊群”这两个难点部分进行必要的处理,是否把握了变化音的音准以及二部合唱的谐振等。由于分数的高低涉及学生的自尊心,因此笔者尽可能地让学生普遍高分,有差别但相差不大。

通过构建歌唱竞争的平台,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可以在演唱比赛中融入音乐课堂,使得课堂的氛围异常活跃,这不仅让学生得到了一个在繁重课业下放松休闲的好机会,也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获得自信,实现个体价值,真正让学生了解音乐、爱上音乐、喜欢歌唱。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教师应改变传统音乐课堂的弊端,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更新知识,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音乐的思想和情感传递,只有将学生的心灵打开,才能让音乐的力量带领其获取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也让教学步步为“赢”。

(特约编辑 陈兮琰)

猜你喜欢

权利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我们的权利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权利套装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爱一个人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