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分析
2015-08-07曹晓娜邵艳新冯建纯
曹晓娜,邵艳新,高 卿,苏 一,魏 媛,冯建纯
(1.辛集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河北 辛集 052360;2.河北省胸科医院 检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侵犯脑膜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是最严重的结核病,约占肺外结核病的6%,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15% ~30%,误诊率高[1],存活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和(或)运动障碍等[2]。通过抗酸染色或培养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发现结核菌是明确结脑诊断的“金标准”[3]。但是离心涂片法的阳性率很低,培养法所需时间一般在4~8周左右,很多患者由于不能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在2013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我们共对30例临床诊断为结脑的儿童的脑脊液标本分别用BACTEC MGIT 960培养法、改良抗酸染色法[4-5]、离心涂片法进行检测,探讨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儿童结脑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本组30份CSF标本均取自辛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按临床诊断标准[6]诊断为结脑的儿童,其中男童17人,女童13人,年龄11个月~14岁,平均(7.8±1.5)岁,按送检先后纳入实验,均为有脑膜刺激征后初次送检的CSF。
1.2 临床特点 30例患者中,浸润型肺结核11例,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4例,骨结核3例,颈腋下淋巴结结核2例。临床症状以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呕吐、盗汗、食欲不振、惊厥、烦躁、瘫痪、颈强直、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者29例。
1.3 脑脊液其他检查 颅压升高28例;白细胞数升高并且为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学反应30例;蛋白定量为0.45~2.0 g/L者27例,>2.0 g/L 3例;糖定量<2.5 mmol/L 29例,正常1例;氯化物<120 mmol/L者29例,正常1例。
1.4 材料 玻片离心沉淀仪(Thermo Cytospin4型);BD公司BACTEC MGIT 960全自动结核菌快速鉴定仪;低温离心机;抗酸染色液;培养箱等。
1.5 检测方法
1.5.1 BACTEC MGIT 960培养法 取2 mL混匀的无菌CSF加入无菌离心管中,以3000 r/min低温离心15 min,小心将上清液尽量多地倒入含有消毒剂的容器中,加入0.5 mL的PBS混匀。将营养添加剂Growth Supplement倒入杂菌抑制剂PANTA试剂瓶,充分混匀,然后加入到MGIT液体培养管中,每管0.8 mL,最后加入0.5 mL标本进行培养。仪器报告阳性后取出行抗酸染色确认,阴性结果直接记录。
1.5.2 离心涂片法 取2 mL CSF加入一次性塑料管中,以3000 r/min低温离心15 min,轻轻弃掉上清液,吹打混匀试管底部沉渣进行涂片,火焰固定后,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10 min,3%盐酸酒精脱色1 min,美蓝复染0.5 min,水洗,自然干燥,然后用油镜检查并记录结果。详细内容参照《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7]。
1.5.3 改良抗酸染色法 取0.5 mL混匀的 CSF加入Cytospin-4型玻片离心沉淀仪中,以450 r/min离心5 min(玻片用多聚赖氨酸处理),取出玻片干燥后抗酸染色,油镜镜检。
1.6 统计学方法 分别计算3种方法的阳性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SF结核菌培养 30例CSF结核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13.3%,细菌的初生长时间为28~45 d。CSF的性状与培养阳性率直接相关,4例毛玻璃样混浊的CSF结核菌培养完全阳性。
2.2 改良抗酸染色法与BACTEC MGIT 960培养法、离心涂片法检测结果比较 30例CSF标本中,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17例,阳性率56.7%,改良抗酸染色法明显高于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配对 χ2=11.05,P <0.005,表 1);离心涂片法阳性1例,阳性率3.33%,改良抗酸染色法明显高于离心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 χ2=14.07,P <0.005,表2)。
表1 改良抗酸染色法与BACTEC MGIT 960培养法检测结果比较
表2 改良抗酸染色法与离心涂片法检测结果比较
2.3 预后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及肝、肾功能,给予HRZ/HRZS方案抗结核治疗,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减少炎性渗出、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30例患者中有25例好转,好转率为83.3%;3例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另2例治疗无效死亡,离心涂片阳性的患者最早死亡。出院1年后随访,放弃治疗3例均死亡,总病死率为16.7%。
3 讨论
随着结核病疫情的回升,成人结核病的增加引起儿童结核病增多现象十分明显。我国第四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0~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为9%,感染人数约为2608.1万[8]。儿童结脑在小儿结核病中最为严重,由于儿童免疫力低,结脑症状特异性差,诊断困难,易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儿童结脑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如能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则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9]。目前,临床医生主要以CSF培养、抗酸染色、免疫学、PCR、常规和生化等检测结果作为结核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其中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其常用方法是培养法和离心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
结核菌培养常采用改良罗氏培养法,一般需要4~8周,培养周期长,不利于早期诊断,BACTEC MGIT 960培养法虽较改良罗氏培养法快速,但也在1个月左右,由于脑脊液中结核菌数量极小,此法的检出时间未见明显缩短。离心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虽然简便、经济、设备要求低,但是其检出限位5000~10 000条/mL结核菌才能被检出,检出率极低,一般在0~10%。脑脊液中结核菌有两个特点,数量极少、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以致难以通过离心完全沉淀。上述两种方法都用到了离心的步骤,此步骤目的是浓集结核菌,但是在此过程中造成了本来就数量极少的结核菌的进一步丢失,其主要原因有:①结核菌密度小,在静置情况下往上漂浮,很难通过离心使结核菌完全沉淀到管底,在弃掉上清时引起丢失。②巨大离心力使得本来量就很少的结核菌紧紧地贴在管壁,很难完全吹打下来,在转移的过程中造成丢失。③在抗酸染色的过程中,需要几次水洗,部分结核菌会掉下来。改良抗酸染色法应用了Cytospin玻片离心沉淀仪,它有效地克服了离心过程的缺点,在甩片过程中,液体成分被滤纸吸收,结核菌直接沉淀在玻片上,没有弃上清和转移损失的问题,有形成分沉淀面积(直径6 mm)远远小于涂片法,实现了浓集的目的。改良抗酸染色法设备较简单,价格低,一份标本检测时间只需30 min。本研究中,此法较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和离心涂片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改良抗酸染色法快速、简便、高效、经济、便捷、诊断儿童结脑阳性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冯玉麟,刘之荣,张尚福,等.结核性脑膜炎129例的临床与病理[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1997,20(3):161 -163.
[2]Murakami S,Takeno M,Oka H,et al.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due to detection of ESAT-6-specificgamma interferon productio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J].Clin Vaccine Immunol,2008,15(5):897 -899.
[3]Mathai A,Radhakrishnan VV,Georqe SM.A newer approach for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J].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1,39(4):225 -228.
[4]Chen P,Shi M,Feng GD,et al.Highly efficient Ziehl-Neelsen stain:identifying de novo intracellula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improving detection of extracellular M.tuberculosis in cerebrospinal fluid[J].J Clin Microbiol,2012,50(4):1166 -1170.
[5]Feng GD,Shi M,Ma L,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Intracellula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etection for Tuberculous Meningit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4,189(4):475 -481.
[6]赵钢,杜芳.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思路[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1):1 -4.
[7]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J].中国防痨杂志,1996,18(2):80 -85.
[8]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86.
[9]范永琛.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0):1743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