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操作、体验、发现中学习数学
2015-08-07仲金花
仲金花
[摘 要]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索,在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中,不但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到“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关键词]圆的周长 意义 计算公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77
【教学内容】六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十一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2.让学生在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中,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实物操作,引发新知
1.提供实物
出示圆柱形罐筒瓶盖的密封圈,并通过展示,揭示更加丰富的此类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
2.引导操作
学生操作(装卸)、观察感知此类生活物品后思考:这些圆柱形物品部件之间如何进行准确的配套,在设计与制作时,要解决什么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3.调控感知
把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此类圆柱形物品配套部件之间“圆圈”的大小上,学生比一比、摸一摸,感受圆圈的存在。(课件演示)
4.揭示课题
“圆的一圈”叫做什么?(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课件演示;学生用语言描述)小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可以求得吗?怎么求?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一)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1.亲历实践,感知素材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测量用吹塑纸做的圆的学具,讨论交流,小组汇报:
(1)“缠绕”——用卷尺或绳子直接绕着量;
(2)“滚动”——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再进行测量;
(3)“拉直”——截断拉直后进行测量;
(4)“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后测量。
通过测量,学生懂得了“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教师进一步提问:能不能用以上方法测量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周长?
2.突出局限性,引发思考
师:黑板上画的圆,吊扇叶片边缘旋转时形成的圆的轨迹,甩转小球时小球形成的圆的轨迹……日常生活中还有各种圆,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能测量吗?(生:不能)怎么办?
(二)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1.观察感知,比较讨论
(1)想一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2)游戏引导:甩转小球,改变系小球绳子的长短,观察绳子长短变化引起小球旋转所形成的点的轨迹(圆)的变化。
(3)议一议: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半径、直径)
2.抓住本质,深化概念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什么关系?
(1)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2)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3)看一看:(课件演示下图)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引导观察:正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②鼓励猜想: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比,谁长谁短?
③展开想象: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呢?
④发表意见:圆的周长比它的直径的4倍少一些。
3.动手操作,发现新知
(1)比一比:用细绳量出圆柱形实物的口径与周长。(比一比圆的周长与直径,它们有什么关系?)
(2)议一议:得知圆的周长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进一步验证、猜想)
(3)初步得知:圆的周长在它的直径的3~4倍之间。
4.计算验证,得出结论
(1)测量计算:分组测量并计算出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倍数值,填在表格中。(可以使用计算器,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2)观察比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再次验证: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课件演示)
小结:不论大圆、小圆,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读书对照:与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精确的计算作比较,认识圆周率π(圆周率π的意义、读、写)。
(5)学生汇报
生1: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叫它“圆周率”,用字母“π”(读作pài)表示。
生2:π≈3.1415926535……是个无限小数。
生3:有人曾用电子计算机算到小数点后面上千亿位了还是没有算完,却又不循环,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生4: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比外国数学家得到这个结果要早一千多年。
师:“π”既然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实际应用时怎么办?(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3.14)
(6)引导归纳:圆的周长=直径×3.14;
C=πd或C=2πr。
(三)怎样解决实际问题
1.自学例1,完成“做一做”的练习十四第1、2题。
2.计算黑板上和纸上画的圆的周长。
三、深化练习,拓展新知
1.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0.7米,车轮转一周约前进多少米?
2.判断:
①圆周长越大,圆周率就越大。 ( )
②圆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 )
3.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为12.56cm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四、归纳总结,内化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