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2015-08-06林程

吉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思考改革

摘要:福州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已成为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农民增收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福清市(县级市)土地经营权流转成效及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其他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土地流转;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5.02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农村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业生产力已大幅度提升,土地作为农村最大的生产资料要素,决定着农村上层建筑,新时期必然要重新进行配置,是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家庭经营制度之下的小生产、小流通、分散经营等低市场化程度的经营方式无法完全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水平,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的是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转移,其实质是土地资源的产权交易。

福清市农业经济总量位居福州各县(市)第一,同时又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在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流转有关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以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1福清市土寺流转现状

截至2014年12月,全市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总面积37.14万亩,农户数27.22万户。据24个镇(街)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流转18.94万亩,占总耕地51%,其中江镜、港头、沙浦、三山、海口等镇流转面积较多。流转主要是用于农业种植,共16.6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7.75%;规模经营10亩以上的面积15.50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1.83%;其中流转给农户的10.22万亩,占53.96%,流转给农业企业2.75万亩,占14.52%,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2.77万亩,占14.63%。流转价格一般在300~1800元/亩,其中江镜镇、海口镇流转价格较高。

2主要措施

2.1加大扶持力度

2011年出台了《福清市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意见》,明确了扶持政策: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各级各有关单位整合各类支农项目优先扶持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规模经营主体优先承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各类基建类和财政专项补助项目;实行用电优惠。供电部门对土地流转项目落实最优惠用电政策,支持土地流转项目农用电的立项、增容;强化金融信贷支持。金融机构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探索开展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试点,鼓励开展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的涉农保险业务。

2.2创新流转形式

2.2.1统一招租 由村集体将各农户的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后,统一对外招租,引进农业企业承包经营,各农户领取约定租金。如江镜镇岸兜村,将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的土地1248亩进行统一整理开发后,由村集体统一对外招租,引进农业企业承包,既为各农户带来相对较多租金收入,又从整理开发增加土地面积给村集体带来每年6~7万元村财收入。

2.2.2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经村两委牵头直接向农户承租土地 如海口镇岑兜村两委通过沟通联络,为本村在外投资创办三华实业的企业家回村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立三华现代农业园。

2.2.3制止抛荒促流转 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连续两年没有耕种的,经发包方催促,仍然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中止承包合同,收回承包经营权,重新进行发包;农户暂时不耕种的农田,必须由村集体收回流转或组织人员代耕。这样既有效制止抛荒,又促进土地流转。如镜洋镇波兰村等3个村的土地出租给福清裕丰现代农业公司种植中草药,因各种原因,1100多亩土地抛荒了几年。县镇两级指导督促裕丰公司将1100多亩土地流转给绿丰公司发展设施大棚蔬菜,盘活了土地资源。

2.2.4实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促流转 通过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吸引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流转土地。如江镜镇,实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总面积1万多亩。通过整理开发,形成了“路相通、渠相连、旱保灌、涝能排”,田、路、渠、电等设施配套完善的标准田,建立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内已有福建大拇指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福清景鑫农业开发公司、福清市嘉叶现代农业公司、福清市精准农业有限公司、福清大利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利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型农业企业落户,形成花卉、水果、蔬菜、水产养殖四大主导产业。

2.2.5构建服务体系 从2011年底开始,在县、镇(街)、村三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分别成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镇(街) 土地流转服务站和村土地流转服务点。县级财政投入80万元资金用于县、镇两级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县土地流转信息网。县、镇(街)、村三级都指定专人负责土地流转服务工作,保证服务场所、服务人员以及设备的落实,做到有服务窗口、有服务设施、有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有开展政策咨询服务,为土地流转提供全方位服务。

2.3层层落实责任

从2012年开始,福清市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年终进行专项考评。通过考评增强了各镇(街)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全县土地流转。

2.4 建立激励机制

针对上一年度(2013年度)土地流转率较高的三个镇(新厝、海口、渔溪)分别给予6万元的资金奖励。

3存在问题

3.1农民增收空间小

土地流转后,农民土地收益唯靠租金,增收空间较小。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阻碍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业现代化进程也相对缓慢。

3.2存在企业农户矛盾隐患

由于企业规模发生产需要土地承租时间较长、生产经营中土地整理破坏了地块现状,导致“四至”不清,农民担心到期收不回,中途矛盾增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3.3土地流转工作难度加大

一方面农业经营者要承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等风险,不愿承担太多的地租,另一方面农户对地租价格期望过高,土地流转难度加大。

4建议

4.1创新流转机制,扩宽增收渠道

各级都要积极探索推动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新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参与企业管理,让农民享受土地开发经营所带来的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2加强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特点,结合农业产业特色、行业情况和用地情况,在加强大面积流转的同时,积极鼓励扶持农户和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解决农民承包土地地块不实、四至不清、面积不准等问题,减少农户流转带来土地纠纷。

4.3建立激励机制

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土地流转工作出色的基层干部给予奖励,激励基层干部推动土地流转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余鹏翼.中国发达地区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张琦,等.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冯明放,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J].理论导刊,1988,(6).

作者简介:林程,本科学历,福州市农业局,农经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思考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