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15-08-07林超宁
林超宁
[摘 要]读书是一个人提升自己的最好方式,也应是一个人毕生的个体生命的扩展。在小学阶段,应建立“零”压力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重视教师的个人魅力及影响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兴趣 意志 影响力 榜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2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靠长期的积累。而学生的阅读,仅仅靠课堂中的课文和教学资料上的一些短文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积极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使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一、建立“零”压力的阅读环境
现在很多教师都会根据本身的喜好来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让学生写读后感,进行检查。本来通过写读后感这种形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更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阅读需求。如有些学生喜欢看科幻小说,有些学生喜欢看散文,有些学生喜欢看诗歌。这些阅读爱好因人而定,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让学生只就一篇文章来写读后感,那就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被迫阅读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会对阅读产生负担感、疲惫感,渐渐失去对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与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读完书后,可让他们写读后感,但是字数不限,文体不限,只要学生能把自己的感受充分展现出来即可。
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以后让学生自由地记录或者描写夏令营期间发生的事。结果令我十分吃惊。一些写作水平平平,上课表现一般的学生居然把活动的经过和发展过程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并且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设定时,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阅读也是如此。所以,我提倡“零”负担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
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讲,他们是很愿意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对自己喜欢的那本书的某一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加以关注,而对其他有价值的拓展却不甚关心,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仅仅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措施。如在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初期,他们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自主阅读能力差的情况。这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看一些有漫画或插图的书籍。这样,即使学生在阅读文字的时候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也会尽可能的集中在插图上,思想依旧停留在书本之中,而不至于分散到其他地方,这种阅读方法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而对于识字较多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则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做笔记,把自己认为好的词或句子抄写下来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书本的注意力。这样的方式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迁移。其实,兴趣阅读和意志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当意志阅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后,又会激发学生进行兴趣阅读,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积极的优良条件。
三、重视教师的个人魅力及影响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大多数学生眼里,教师是十分神圣的。很多孩子在家里不肯听父母的话,但在学校却愿意听老师的话。实践证明,小学生由于其接触面的局限性和心理上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是他们最接近、最真实的榜样。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首先要表现出自己很爱读书的精神面貌,在课堂上要充分展现出自己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化底蕴,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和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教师榜样力量的影响,能使学生产生“要成为老师那样有文化、聪明的人”的心理,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一个好的榜样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反之,不好的示范则会产生不良的消极影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展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这样才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
总之,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尤其重要。阅读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内心文化世界。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文字思维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