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上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强化

2015-08-07宿亚彬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知识体系历史课堂人文素养

宿亚彬

摘要:新课改给历史教学提出更多的需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式对学生传输知识,强化学科教育的成效。同时,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收获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历史教师如何提升课程教育的科学性,促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实现人文素养的培育,让学生能更好的认知历史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强化知识教育的创新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历史课堂;人文素养;知识体系

前言: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通过课程教育让学生实现文化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说,历史教师不单是让高中生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思考,也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历史知识中蕴含的历史进程以及发展规律,促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未能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需求。为此,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在課程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中生整体的学科素养。

一、历史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材料,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收获的人文素养,以此提升课程教育的成效。传统的学科教育不能满足新课改提出的需求,也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依照新课改实施创新性的知识教育。历史教材上蕴含丰富的知识,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时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为学生实施更高层面的学科教育。为此,历史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材料,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历史教材不仅是对历史知识进行罗列,历史课程教育也不单是向学生传输教材上的知识。历史教师在开展学科教育时,需要关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去看待以及分析历史发展,在历史知识探索中实现人文情怀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品质。教师需要立足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历史进程的知识,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

例如历史教师实施“孔子与老子”教育时,历史教师不仅要让高中生掌握孔子以及老子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核心思想以及对历史发展起到的影响。在此基础历史教师应该向学生渗透人文思想,促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人在思想上取得的成就,立足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历史教师教育学生树立仁爱思想,关爱弱势群体,能科学调整人际关系[1]。通过这样的学科教育,历史教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材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历史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努力提升学生人文知识

历史教师要想对学生渗透人文思想,就需要改变之前的授课思维,重视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对学科知识进行优化。历史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在获得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能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知,也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同时,历史教师也应该重视开展各种探索活动,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讨论, 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历史教师讲解“汉字与书法” 课程知识时,教师应该借助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主动思考。历史教师可搜集相关的汉字视频资料以及大家书法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悠远的汉字文化[2]。同时,历史教师可组织高中生开展分组讨论,思考汉字文化的发展进程,历史上不同时期书法家体现的特点。这样能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层面的思考,深度分析相关的教材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

三、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科教育的内容,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教师应该立足新课改对学生实施创新性的思考,促使学生得到人文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拓展学科教育的内容,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加符合新课改对历史教学提出的需求。历史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相关的历史,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感受到相关的历史范围,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讲解“鸦片战争”时,不但要对学生讲解基本的教材知识,也需要结合教材知识拓展相关的素材,以此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历史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梳理课程知识的体系,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蕴含的内容。其次,历史教师可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是图片开展辅助性教学[3]。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鸦片战争的进程,掌握一些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稳定而做出的努力,以此让学生得到爱过情感的教育。最后,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探索相关的历史知识,深层面感受鸦片战争对历史发展起到的影响,也可以教育高中生维护国家利益,以此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结论:传统的学科教育不能满足新课改提出的需求,也不能让学生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制约课程教育的整体效果。本文认为历史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材料,对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发展,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同时,历史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努力提升学生人文知识。此外,历史教师也需要积极拓展学科教育的内容,为学生梳理相关的课程体系,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姚亚丽.中学历史课堂设问的艺术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

[2] 肖嘉平.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11)

[3] 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猜你喜欢

知识体系历史课堂人文素养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