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作者队伍现状分析
——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维吾尔文)为例

2015-08-07赛迪古丽哈西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关键词:新疆师范大学总数职称

赛迪古丽·哈西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高校学报作者队伍现状分析
——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维吾尔文)为例

赛迪古丽·哈西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文章利用Excel软件,对2010~2014年出版的10期维吾尔文自然科学版学报的作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报校内作者和校外作者分别占学报作者总数的71.76%和28.24%,从2010年到2014年,校内作者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校外作者所占比例有所减少;学报的副高和中级职称的作者数量较大,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4.12%,是学报作者群的主体,其次是在读研究生。正高和初级职称的作者数量较少,但从2010年到2014年学报正高级职称作者数量有所增加,副高和中级职称的作者数量有所减少;学报作者中年龄在46~60岁的作者数量最多,其次是26~45岁,两者合计占作者总数的93.53%,表明26~60岁的中青年作者是学报的主要作者群,没有>60岁的作者。分析学报作者情况可知,为进一步稳定和壮大作者队伍,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保障。

作者;职称;年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1]。高校学报秉承这一办刊宗旨,积极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在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质量是高校学报的生命线,质量始终是办好学报的主体,而提高学报的质量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其中作者资源是高校学报必须合理开发和精心维护的重要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一家成功的学报,必定善于培养、建设和完善作者群,并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所以对学报作者队伍进行分析,对保证学报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5]。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维吾尔文)版(以下简称学报),1985年创刊,是新疆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创刊以来,学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自治区工作大局服务,努力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新疆的科技文化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秉承开放视野,探索未知世界,打造特色学科,追求科学精神”的办刊理念以及“把学报办成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报的一面旗帜,具有重要影响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期刊”的目标,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教学骨干人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作者队伍。

本文以学报从2010年到2014年出版的10期学报所刊发的170篇论文中的有关信息为数据来源,利用Excel软件对论文第一作者的校内外分布情况,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学报在作者队伍建设上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稳定和壮大作者队伍,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保障。

1 作者情况统计分析

1.1 校内外分布情况

学报作者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新疆师范大学的师生,另外一部分是本校以外的作者。从表1可以看出,学报校内作者122人,校外作者48人,分别占学报作者总数的71.76%和28.24%。从2010年到2014年,校内作者所占的比例总的来说呈增长的趋势,即从2010年的65.00%增加到2014年的75.00%,与2010年相比,校内作者所占比例增加了10%;校外作者所占的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但总趋势是减少的,即从2010年的35.00%减少到2014的25.00%,与2010年相比,校外作者所占比例减少了10%。

表1 2010~2014年学报作者校内外分布情况

1.2 职称结构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的职称能够反映出作者的学术能力,高职称的作者更能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2]。本文将作者职称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和在读研究生(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5个等级。

表2 2010~2014年学报作者职称情况(单位:%)

由表2可知,学报的副高职称的作者数量最大,其次是中级职称的作者,分别占作者总数的39.41%和34.71%,两者合占作者总数的74.12%,是学报作者群的主体;再次是在读研究生,占总数的11.76%;正高和初级职称的作者数量较少,同样占总数的7.06%。从2010年到2014年,学报的正高级作者数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即从2010年的2.50%增加到2013年的13.79%,然后下降到2014年的7.14%。但总趋势是增加的,与2010年相比,2014年正高级职称的作者数量所占比例增加了4.64%。学报作者群的主体之一的副高级职称作者数量所占比例呈下降的趋势,即与2010年的55.00%相比,2014年副高级职称的作者数量所占比例是39.29%,减少了15.71%。学报作者队伍里的中级职称作者数量所占比例呈两次增加两次下降混合的趋势,即从2010年的35.00%增加到2011年的42.50%,后下降到2012年的33.33%,又增加到2013年的34.48%,再次下降到2014年的25.00%。与2010年相比,2014年中级职称的作者数量所占比例减少了10%。学报初级职称的作者数量所占比例呈增加的趋势,即从2010年的2.50%增加到2014年的10.71%,与2010年相比,2014年初级职称的作者数量所占比例增加了8.21%。另外,在读研究生作者所占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即从2010年的5.00%增加到2014年的17.86%。总之,2010~2014年间,学报正高级职称,初级职称和在读研究生作者数量有所增加,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作者数量有所减少。

1.3 作者年龄结构

对学报从2010年到2014年之间所刊发论文第一作者的年龄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这5年间,年龄在46~60岁的作者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2.35%,其次是26~45岁,占41.18%,再次是<25岁,占6.47%,没有>60岁的作者。26~45岁和46~60岁两个年龄段的作者合计占作者总数的93.53%。由表3可见,校内的26~45岁作者占总数的25.88%,比校外同年龄段作者所占的比例高约10%;校内46~60岁的作者相当于校外同年龄段作者所占比例的3倍。

表3 学报作者年龄统计表

2 结论与建议

2.1 虽然学报一直倡导开放性办刊,但是校内作者所占比例增大,校外作者所占比例减小的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学报对外宣传力度和影响力的有限性。因此,今后的组稿约稿工作当中,既要注重刊发校内教学科研成果,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又要注重适量刊发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作者的优秀科研成果;既要立足本校,又要面向全社会,不断壮大学报的作者队伍,广泛吸收高水平作者投稿,从而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

2.2 2010~2014年间,学报的副高和中级职称的作者数量较大,分别占总数的39.41%和34.71%,虽然他们是学报作者群的主体,但是在五年内数量有所减少。这是因为近年来,学校有关晋升职称、绩效评估、年终考核的要求的规范化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副高和中级职称的作者把科研结果投向核心期刊。学报正高级职称作者和初级职称作者数量有所增加。原因是,这几年来学报加强对校内正高职称作者的组约稿力度。另外,正高职称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论文水平也高,而且没有晋升更高一级职称的需求,所以学报对他们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对初级职称的作者而言,因为他们实践经验不足,在写论文方面缺乏锻炼,所以更多的初级职称作者选择向学报投稿,而不是校外的核心期刊。这说明学报对高级和初级职称作者加强组稿力度的空间很大。一方面通过正高职称作者的优秀稿源提高学报的质量,另一方面,初级职称作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将成为未来的稳定作者队伍,而学报给他们创造这样的平台。从统计中可以发现,在读研究生是作者队伍中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在目前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为学报提供了部分稿源,其中有不少的质量高的文章。学报要积极与博士、硕士生导师联系,了解培养计划,争取他们对学报工作的支持。另外,学报对我校研究生发表论文方面也应该给予缩短发表周期等优惠政策来鼓励更多的在读研究生投稿。今后,学报应加强与各级职称作者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情况,加大对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的作者的组稿力度。

2.3 学报作者中年龄在46~60岁的作者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2.35%。这是因为,学报编辑部组稿倾向于这个年龄段的作者之外,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是副高以上职称的作者,大多数在自己从事的专业或领域上算是专家或学科带头人,有课题,所以他们的文章学术性、创造性比较强。其次是26~45岁的作者,占41Ʊ18%。此年龄段的作者是科研和教学上算是骨干人才,他们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晋升职称,写论文的积极性很高,需要吸引他们的稿子,防止优秀稿源流失。以上两个年龄段作者合计占作者总数的93.53%,这表明,26~60岁的中青年作者是学报的主要作者群,体现学报注重挖掘和培养学术新人。另外,学报作者年龄结构的分析再一次体现学报对校外作者组稿工作的忽视。今后的工作当中,学报可以采取优稿优酬等办法,激励校外高水平的老中年专家进行投稿。

2.4 学报的作者都是民族学者,他们同时也给汉文期刊投稿,这导致有时候学报出现稿荒。所以学报除了注意以上的几个点以外,还不断给自己创造新“血液”。例如,学报目前开办特色栏目:《本期特稿》、《博士、硕士论坛》、《中学教学研究》等。《本期特稿》栏目下的论文主要是以组稿为主,今后需要加强向校外专家的组稿力度。《博士、硕士论坛》栏目是专门给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准备的,他们是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学报编辑部对研究生投稿,要发现培养未来作者的长远眼光来对待,用心筛选其中质量优良的论文。需要稿件退修时及时与作者联系,加以支持和鼓励,采取恰当的方式,跟作者进行交流,加以引导。由此,作者自身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中学教学研究栏目是为中学教育系统上的作者服务的平台。学报是师范类学报,虽然多年来栏目的稿子不多,但发展的空间和前途很大。为此,学报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广大中学教师把优秀的教学研究结果投到学报。

3 结语

作者队伍建设是高校学报永恒主题,在目前稿源竞争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学报不能畏缩不前,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校内的作者队伍,同时要努力挖掘校外作者,实现内外结合、互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支适合自身特点的、稳定的作者队伍。总之,学报建立作者库,包括曾经、现在或者将来给学报支持的作者。学报编辑采取适当的措施收集这些作者的基本信息,即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主持的课题等等。及时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科研进展、外界对其的评论情况,与一些优质稿源的作者保持密切的友好联系,主动向他们约稿,并通过他们吸引更多的稿件。

[1]张建国.高校学报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2):70-75.

[2]刘建朝.新建本科高校学报作者队伍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4):89-93.

[3]王健,李兆禄.《滨州学院学报》(2005~2010年)作者情况统计分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1,27(3):114-118.

[4]张士瑞.论普通高校学报作者资源的开发与维护[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0.

[5]张英健,沈建新.江苏地方工科院校自科版学报作者队伍建设[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85-88.

[6]刘娟.论科技期刊编辑力建构[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128-131.

[7]刘娟.高校学报编辑力建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1):69-71.

Analysis on the Author Team of University Journals——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 le

Saidiguli·HAXIMU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4,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Excel software,analysed the author of the 10 periods journal published 2010~2014.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intramural authors and the authors outside accounts for 71.76%and 28.24%of the total number respectively.From 2010 to 2014,the proportion of intramural authors increased,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authors outside decreased.The number of deputy senior and intermediate is large,together accounts for 74.12%of the total number of authors,is themain author group of the journal.Secondly is the graduate students.The number of senior professional and the junior is less.From 2010 to 2014,the number of senior professional has increased,but the number of deputy senior and intermediate has decreased.The number of the authors at the age of 46~60 years is themost,secondly is the authors at the age of 26~45,together accounts for 93.53%of the total number of authors.This showed that the authors at the age of26~60 years is themain authors,no authors of>60.Analysing the authors team of University journals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further stability and growth of the author team,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academic journals.

Authors;Technical title;Age;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G232

A

1008⁃9659(2015)02⁃073⁃04

2015-01-15

新疆师范大学管理服务工作科研项目(XJNUGF201432)资助

赛迪古丽·哈西木(1984-),女,新疆鄯善人,硕士,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新疆师范大学总数职称
新疆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喻白杨作品
吕蓓佳作品
“一半”与“总数”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