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俄勒冈大学校园危机管理与应对分析

2015-08-06钟名扬李钢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12期
关键词:美国

钟名扬++李钢

摘 要:俄勒冈大学的校园危机管理由风险服务部门下辖的危机管理办公室、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紧急情况处理及持续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运行和突发事件处理遵循增强组织韧性的理念,遵守全盘考虑、积极应对、风险驱动、整合资源、紧密合作、协调一致、灵活创新等有效应对危机的原则,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突发事件指挥系统、重大活动行动小组等。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俄勒冈大学的日常运行,而且保证了大学内各机构规范而高效地应对突发情况。我国高校可以借鉴俄勒冈大学在校园危机管理与应对方面的具体做法,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关键词:美国;俄勒冈大学;校园危机管理

校园危机指高校内外环境所引起的对学校改革和发展具有威胁性的情境或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件、校园暴力、校园冲突、自我伤害等[1]。大学作为典型的公共场所,美国将其纳入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当中。目前,美国大学校园普遍采用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的危机管理模式,构建起危机干预工作框架[2]。该模式包括预防、保护、缓解、应对、恢复5个工作领域,涵盖31项核心能力。在FEMA制定的危机管理模式指导下,美国大学校园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处理形成了协调统一的整体,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危机管理。

一、俄勒冈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系统

俄勒冈大学的校园危机管理主要由风险服务部门(Enterprise Risk Services)负责,主管财政和行政的副校长担任部门领导。风险服务部门下辖危机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Risk Management)、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Offic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紧急情况管理和持续办公室(Emergency Management & Continuity),三者各有不同功能。风险服务部门为俄勒冈大学提供大量的风险应对服务,愿景是与学校其他部门通力合作,以保护师生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减少大学的脆弱点,从而使大学顺利完成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的核心目标。[3]

(一)危机管理办公室

危机管理办公室的任务是与校内外不同机构合作,管理和维护一些可以降低俄勒冈大学的风险和脆弱程度的项目。危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免责文档签署、索赔、保险等方面。例如,在免责文档签署方面,俄勒冈大学明确指出,成年人的日常教育活动不需要签署免责文档,而对于有未成年人(小于18岁)参与的过夜旅行,特别是到外地的旅行,参与者必须签署免责文档[4]。俄勒冈大学的各院系在举办各类活动前,需向危机管理办公室提交一份关于活动的简要说明。危机管理办公室会评估院系是否需要签署免责文档,并准备好需要签署的材料。在活动结束后,举办活动的部门需要保留已签署的免责文档6年。危机管理办公室在俄勒冈大学校内积极营造风险认知文化,可以帮助师生认识到存在的危险。

(二)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

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主要解决学校日常运行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问题,其任务领域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火灾与生命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科学研究安全4大类[5]。例如,在科学研究安全领域中,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针对学校在科学研究中面临的生物安全、化学品安全、危险品运输、放射性安全、实验室安全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手册。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基本涵盖了俄勒冈大学各机构日常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为大学的平稳运行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紧急情况管理和持续办公室

紧急情况管理和持续办公室的任务是协调并整合资源,使学校有能力缓解灾害(包括自然灾害、恐怖主义袭击和其他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使学校的日常工作不受影响,并且从各种各样的灾害或突发事件中恢复。紧急情况管理和持续办公室每学年都会推出一份年度报告,呈交给负责财务和行政管理的副校长。

二、俄勒冈大学校园危机应对机制

(一)应对理念

俄勒冈大学校园危机的应对理念就是提高学校的组织韧性(Resilience),降低学校的脆弱性,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一所有韧性的大学即使在困境中也能达到核心目标。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大学就必须做到减少脆弱点,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勒冈大学设立了风险服务部门,对学校在日常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突发事件进行有序管理和全面应对。

(二)应对原则

1. 全盘考虑原则

全盘考虑原则指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危害,包括地震、停电、恐怖袭击、生化安全、工作环境中的不友善行为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危机应变的不同阶段,即从危害辨认到应对、缓和、持续,直到平复。全盘考虑原则贯穿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

2. 积极应对原则

积极应对原则指人们要有一种积极向前看的态度,预计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危险,并且能够采取防范措施,主动地应对危机,从而可以让学校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变得更加有韧性。

3. 风险驱动原则

风险驱动原则指要随时考虑到不同危害产生的影响。危害的类型不同,其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需要对危害的类型进行辨认,对危害的大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4. 整合资源原则

整合资源原则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为了更好地应对危机,危机管理部门需要与大学里面各管理层和各部门的人员团结合作。

5. 紧密合作原则

紧密合作原则指在个人和组织之间创建和维持一种广泛的、诚恳的关系,营造互信的团队气氛,凝聚共识,促进交流。[6]

6. 协调一致原则

协调一致原则指大学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要密切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俄勒冈大学的危机服务部门成立了危机管理指导委员会,该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不同机构和部门,包括尤金市政府,学校的研究部门、图书馆、教务长办公室、学生处、教务部门、财务部门等。不同部门人员需要在协调一致的原则下制定明确的计划和分工,以应对危机。

7. 灵活创新原则

灵活创新原则指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具有灵活性。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灵活的、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三)应对措施

1. 数据共享机制

校园危机管理的基础就是了解大学系统的脆弱点以及辨认危害。为了共同应对危机,俄勒冈大学建立了各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俄勒冈大学开发了一套校园危机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利用学生注册系统的数据制作俄勒冈校园实时人口动态分布地图。在地图上,每个圆点代表一位俄勒冈大学的学生或者教职工。通过地图上标注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学校师生各个时段在尤金市以及校园内的分布情况,暴露学校师生居住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脆弱点。此外,该系统还利用后勤系统的数据制作了校园道路安全系统。在地图上,黄色部分表示晚上有路灯的道路。在遇到风雪天气时,实时地图会显示校园中已经清扫干净的和还有冰雪覆盖的道路,提醒学生和教职工注意安全。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使俄勒冈大学的危机管理系统能充分地了解校园内的建筑、道路、公用设施、人口等方面的脆弱点,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危机应对计划奠定基础。

2. 突发事件指挥系统

俄勒冈大学在应对校园危机事件时,采用了突发事件指挥系统(Incident Command System,ICS)。该系统将各部门现有危机预案、设施、装备、人员及通讯组合进一个组织结构中,从而实现对危机事件的联动应对。ICS系统的领导层包括公共信息官员、安全官员、联络官员3类。公共信息官员负责与媒体沟通,安全官员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联络官员负责和不同组织沟通。在ICS的执行层面,有4个小组:一是行动小组,参与具体救援操作,如灭火、救人、追捕罪犯等;二是计划小组,帮助行动小组制定行动计划;三是后勤小组,帮助行动小组准备好所需物品;四是财务和行政小组,为行动的开支付费。总之,俄勒冈大学ICS系统的领导层主要负责与媒体沟通、救援人员的安全、联络协调工作,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对突发事件做出应对决策;执行层人员分工明确,组织高效,为规范而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奠定基础。

3. 重大活动行动小组

几乎每届美国奥运会田径预选赛都会在俄勒冈大学所在的尤金市举行。例如,俄勒冈大学先后承担了2008年和2012年的美国奥运会田径预选赛的保障工作。俄勒冈大学为保障重大活动的召开特别成立了重大活动行动小组。该行动小组共有195名成员,来自市、州、联邦政府和大学。行动小组可以对重大活动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保障大型活动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

三、启示

(一)营造具有风险意识的文化氛围

危机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也不是所有灾害的风险都是一样的,危机应对预案应基于对大学系统脆弱点的深入了解。校园危机的应对并不仅是某一群体或某一部门的责任,我们应仔细研究校园内各种危机的征兆、诱因,营造具有风险意识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努力辨别学校系统的脆弱点。从俄勒冈大学的风险管理来看,首先,要了解在灾害发生之后学校各部分受危害程度,包括学校有哪些资产会受到影响,波及哪些建筑,覆盖多少人口等。其次,我们要评估这些风险的敏感度。比如,在地震中,旧楼比新楼更容易垮塌,年轻人比老年人跑得快等。最后,提高组织的韧性。所谓组织的韧性就是风险管理的能力,针对潜在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风险对策。

(二)建立危机应对的常设机构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危机管理常设机构,一旦危机发生,往往临时成立应急机构,或者临时指定某个政府部门为责任单位,开展危机救援[7]。目前,我国高校一般由保卫处承担校园危机管理任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社会意识形态变迁和社会控制体系的变化,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因素相互交织,显性与隐性社会风险的增加,都使得校园危机管理越来越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保卫处的职责。因此,我国高校有必要建立类似俄勒冈大学风险服务部门的常设机构。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有利于指导学校开展风险评估、危机预警、危机应对演练、危机预案制定、危机应对的协调指挥等工作,从而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将危机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将财产损失降至最低;有利于校园危机管理的规范化,减少因沟通、程序等的不一致而给危机救援带来的延误,从而迅速恢复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注重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之后,我国十分重视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对实践,一些高校也认识到建立危机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意义,纷纷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预案。然而,在许多高校中,只有保卫部门参与建立危机应急预案,广大师生对预案不是十分了解,且在制定预案的过程中也没有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取证,只是简单制定一份草案,甚至直接模仿别的学校的预案,没有认真思考预案的实效性。俄勒冈大学的动态地图系统能够把大学的系统脆弱点直接可视化呈现,在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动态地图系统是由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和计算机系的教授和学生共同开发出来的,这从侧面说明,国外大学师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维护校园安全的工作之中,提高预案的时效性,使预案做到全面周到。

(四)建立校内外的协调联动机制

在校园危机的应对中,校内外的协调联动是高效应对危机的保证。俄勒冈大学的危机应对协调联动机制主要表现为大学与社区、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的信息分享机制,以及大学危机服务部门的标准化应对程序。从校外层面来看,早在20世纪60 年代初,美国各州就已立法建立了校园警察制度;后来,联邦政府又制定了《校园安全法》。在校园里,俄勒冈大学安装了紧急电话系统,学校的中心处理系统和当地社区警察局实现了联网。学校里一旦有警情发生,拨打紧急电话,社区警察局会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与学校联手处理问题。从校内层面来看,俄勒冈大学危机服务部门下辖的三个办公室对俄勒冈校园可能面临的危害都做出标准化的描述,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危机发生时,在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参与处理事故的不同组织、不同层面、不同级别的人通力合作,共同有序、高效地进行危机应对。可以说,校内外的协调联动机制为校园危机的解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才领. 美国大学校园危机应对机制及其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10(9):37.

[2]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EB/OL]. http://www.fema.gov/mission-areas,2015-01-20.

[3][6]ERS Unit strategy plan(2013-2018)[EB/OL].http://ers.uoregon.edu/sites/ers.uoregon.edu/files/uploads/ERS-Strategic-Plan-Book-final-forWEB.pdf, 2015-01-20.

[4]Office of Risk Management[EB/OL].http://orm.uoregon.edu/content/waivers, 2015-01-20.

[5]Environment Health & Safety [EB/OL].http://ehs.uoregon.edu/about-us, 2015-01-20.

[7]方展画,王东. 美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组织架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8(9):101.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吴婷

猜你喜欢

美国
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