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载傩舞的艺术特征研究

2015-08-07刘晓晨

魅力中国 2015年50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研究

刘晓晨

摘要:傩(音nuó),自古以来是中国文化的千古之谜,是古代流行的一种驱鬼仪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是祭祀活动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种,在江西、四川、甘肃、贵州、安徽以及湖北等地均有傩舞表演。本文主要就傩舞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万载县;傩舞;艺术特征;研究

据清道光版《万载县志》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距今已600多年,经过历代民间老艺人的传承和文化部门的挖掘整理而得以保留至今,并绽放异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傩舞文化有了新的变化。

万载傩舞是早在明代初年就在万载境内活动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甚广,它源于古代以驱鬼逐疫、祈求太平为目的的傩祭。在万载傩舞中,傩神、面具、道具、服饰等,都显示出一种古朴和神奇。这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服饰及道具,体现出了万载傩文化特有的精髓,表露出人们驱凶纳吉和向往平安和谐生活的心理。

万载傩舞分开口傩与闭口傩两种流派。双桥、潭埠、黄茅、岭东等地是“闭口傩”,马步耕畲布和白良范塘两处是“开口傩”。“开口傩”几乎每角必唱,且唱、念、做、打齐全。“闭口傩”没有唱、念。在表演上分为“文傩”和“武傩”。开口傩与闭口傩虽然表演风格各有不同,但供奉的主帅均为“敕封欧阳金甲大将军”。潭埠、黄茅、双桥、岭东、高城等地的傩舞队是“闭口傩”,保存有17个节目。其中,除《先锋》为文傩外,其余都是武傩。所谓“文傩”,是指舞蹈形态委婉,飘逸洒脱,动作幅度圆屈、柔和。所谓“武傩”,是指舞蹈形态粗犷豪放,动作幅度夸张,棱角分明。

开口傩由傩舞演变而来,既保留了傩舞艺术特征,又吸收了古老戏曲成分,有向傩戏演变之趋势。它共有《开山》、《关鲍大战》等7个节目,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角色分生、旦、净、丑,动作古朴粗犷,特色十分鲜明。《比刀》是“开口傩”的重点节目,它既不像戏剧表演的程式化,也不同于武术,而是集结了古人日常生活、劳动操作等形体动作之精华,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和完善,逐渐形成一种强悍、干炼、紧奏的独特风格。

戴面具是万载傩舞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物造型及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一件艺术品,如果能长久地被人玩味,其中必定积蓄着一股内在力量。万载傩舞有面具24具,又俗称“二十四戏”。它们的名称是:开山、走地、先锋、功曹、绿品、杨帅、鲍三娘、花关索、小鬼、判官、上关、下关、童子、前司郎、城隍、皂班、土地、点兵、四大天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雷公、大菩萨(即欧阳金甲大将军)。其面具特色如下:

开山——黑绿脸,面貌狰狞。红色粗眉,大鼻子,黑头上有两只红犄角,中央缀有黄金人面,凸出的黑色大圆眼下有镂空的细纹,红色大嘴唇,白色獠牙。走地——白脸,表情温和。眼角镂空,黑眼球,眉毛细弯,红唇紧闭,耳长,戴花纹头冠。先锋——白脸,表情温和。细目与细眉均呈倒八字形,红色小嘴,薄唇紧闭,高鼻长耳。劝曹——白脸,表情温和。细眉呈弧形,眉尖上翘,高鼻长耳,帽子绘有日月图案。绿品——绿脸,神态潇洒。眉毛细短呈倒八字形,薄唇紧闭呈圆形,长耳,帽子前缀有六角形饰物。杨帅——白脸,细目与细眉均呈倒八字形,高鼻长耳,头戴三角巾,两颊瘦削呈三角形,目光透出将军的敏锐。鲍三娘——白脸,英姿飒爽。两颊清瘦,细眉,黑眼球,眉呈弧形,头发梳成山形,缠着有鸟类雕饰的发带。花关索——白脸,倒八字眉,眉梢上翘,高鼻长耳,留少许胡须,额头绘有第三只眼。小鬼——绿脸,双目大而圆,高鼻长耳,红唇张开,头无冠,左右有两只紅犄角。判官——红脸,双目黑眉呈倒八字形,两颊肌肉松弛,下颏有红须,头戴乌纱帽。前司郎——白脸,眼呈倒八字形,黑眼球,嘴露整齐牙齿,头无冠涂成黑色,下颏有切口。城隍——白脸,眼与眉呈一字形,高鼻长耳,嘴唇周围和下颏有胡须,头戴花纹黑冠。土地——嘴呈笑貌,高鼻长耳,嘴唇周围和下颏有白胡须,脸上刻有皱纹,头戴黑帽。雷公——黑脸,大眼呈荞头形,上唇呈倒三八的鸟喙形,头上中央和左右有三角形犄角。四大天将——分别为黑脸红眉、红脸黑眉、黄脸红眉、青脸红眉,大眼呈橡子形,两颊隆起,分别红斑、绿斑、黑斑、黄斑,头上左右有长角,中间顶着驾云的佛像,表情可畏。

这24具中除小鬼外,都是欧阳金甲大将军麾下的兵将。面具均是用樟木雕刻而成,制作精良、表情丰富、各具特色,并就角色分别髹上红、绿、黑、白等色,有的帖上金箔,除大菩萨外,其余面具为人脸大小,其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或威武雄壮,或温文儒雅,或凶蛮毕现,或滑稽可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万载傩舞表演时,基本动作比较古拙、简单,但却有严格的规律和独特的风格。跳傩者身穿戏服,手持道具,动作遵循“方、圆、扁、仄”的原则。“方”,指的是手上的动作做到方正平直,有棱角;“圆”,指转圈,动作只能转动半步,或原地转圈,而且上身必须保持相对的平稳;“扁”,即要求身子在拧过去时,面向一定要明晰清楚;“仄”,指身子无论向哪个方向倾斜,都应该把稳相应的节奏。

这些独特的表演技巧,逐步形成了万载傩舞悠闲、庄重、轻盈、洒脱、有力的风格特点。2

万载傩祭,民间俗称“跳魈”,也称“搬案”。 当地人说“魈” 是一条腿的山精,跳的含义是“扫”。 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到次年二月十六日,顺序举行开傩、出傩、接傩班、跳魈(跳傩)、扫房、封案(归傩)。

开傩——傩神庙要讨回借出的面具,先用新布醮清水擦干净,更新头冠或头巾,然后将面具安置于神龛。

出傩——表演者于次日清晨聚于傩神庙,主祭的案东燃烛、供香、化钱,诵读请神词:“伏以——清静之水, 日月化开, 中庄北斗, 内护三台。神水一撒,见垢始开;神水三撒,污垢尽退。奉请——此间土地,神知再临。升天达地,出幽入冥。与吾传奏,不得停留。有功之日,明书上请,上请天地自然。垢气分散,洞中辉广。保元大帝,百方威灵。扶我自然,灵宝符命。普降九天,行道得道,灭是消然……敕封沙江桥欧阳金甲得胜大将军麾下二十四戏,跳魈舞乐,左关右将,按座家庭,普供香火,信眷之下,祠表意敬……”然后向神请示出行意向,进行占卜。燃放焰火,吹起唢呐,敲响大鼓,取出新大爷和老三爷两个神体面具置于轿内抬出。

接傩班——傩轿出行即走向所访之家,在鞭炮声中,人们在家门口并排肃立,毕恭毕敬迎傩神。在乐奏声中,将傩神安置于神龛祭坛之上。然后燃烛上香化钱,摆上供品。随后,案东用水清洒现场,诵请神词:“今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宜春地区万载县某乡某村村民某某率合家人等,沐手焚香匍伏叩首——伏以,一诚有志,神光普照。万家咸新,人文蔚起。骄将俊光,寿之触桃叶,换新年之彩。腊去春来,神欢人乐……伏以,威灵于麾下,赫赫名名,普乐利于寰中。熙熙浩浩,角吹鼓震,时达春秋,点烛焚香,恩施老少,信等诚隍,全叨神佑,接圣驾已来临,祈得合家清泰……”占卜叩问神之意志后,烧化香眷。随后,在祭坛前稍宽的地面上,开始跳傩表演。

跳魈(跳傩)——跳傩表演的节目以驱鬼逐疫、娱神娱人为主题,按出场表演先后是《开山》、《走地》、《先锋》、《功曹》、《绿品》、《杨帅》、《鲍三娘与花关索》、《小鬼钻圈》、《小鬼爬杠》、《判官捉小鬼》、《上关下关比武》、《前思郎》、《城隍传旨》、《土地》、《团将》等。《开山》表演时,担任清祓现场的任务,手持长斧,时而挥舞,时而放于胸前顿足,向各方位重复上述动作,向南时翘起一条腿,一手持斧上下挥动,另一只手掐诀,向北时挥舞长斧,再向南重复,最后以跳跃结束。《走地》表演时,石手持拂尘,不停挥动,左手掐诀,向东西南北各方位进行清祓。《先锋》表演时,右手持三角旗不停转动,从各方位招请神兵。《功曹》表演时,右手持长斧,左手持牒文,时而挥舞长斧,时而放于胸前顿足。《绿品》表演时,右手转动如意棒,掐诀的左手不停转动,随后互换左右手,面向南北顿足,招纳四方财神。《杨帅》表演时,右手挥舞长斧登场,面向东南上下推动长斧,再跳起来把长斧甩在前面,下跪掐诀念咒,随后面对南北方向,左手握斧头,右手时而掐诀,时而把斧头上下推动,以示率兵击退恶灵。《鲍三娘与花关索》是唯一有台词交流的表演,因花关索是其父亡后,怀孕母亲嫁到花家所生之子,额上眼睛能上看三十三层天,下看地下十八层。三娘与关索先后登场,向南前后站立,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展开对话。三娘是表演中唯一女神,她手持兩把宝剑,关索持枪。见面后交战、和解,再一前一后面南交谈,互诉衷情,最后以并排站立完婚而告终。《小鬼钻圈》中,两个小鬼以竹轮为中心,欢蹦乱跳,相互嬉闹。《小鬼爬杠》中,两人扛竹竿,一小鬼在竹竿上表演类似铁棒体操的演技,还有四人扛组成十字的两根竹竿,小鬼在竿上表演惊险高超动作,还以猴子般比手划脚,故作欲坠之状。《判官捉小鬼》又名《小鬼戏判官》,小鬼对判官开心挑逗追跑,最后小鬼被捉,判官挥剑向南跳跃收场。《土地》表演时,右手持扇左手拄杖,以弯腰驼背的老态登场,从远处来到一户人家,挥扇诵词:“百岁公公闹花莲,手攀花树闹连连。花开花落年年有,还有年老转少年。正月十五元宵灯,二月青草遍地生。三月清明挂白纸,四月立夏插秧田。五月五龙船鼓响,六月新米浆衣穿。七月秋风渐渐起,八月秋风渐渐凉。九月蒸起重阳酒,十月正好又立冬,今日土地到此过,一亩多打二十箩”, 吟罢,土地移向南边,面向北方招请诸神。《团将》表演的是“大菩萨”场面,以雷公为首的诸神登场,左右交互挥动武器,或高举旋转。随后在带孩子的妇女和孩子们冲入圈内,诸神向大菩萨敬礼陆续退场。

扫房——《团将》时,案首感到面具沉重,眼前发黑,则判断此农户将有灾殃,把门、窗、柜门悉数打开,把一间屋子作为“总房”, 在东西南北、中央放置饭碗,插上三支线香。中央放置公鸡、厨刀和酒。扫房的主神为雷公。戴雷公面具者从门外进入(判官与四大天将随之而入),参拜神体,念诵咒文:“奉请——五雷五兵神,猛火腾云下降临。五方五千五雷兵,五五二十五万五雷兵。猛火遍烧祟鬼,心雄铁胆打妖精。红火叶叶烧邪鬼,烧邪烧鬼不烧人。翻身剿邪云中界,翻身捉缚祸殃神。我今有请望来临,大扬雷威加拥护,雷公一响大天尊。五方五帝五雷公,欣欣渺渺在坛中,如有诸神不服者,即时打死无影踪。”然后屈指念诵“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念至“戌”时,做磨剑动作。念至“亥”时,做斩杀动作。三次跺脚,奏起乐声。雷公率判官与四大天将跳入所有房中,把邪恶驱入总房,关紧屋门。雷公立于中央,判官随后。四大天将立于四角,礼拜。雷公把酒灌入公鸡嘴里,并斟入五个碗里,再斩公鸡头,把鸡血滴入碗中,念诵咒语:“五方五帝五雷公,欣欣来到祭坛中,若有邪鬼不服者,即时打杀无影踪。”念毕,雷公用剑在床上画三个圆形,表示唐、葛、周三元神,边念紫微令,写出表示二十八宿的字。判官与天将将碗打碎,扔至三叉路口。雷公把鸡与厨刀往外扔,如鸡头向外,则大吉,否则仍认为有灾。

万载傩舞,经历风风雨雨的滋润,如一束稻子,在民间的土壤之上,落籽生根,吸饱阳光。遥望她那最初的风骚,令人仿佛看见那古朴的脸上漾起乡村的喜怒哀乐,用唱、念、做、打,一步一腔地讲述历史故事,一挥一舞演绎民间智慧。

注释:

1.《万载傩舞:一道悠闲庄重的文化特色菜》,作者徐小明,2011年11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2.《“鬼” 之来路——中国的假面与祭仪》,作者广田律子(日),王安澜、安小铁译,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05年9月北京第一版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