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5-08-07李瑞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李瑞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跳绳教學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这就制约了学生跳绳水平的提升。为此,在今后的跳绳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分组教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分层分组教学;跳绳教学;小学体育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广,人们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且还重视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跳绳运动因为较强的趣味性而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此外跳绳运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有所差异,所以教师需要采用分层分组教学的方法,才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与发展。下文主要围绕小学体育跳神教学,就分组分层教学在其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一、当前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一个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体育运动水平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运动水平来进行分组,然后围绕各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各小组的共同发展。然而,在跳绳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制定相同的学习任务,这样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运动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跳绳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模范教学的方法,也就是在班级中选出一些跳绳技巧较高的学生,让他们站在队伍前面进行示范演练,然后再根据这些示范生的演练进行跳绳技巧的传输。这样一来,就导致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跳绳活动之中。其实,跳绳运动有许多种方式,跳绳水平较强的人可以做出各种花样动作,而跳绳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能够进行最基础的训练。然而,由于教师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所以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相应的提升。

二、分层分组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进行分组分层

在跳绳教学中,教师要想采用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那么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如,教师可以在跳绳教学开始之前,让全班学生进行一次跳绳比赛,然后针对各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分组。通过比赛得知,有少部分学生跳绳能力较强,还会一些简单的花样动作;大多数学生都只会一些基础的跳绳动作;还有少部分学生不会跳绳。那么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将跳绳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层次,将跳绳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B层次,将不会跳绳的学生分为C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之后,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自己作为学生的辅助者,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跳绳活动之中。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跳绳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教学法,在每一个层级小组进行跳绳竞赛,然后在每个小组都选出优胜者,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一来,为了获得最终的胜利,各小组学生都会加强跳绳训练,以提升自己的跳绳能力。由于各小组学生的跳绳能力相差较小,所以大家都有机会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样就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到跳绳活动之中。

(三)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分组分层的教学意义

分组分层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实现途径,但是如果教师运用不当,会导致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变得更加的自卑,他们会认为教师看不起自己,所以将自己分到差组,进而自暴自弃,丧失了学习兴趣。为此,在今后的跳绳教学中,在分层分组之前,教师就要开门见山,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让他们认识到分组分层只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并不存在教师轻视某一部分学生群体的做法。此外,教师要实现分组分层的流动性,也就是如果学生的跳绳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要将其升为相对应的小组之中。如,C组某学生经过不断练习,最后终于取得了较大的提升,教师可以将其调动到B组或A组之中。那么通过这种方法,就会在全班范围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使学生不满足当下而努力奋发图强,加强跳绳的训练,这样就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育运动素质,提升他们的跳绳水平。

(四)加强各小组的互动与交流

在跳绳教学中,当教师已经教给了学生一些基础的跳绳技巧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向本组的成员进行学习,也可以向其他小组的学生讨教经验。这样一来,各小组的学习气氛就会变得更加的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会学习到新的跳绳技巧,会取长补短,继而促进自身跳绳水平的提升。

结语

综上,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等等,这就制约了学生跳绳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进行分组分层;要让学生认识到分组分层的教学意义;并加强各小组的互动与交流。如此一来,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跳绳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育运动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吉雨.花式跳绳纳入大连市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2):118-119

[2]鲁正荣.小学花样跳绳教学之我见[J].才智,2013(12):112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浅析“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