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2015-08-07阎丛荣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新课标传统文化

阎丛荣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把宝贵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小学学生语文素养,也可以使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内涵和范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等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范畴

有学者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以各民族为主体所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而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人生价值等,其特点: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从古至今的各种各样的发明,琴棋书画、民间禁忌、民歌、民谣、民俗、三教九流、从古代的皇宫到现代的各种习俗、故事、传说等等。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学中教师还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注重授业、解惑,忽略“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小学生对于国家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前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接触到网络,从而更多的接触外来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则兴趣不浓。某些地方小学生,重视西方节日,过圣诞节时,小学学校中到处都是圣诞树、索要圣诞礼物以及装扮圣诞老人,而对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则忽视传统和习俗,忘记祖宗。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留下的巨大财富,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积极影响。

三、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教学中通过古诗文的渗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名言警句,无不是体现着对国家的高度热爱,对民族的的无比的自豪。在教学中教师借助现有文章渗透,如《草船借箭》、《负荆请罪》,通过讲解这些故事,将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大义等给彰显出来,关羽的人生,在于“仁、义、礼、智、信”的古代理念的综合表现,堪称古代“仁、”“义”之代表,从而也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综合人文素养,通过这些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王昌龄的《出塞》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维的《杂诗》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二)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

在此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如今洋节大行其道的现状下,这种方法会更加有效。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等,组织学生开展知识问答比赛、演讲、文艺节目等,使学生感受重阳节的习俗,引导学生爱老、敬老的人间孝道,正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所体现的那样,学生活动完之后,都觉得自己应该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通过现代媒体播放中秋节的典型事例,讲述古代中秋节一些故事,古人中秋节的一些习俗,赏月、拜月,庆祝丰收等等,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从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讲述“赛龙舟”、“吃粽子”、“采艾蒿”、“扎五彩线”、“挂葫芦”等习俗,开展“走进社区、走进生活”活动,使学生感受生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感受节日气氛,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向课外延伸传统文化学习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继承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也要在课外融入文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最具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讲解与节日有关的文章时融入传统文化,在元旦时间,课下准备一些春节小品、相声、曲艺节目,全体学生共同开一次聚会,不仅可以感受节日传统,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或者在清明节日之时,让学生收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或是民间习俗,开展“勿忘祖先、缅怀先烈”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祖先的丰功伟绩,为他们创下现在美好生活环境,应当重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教学实际,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外学习活动中,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创建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团结同学,发扬中华优良传统,舍弃“自我為中心”的不良习惯,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在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得到熏陶,并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沈顺之.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结缘刻不容缓[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4(6):124~126

[2]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新课标传统文化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